多民族组成的赤道国家,北纬一度的新加坡

2021年04月14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和多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自然是政府治国理政的核心政策。新加坡540万常住人口主要由4大族群组成:华人(汉族)占74.2%、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新加坡宗教自由,提倡宗教与族群之间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83%的新加坡人信仰宗教。典型的移民社会加上殖民统治的影响,使得新加坡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色。

其一是政府的精心运筹。在解决民族宗教问题时,新加坡的经验是政府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综合进行族际整合,以求形成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单一民族文化,使各不同民族集团的利益诉求压低到最小程度,将不同国家的各族移民逐渐改造成有共同国家意识和高度一体感的新加坡民族,从而建立起各民族和谐统一的社会。

建国总理李光耀强调:新加坡不是马来人的国家,也不是华人的国家,更不是印度人的国家,而是一个综合民族的国家⋯⋯不论民族、语言、宗教、文化,每个国民都应首先有国家意识,认同我是新加坡人。除坚持各民族在语言使用、福利待遇、民主选举、社会管理等方面高度平等的建国理念之外,新加坡政府在解决民族问题时还显得格外用心,别具匠心。

新加坡着意进行国家认同与国民意识教育,多次开展全国性国家意识大讨论活动,从1988年开始每年开展“国家意识周”活动。比如1990年国家意识周的口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新加坡”,要求所有国民“不分种族,都在国旗下效忠”。7月21日是新加坡“种族和谐日”,这一天政府会组织各种活动,提醒人们不分种族、语言和宗教,团结一致,为新加坡做出贡献。

新加坡人在庆典等公众活动中一般会一齐宣读国民信约,信约有4种语言版本,中文内容是:“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这种由内而外的潜移默化在解决认同问题时常常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不仅是可有可无的形式。

其二是创新的制度设计。以制度形成规范,靠制度达到共识。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组屋制度中特别为促进民族融合聚居而进行了巧妙设置。他们认为民族聚居不利于社会和谐和公共安全,遂出台多项政策规定,不断淡化民族聚居或自治制度,转而发展多民族多元一体的基层社区体系,促进各民族的融合而居。目前新加坡86%的居民已住进政府修建的公共组屋中。

公共组屋对化除各族自建社区、自立聚落的种族樊篱,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法律规定,公共组屋社区要采取按族群比例分配的原则,新社区和每栋公寓种族的比例是:华族每一社区不得超过84%, 每一栋公寓不得超过全栋的87%;马来族每一社区最高额为22%,每栋公寓不超过全栋的25%;印度族和其他族人每一社区不得超过10%,每一栋公寓不得超过全栋的13%,严格防止社区分化和族群的天然隔离。

其三是有效的社区基层组织。人民行动党重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不仅在社区建有党的支部委员会,还专门成立了一些民间色彩的社会团体,诸如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俱乐部管理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防协商委员会以及老人乐龄中心、退休人员俱乐部等,通过这些组织和团体与基层社区建立起密切联系,让不同族群的合理诉求及时反映到政府部门,促进了族际关系的政治整合。

以服务促凝聚,以服务赢得认同,人民行动党通过基层组织发挥着无微不至的服务功能。这些基层组织在进行服务和管理过程中,增强了各民族广大民众对政府的认同,从而间接增强了执政党的凝聚力与影响力。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