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访华行程后“沉寂”了几天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终于又出现了~
在国会参加政府施政方针和各部门附录辩论时,李显龙着重谈到了国际局势,并重申了新加坡的对华态度。

李显龙再度表示,新加坡将严格奉行“一个中国”的立场,持续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但与此同时,李显龙也表示出了对目前国际局势的一些担忧。不过,庆幸的是,大部分新加坡人似乎都和他保持着一样的清醒态度。
李显龙:新加坡面临多种外患 新加坡人:我们都不要选边站!
在演讲中,李显龙首先表示,内地一直将中国台湾视为最重要的课题,是“最红的一道红线”。
因此,新加坡作为中国的好朋友,将一如既往地采纳并支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说起来,“新加坡是中国的好朋友”可不是李显龙自夸。
不久前,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孙海燕还在本地媒体《联合早报》上撰文,高度评价了两国关系,并认为两国发展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在对华关系良好的背景下,李显龙却似乎还有些隐忧。
他坦言,新加坡目前已经从前几年的困境中走出来了,但目前新加坡所处的外部环境,也不允许新加坡太过懈怠。
在他看来,全球局势正变得愈加“纷乱和危险”,风暴越来越多,新加坡将很难完全独善其身。
因此,新加坡人必须意识到这些危险即将逼近,如果处理不好,新加坡这艘小船很可能就在不经意间倾覆。

图源:界面新闻
以现今复杂的中美关系为例,这是李显龙认为新加坡必须要时刻绷紧弦妥善处理好的问题。
“这样的前景令人十分担忧,不过我们希望中美关系能保持稳定,双方能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相互尊重并在信任的基础上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李显龙就此表明了自己的期待。

图源:半岛电视台
与此同时,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并不认为新加坡的外交手段是“平衡摇摆”的。
她表示,平衡术只是新加坡外交政策的表象,而并非新加坡政府的最终目的。不管是新中关系还是新美关系,单单依靠新加坡长袖善舞施展平衡术是无法推进发展。
新加坡和这两国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建立在多年实质性、互惠共赢的合作经验上的。

图源:BEAMSTART
对此,沈颖认为新加坡今后的外交政策必须继续以原则为重,而非以寻求平衡为重。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必须为拓宽国际合作基础尽最大的努力。
只有这样,大国之间要是存在合作基础的话,那么新加坡就将享有国际空间。

图源:见水印
对于新中关系未来的发展潜力,沈颖似乎显得信心满满。在她看来,新加坡一直推行的双语教育,但不少新加坡人都掌握足够的华语能力。
在于中国的生意伙伴交流、洽谈合作时,新加坡人会比世界很多国家的人都方便亲切许多。
另外,中新民间层面在文化、血脉、语言方面的契合程度,也无疑会让新中关系更为丰富,因此新加坡人已经掌握了其他人都可能都不曾拥有的优势。

图源:见水印
毕竟,自改革开放以来,新加坡就与中国建立了多渠道的商贸联系,拥有广泛的商业合作基础,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自然也不在话下。
总的来看,虽然新加坡看似有些“前途未卜”,但不管是李显龙还是沈颖,却也还是充满了信心。近几年,新加坡保持了和中国关系的稳定,这一点或许就是新加坡政府的信心来源。

新加坡国务资政张志贤参加在中国举办的论坛会议并发言
新加坡和中国合作项目多
官方民间商业往来频繁
说起来,中国和新加坡从国家层面,就开展了多种级别的合作。第一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设立,5月正式启动,行政区域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面积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2万。

图源:新浪
早在2017年,园区的生产总值就达到了235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858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一。
这些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旗舰项目。中国商务部曾官方表态,认为苏州工业园区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体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年轻的李显龙参观苏州工业园区,图源:中国新闻网
两国的第二个国家级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则于2008年开工建设。截至2018年,生态城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多亿元人民币,项目开工总面积620多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当时生态城地区生产总值164亿元人民币,完成税收60亿元人民币,还有6500家企业在生态城注册,总注册资本2200亿元人民币,在生态城生活和工作的人口已有近10万人!

图源:新华社
另外,不久前李显龙访华时期重点参观的广州知识城,也是两国的重要合作项目。
由广州开发区与新加坡星桥腾飞集团以对等股权合资开发,这是粤新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广东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2018年4月两国领导人确定将该项目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5月双方决定建立三级工作机制,推动项目更好发展。

图源:澎湃新闻
这次探访广州知识城,李显龙对这里的发展相当欣喜,称这里已经是充满活力的创新枢纽了!

图源:李显龙脸书
还有中新在农业和农产品安全领域重要的战略合作项目——吉林食品区、位成都高新区的新川科技创新园以及2020年基本建成的南京科技生态岛,都是两国友好发展的见证。

吉林食品区,图源:CapitaLand
除了在中国发展多个国际级合作项目外,新加坡也一路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并共建合作。

其中,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及“南向通道”建设,就是中国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战略要道。
项目框架下的“南向通道”,以重庆为中心,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经广西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通过海运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对中国和新加坡来说都极具意义。

图源:中国政府网
2017年9月“,南向通道”常态化运行班列首发。而到了2022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14.8万标箱,同比增长32%,并已基本实现运输双向平衡,货物种类已从开行之初的50余种拓展至940余种。

图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整个项目,被中国官方当做是标杆,人民网还专门撰文介绍并称赞。

除了国家级别的合作外,很多新加坡企业也将中国当做了下一个增长点。面包新语BreakTalk、凯德置地CapitaLand等本地企业都纷纷布局中国,连新加坡“国企”淡马锡,之前好几年的最大投资市场也是在中国!

深圳来福士广场
当然,也有不少新加坡的精英人才加入中国企业工作,前段时间火出圈的TikTok CEO周受资,就是最为人熟知的那一位了。

图源:CNN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新加坡和中国的合作都是越来越密切。随着李显龙访华之旅圆满成功落幕,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合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