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祝贺评论也攻占了新加坡的朋友圈,整整193条评论,队形也出奇地一致:

这193个评论来自新加坡的所有微信好友。
截至2018年9月,新加坡已与193个国家/地区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联合国成员国中,只有三个非洲国家:中非共和国、南苏丹和布隆迪未同新加坡建交。
因为交友非常广泛,且自身也是一个外向型的国家,新加坡热衷于和各个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难免在一些时候被刷屏。

9月中旬,由于印度疫情新增确诊病例数持续走高,且新加坡的很多输入型病例都来自印度。
新加坡出台政策:于9月17日起,从印度抵境的外籍旅客必须在出发前72小时内接受冠病测试,并在抵境时呈上阴性测试结果。

而由于新加坡自身疫情控制得当,近期单日新增确诊数始终处于两位数,且社区病例明显减少。
英国宣布于9月19日宣布从新加坡入境不需要隔离14天:

一面是对其他国家严格要求,一面是被别的国家放宽要求,新加坡很有求生欲地表示:一切都是为了安全。

不得罪人,希望和各方保持和谐的关系,这是新加坡一贯的务实的交友准则。
毕竟作为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体,新加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实用主义”的原则于是贯穿新加坡交友行为的始终。
但是不得罪人不代表软弱不堪,更加不代表新加坡会因为不想得罪人而做出“选边站”的举动。
类似“仅XX可见”的行为,从来不是新加坡的行事风格。
前段时间,新加坡难得地在朋友圈发了火,起因就是有人恶意P图说它发了一条仅中国可见的朋友圈:

近两年,中美关系因为南海争端、贸易战等问题,日趋紧张。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此外,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也全面升级:要求本国企业禁用华为5G技术,甚至公开号召盟友们共同“抵制”华为;8月,又强制TikTok出售于美国公司,还签署了对微信的禁令……尽管特朗普的TikTok下架令已被美国法官叫停,但这一切都再次为本来就不太友好的中美关系火上浇油。

其实以目前的中美关系来说,夹在中间的新加坡是挺难做的:中国是新加坡的近邻,和新加坡渊源深厚,往来密切;而美国和新加坡又有着长期的稳定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
而即便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之下,新加坡也坚持了一以贯之的中立态度。
因为一直以来都足够中立,新加坡常常被选为外交中心,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其他峰会。1993年台海两岸的“汪辜会谈”、香格里拉对话会、六方会谈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论坛等等都是典例。
直到今天,新加坡还时不时会在朋友圈晒出2018年“特金会”的照片。要知道,新加坡获涉及朝核问题各方接受的两大因素就是:安全和中立。
聪明如它,怎么会丢掉这两个巨大的优势呢?

朋友圈如今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远比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要复杂得多。
新加坡是一个聪明的国家,这一点从它由一个贫瘠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就可以看得出来。
开放型的经济结构决定了新加坡与外界的联系无法被切断,所以新加坡对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国际形象,在与其他国家的外交活动中也一直秉承著务实和中立的原则,堪称国家朋友圈之间的“社交达人”。
如果新加坡有朋友圈,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内容呢?
资料来源:
1. 网络公民: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我国排名151 司法架构、媒体独立性亦是衡量因素
2. 人民论坛:《无国界记者组织》授李显龙荣衔
3. 联合早报:李总理:希望下任美国总统稳定与亚洲关系
4. BBC NEWS中文:特朗普的TikTok下架令被美国法官叫停
5. 联合早报:今起从新加坡和泰国出发旅客 入境英国后无须隔离14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