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学琴,11岁拿下国际大赛冠军,这位14岁新加坡小提琴家,是如何一路走来的

2021年06月13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10个孩子里有8个都在学乐器,我们家老二欣欣也是其中之一。

欣欣非常听话,从5岁开始学钢琴以来,除了刚开始的半年我有陪练外,后面基本都是自己独自练琴的,每天30分钟~1小时,不需要监督。

欣欣练琴非常自觉

去年欣欣参加了钢琴演奏会,完成了自己穿公主裙在台上表演的心愿。当时她在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让我瞬间热泪盈眶......

欣欣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演奏厅表演

其实欣欣有时候也会偷懒、喊累,不过老母亲有法宝~

我常常会给她讲一些乐器名人的故事,就比如今天要讲的这个新加坡天才小提琴家。每次讲起来,欣欣的眼睛里都闪烁著崇拜的光,然后练琴时又更加认真了。

1 这位让欣欣崇拜的小偶像,就是来自新加坡的14岁女孩蔡珂宜(Chloe Chua)

她从两岁半开始学钢琴,四岁开始学小提琴,每天平均练琴5小时。

她屡屡接受采访,还上过中国的电视节目。

她获奖无数,随便拿几个出来,都是世界顶级的大奖

°2018年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

°2017年第24届意大利Andrea Postacchini 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

°2017年第二届海国际莫扎特青年音乐比赛12岁及以下组第三名;

......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蔡珂宜的自我介绍

蔡珂宜目前就读于南洋艺术学院(NAFA)青年才俊学院(SYT)弦乐系,师从小提琴大师殷柯。 她还获得了400年历史小提琴的使用权,走遍全球比赛、演出和旅行,看过许多同龄的孩子不曾看过的世界。

01.高光时刻

2018年4月20日晚的瑞士日内瓦,正在举行世界最高级别的小提琴比赛——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Yehudi Menuhin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的少年组决赛。

22个来自全球各地的少年,齐聚在维多利亚金色音乐厅,施展自己的才华。

古典悠扬的乐曲在音乐厅奏响,绵延的乐章在小提琴弓与弦的交错中铺展开来,11岁的蔡珂宜穿着金色的纱裙,陶醉在美妙的音符中。

她正在演绎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四季》协奏曲的《冬》。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正在比赛的蔡珂宜

最后蔡珂宜和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10岁华裔男孩李映衡并列冠军,他们两个也是少年组决赛中年龄最小的两位参赛者。

蔡珂宜也是时隔17年后,在这个世界级的比赛中获得冠军的第二位来自新加坡的小提琴家。

赛后国外小提琴网站The Violin Channel (《小提琴交流》)对她作了专题报道,称她为“一颗正在冉冉上升的明日之星”。

小小年纪就找到了挚爱的兴趣和事业,注定辉煌灿烂的一生,序曲已经奏响。

02.发掘孩子的天赋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小小年纪就成名成家的蔡珂宜,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

从小父母就发现蔡珂宜在音乐方面有天赋。

妈妈林英丽是一名钢琴老师,有一次她在家辅导学生弹钢琴,下课后珂宜悄悄告诉她:“妈咪,你的学生刚才弹错音了。

妈妈当时很惊讶,因为珂宜那时还小,还没有进行过正规的音乐训练。

然而每次妈妈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珂宜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地将旋律熟记于心,再加上天生乐感好,对音准的识别度很高,就能轻易分辨出哪个音弹错了。

从那以后珂宜开启了她的音乐之路,两岁半学钢琴,四岁开始专攻小提琴。

03.流淌在血液中的热爱

对于古典乐的热爱从小就流淌在蔡珂宜的血液里,她对著名古典音乐家及作品如数家珍,而对流行音乐却不感兴趣。妈妈回忆,小时候放流行音乐给她听,她觉得太吵了,坚决要换回古典乐。

几年前蔡珂宜参加江苏卫视的综艺《了不起的孩子》,主持人问蔡珂宜,是否认识同样来自新加坡的流行歌手孙燕姿、林俊杰和阿杜,她一脸迷茫地回答不认识,之后被问到她心目中谁才是大明星,她兴奋地脱口而出:“文格洛夫!”(俄罗斯小提琴家)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欢乐的节目现场

04.感受音乐之美

其实妈妈让珂宜学习音乐的初衷只是想培养她发现美的能力。

她的教育理念很独到: “要学习一门艺术,要参加一项运动,要有一个信仰,要有可以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

因为这些都是可以陪伴孩子一生的东西。

让她学音乐只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点缀,让她明白什么是美。

只有当一个人会欣赏美的时候,他的生活才是富足的。”

有人问蔡珂宜为什么这么热爱音乐,她回答说:“因为音乐很美,听了很开心,很舒服,像喝了一杯温水那样暖暖的。”

她对音乐的热爱很直接,语言无法表达的,她就会融入自己的演奏里。

05.日复一日的坚持

蔡珂宜的老师殷柯,形容她是一个十分用功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没做好的地方会不断练习,直到满意为止。

在练琴的道路上充满艰辛和挑战,珂宜认为这是自己的选择,就必须坚持不懈,就算面对再大的困难都要勇往直前,绝不放弃。

随着琴艺的提高,各种比赛也接踵而来,在珂宜专心备战期间,她每天平均要练习5个小时,同时还要兼顾学校的功课,常常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

日积月累的练习导致珂宜左边的脖子上磨出了伤疤,深深浅浅的,总也好不了,偶尔还会渗出血渍,而她却并不在意:“每次旧的伤疤好了又会长出新的,反正也不会影响拉琴,就没有去管它。”

父母对女儿的选择表示无条件尊重和支持,爸爸说:“人有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爱好并能坚持下去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希望她能自由自在地成长,至于将来要走怎样的路,我们不会给她任何限制,她自己喜欢就好。”

06.分工合作

在蔡珂宜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分工明确。一个开拓她的音乐认知,另一个则培养她健全的身体心灵与世界观。

爸爸蔡岁池是家里的经济后盾,一直专注在餐饮行业,在他看来,一个人不但要有宽广的胸怀,也要有开阔的眼界,所以工作之余常常会花时间陪伴女儿,带着她到处去旅行。

妈妈林英丽负责音乐指导,平时珂宜的小提琴课她都会陪着一起上,认真记笔记,回家陪着女儿一遍遍练习,还经常把乐曲中传递的情感编成故事讲给她听。

比如在拉《冬》中高潮刺激的部分,妈妈就跟她讲猫追老鼠的故事,让她感觉到紧张的情绪。有时讲到有趣的地方,两个人还会笑翻在地上,这样的过程对于她们来说非常有意义。

与其说他们在栽培音乐家,不如说他们是女儿人生的调音师。

如果用音乐来形容父母,珂宜说:“爸爸的感觉像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强壮有力量。妈妈像《天鹅湖》,很柔软,很温和。”

07.给孩子有界限的爱

生活中,蔡爸爸是个严格又温柔的父亲。 他认为为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如果你想让孩子看书,你自己就要先把书拿起来。

还要为孩子立下界限,教他们做人的分寸。太纵容,孩子就会没有节制;而太严厉,有时会起反作用。

比如在控制女儿使用电子设备的问题上,他认为必须让孩子先完成每天的任务,然后才能玩一会电子设备,使用的时间也不能太长。

“只要她做的是对的事情,我们就会允许她在这个范围内自由玩耍。”

平时学习和练琴之余,父母会带珂宜去户外活动,游泳、滑板、呼啦圈、骑脚踏车等等,都是她喜欢的活动。

08.重视品格培养

虽然是家里的独生女,但父母对珂宜从不娇惯,从小教导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爱心,懂礼貌,谦卑是父母着重对她进行培养的品格。

妈妈说,好的音乐家要有一颗很敏锐的心,可以感同身受,这样的音乐才是有灵魂的。

随着知名度日益提高,周围的目光和掌声越来越多,妈妈教导女儿:“你要清楚自己的初心,掌声和鲜花只是一时的,是你的努力换来的,但它们不是你在音乐上追求更大进步的动力。要做好音乐,动力必须是来自你心底的渴望。”

妈妈还告诉珂宜,虽然拿了大奖,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不优秀,也许刚刚好当时自己的状态比别人好一点,也可能还有很多更优秀的人没来参加比赛,所以自己只是幸运,要抱着谦卑的心态,虚心跟周围的人学习。

她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当一个人懂得反省自己,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他才能成长。骄傲只会阻挡一个人前进,但如果谦卑,你就可以一往无前。”

疫情期间,蔡珂宜无法继续出国参加比赛,就潜心学习深造,继续提升自己的琴艺。

在近期的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珂宜更加成熟了,很久没有出国的她,渴望再出去看看,最近也开始听流行音乐了

对于曾经拥有过高光时刻的她来说,停下脚步好好提升自己,不管是丰富曲目,加强音乐感受力还是艺术品位,都很重要。

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光芒万丈的她。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