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执掌星展银行(DBS)15年的传奇CEO高博德(Piyush Gupta)正式卸任。在他任内,这家东南亚最大银行的市值从350亿新元飙升至1320亿新元,净利增长5倍,更蝉联"全球最佳数字银行"称号。
3月28日在告别访谈中,这位银行家穿着便装现身播客,罕见分享了他对银行业未来的犀利洞察:"未来没有传统银行和数字银行之分,只有‘会用数据’和‘不会用数据’的玩家。"
15 年逆袭:
如何把星展从 "区域银行" 变成 "全球标杆"?
2009 年,高博德接过星展银行的帅印时,星展银行刚刚从金融危机的泥沼中艰难缓过神来。那时的星展,股本回报率(ROE)仅有可怜的 8.4%,在规模上远不及国际大行。

然而,高博德这位极具远见卓识的领导者,带领星展银行披荆斩棘,一路奋进。到了 2023 年,星展银行向世人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到瞠目结舌的成绩单:
1 市值实现了 277% 的飞跃式增长,从 350 亿新元攀升至 1320 亿新元; 2 ROE 高达 18%,远远将行业平均水平甩在身后; 3 数字业务更是成为银行营收的重要支柱,贡献了 40% 的营收,APP 用户数量也成功突破 500 万大关 。
关键转折点:2015 年的 "豪赌"
2015 年,对于星展银行而言,是一个命运的关键转折点。当星展提出要成为 “世界最佳银行” 这一宏伟目标时,银行内部质疑声、反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但高博德力排众议,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毅然押注两条至关重要的赛道:
◎ 其一,全力推进全栈数字化,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构核心系统,将多达 800 个传统产品成功实现线上化,让星展银行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 其二,坚定不移地走数据驱动之路,建立起亚洲首个企业级 AI 平台(DBS Brain),为星展银行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如高博德所言:“樟宜机场不是全球最大的,但它可以是最佳的。银行也一样,规模并非衡量卓越的唯一标准。” 正是凭借着这种独特的理念和果敢的行动,星展银行开启了迈向全球标杆的征程。

坦然谈失败
回首过往,高博德毫不避讳地谈及星展银行曾经的失败经历。2010 年推出的移动支付 DBS Pay,在当时遭受了诸多质疑和嘲笑。但高博德和他的团队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不断优化和改进,最终使其成为了星展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如今每天能够处理 200 万笔交易,实现了从失败到成功的华丽转身。
他坦言:"蚂蚁金服教会我们,客户要的不是银行 APP,是生活解决方案"
蚂蚁金服等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让星展银行深刻认识到,客户真正需要的并非仅仅是一个银行 APP,而是能够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这一认识,也促使星展银行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不断向客户需求靠拢,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务。
独家洞察:
银行业的下一战,胜负手在哪儿?

在卸任前的播客访谈中,高博德凭借其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抛出了几个极具颠覆性的观点:
1. "中国银行已悄悄超越我们"
在疫情期间,中国银行业展现出了惊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速度,在分布式架构、区块链应用等前沿技术领域突飞猛进。高博德毫不讳言:“有些中资行的技术甚至比星展更先进。”
不过,他也指出,与西方同行相比,星展依旧保持着领先优势,领先幅度在5-7年。这一对比,充分彰显了全球银行业在数字化进程中的不同发展态势,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银行业在近年来的强势崛起。
2. “传统 VS 数字银行是伪命题”
高博德认为,在当下的银行业发展格局中,传统银行与数字银行的区分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真正能够决定银行在未来竞争中胜负的分水岭,在于其数据应用能力。
以星展银行为例,通过运用 AI 技术,能够精准预测客户需求,将原本需要5天时间的贷款审批流程大幅缩短至30分钟,极大地提升了客户体验和业务效率。这一实践充分证明,数据应用能力已成为银行在新时代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3. "量子计算是最大威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量子计算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高博德敏锐地察觉到,量子解密技术可能会对现有的网络安全体系造成颠覆性的冲击,成为银行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有鉴于此,星展银行早已未雨绸缪,组建了量子加密研究团队,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力求在这场潜在的科技风暴中,保障银行的信息安全和业务稳定。
未来银行长什么样?
高博德的三大预言
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高博德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前瞻性的眼光,对未来银行的发展形态做出了三大极具前瞻性的预言 。

三大前瞻性预言
1. 银行服务将 "隐身"
在高博德看来,未来的银行服务将如同水电等基础设施一样,悄无声息地嵌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之中。
例如,Grab 等出行平台内嵌支付功能,Shopify 等电商平台整合借贷服务,让用户在享受便捷生活服务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完成金融交易。
2. 数字货币不会取代法币,但…
尽管数字货币近年来备受关注,发展势头迅猛,但高博德认为,各国央行出于对货币主权的坚守,绝不会轻易让数字货币取代法定货币。
然而,数字货币作为一种储值资产,却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其规模已经达到了全球黄金储备的 40%,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未来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3. AI 不是替代人力,而是 "超级员工"
在 AI 技术日益普及的当下,高博德认为AI 并非是要完全替代人力,而是要成为人类的 “超级员工”。
以星展银行的 AI 客服 JIM 为例,它能够高效处理 76% 的常规查询,大大减轻了人工客服的工作负担。但在面对复杂业务时,人工客服的专业判断和情感沟通依然不可或缺。
通过这种 “人机协作” 的模式,星展银行成功提升了 30% 的运营效率,为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给继任者的挑战书:
陈淑珊面临的三座大山

如今,高博德卸任,首位女 CEO 陈淑珊(Shee Tse Koon)接过了星展银行的接力棒。然而,她所面临的挑战可谓是艰巨而严峻,犹如三座大山横亘在面前 。
1. 服务中断危机
2023 年,星展银行遭遇了多次系统宕机事件,这不仅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引发了新加坡金管局的关注并受到处罚。
如何在持续推进创新的同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陈淑珊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这需要她在技术投入、系统运维、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以重建客户对星展银行的信心。
2. 东盟扩张战
在东盟市场,星展银行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市场份额落后于华侨银行、大华银行等竞争对手。此外,星展银行的数字钱包 DBS PayLah! 在拓展市场时,遭遇了 Grab 等本土玩家的强力封锁。
陈淑珊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市场拓展策略,提升星展银行在东盟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突破本土竞争对手的重重包围,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
3. 利率红利消退
当前,高息环境难以长期持续,这对于星展银行而言,意味着依靠利率红利获取高收益的时代即将过去。
陈淑珊需要带领团队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理财需求;深入挖掘 ESG 金融领域的潜力,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为星展银行开拓新的利润源泉。
高博德的15年,恰是银行业从"砖头水泥"走向"数据算法"的缩影。他留给行业的不仅是一家顶级银行,更是一条数字化转型的实战路径:敢All in技术,但永远以客户需求为原点。

"未来的赢家,不会是最大的银行,而是最懂数据的银行。"——高博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