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作为新加坡甚至东南亚的著名学校——华侨中学,举行了“百年校庆”盛大晚宴。1万2千人从全球五湖四海赶来,风雨无阻。

嘉宾云集,新加坡政商等各界精英名人纷纷出席。

李显龙(右三)、王乙康(右四)、傅海燕(右二)在华中百年庆典蛋糕前拍照

(李显龙facebook:不会写代码的总理不是好摄影师 )
新加坡现任教育部长王乙康、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以及新加坡职总秘书长黄志明,都参加了这次校庆。

教育部长王乙康(左二)和筹委会成员合影,来源:王乙康脸书

职总秘书长黄志明(左一),来源:黄志明脸书
宴开1200桌。

(这样的大篷足足搭了9个 Facebook: thomas chao)

华中校友起立唱起校歌的这一刻,这份同校的情谊,将相差几十岁的老人与年轻人联系在了一起。
学校,是所有人都有过的美好回忆。
现场燃放起盛大的烟花,一片喜庆、宏伟、欢乐和热情。

(华中钟楼。在华中创校80周年之际,被列为新加坡国家古迹)
多姿多彩的歌舞节目,是在校师生几个月来的辛勤准备呈现的文艺大餐。

一名华侨中学中三学生Billy Cao,也给新加坡眼发来了他的航拍图。两个字:震撼!




一个月前,华中师生就在钟楼前大操场集合,组成华中校徽和“100”字样的图形,庆祝创校百年。

航拍照片,蔚为壮观 来源:华侨中学
万人晚宴当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还以为学校附近的地铁出了故障~

不少华中的校友,1年前就开始报名预订参加百年校庆。

当晚,最年长的出席者是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前秘书曾庆元。今年95岁的他,退休后几乎每天都到华中颐年俱乐部,找老同学聊天打牌。华中每年的校庆他都会出席。

李显龙发表了对华中百年校庆的祝贺,呼吁各族加强母语的教学,特别强调华中对新加坡多元化教育做出的贡献。

华中百年历史
华侨中学是担得起新加坡总理这样的寄望的。
它是东南亚第一所以华文授课的中学,让南洋的华文教育从小学进化到了中学。华中的出现,给这些学生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华中出现之前,南洋的华人学子只能在新加坡完成小学教育,回中国才能继续学业。

华中建校元年,来自作家寒川主编的《百年华中情》
中国著名作家老舍,也曾在1929年赴华中任教,还写下了《小坡的故事》。

(老舍一家)
作为传统华校,华中早年使用的是中国课本,用中文教学。后来逐渐开始用本地编写的教材。1979年,新加坡政府推行双语教育,华中被选中为九所特选中学之一,开始以第一语文水平教导中文和英文,也开始了华中的转型和奋进。
华中的奠基者
华中的出现,离不开新加坡华侨的努力。华中的百年,必须提到的是陈嘉庚和李光前两人。

陈嘉庚,图片来源陈嘉庚基金会
陈嘉庚在商界成功之后,在1910年代陆续创办了道南、爱同和崇福等新加坡名校。

陈嘉庚一心办学,回到中国后也创办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
鉴于陈嘉庚对中国办学的贡献,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当时都对陈嘉庚青睐有加,几次三番和他会面,甚至邀请他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成为归国华侨的典型。

毛泽东与东南亚华侨陈嘉庚和庄明理聊天,来源:Wikimedia Commons
陈嘉庚也在1923年创办了《南洋商报》,后来与胡文虎创办的《星洲日报》合并成《联合早报》,逐渐成为中国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华文媒体。

为了纪念陈嘉庚对于新加坡华文教育的贡献,华侨中学门口的地铁站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陈嘉庚女婿李光前,在1934年接替陈嘉庚担任华中董事会主席。他在上任后就替学校偿清了7万元的贷款,并捐献了50万元作为学校基金,使处于困境中的学校好转。

李光前,图片来源新加坡管理大学商学院
在李光前的领导下,华侨中学的声望逐日上升,最终成为东南亚最优秀的华文中学,为东南亚的华文教育贡献颇多。
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博物馆、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商学院、南洋理工大学的医学院,也都以李光前命名,足见李光前对新加坡教育界贡献良多。

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一景
华中轶事
其实当初华侨中学的校门,还引起了当时两位新加坡富商胡文虎和陈嘉庚的“争执”。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来源:马来西亚华裔族谱中心
身为客家人的胡文虎,是南洋著名华侨企业家、报业家和慈善家,被称为南洋华侨传奇人物,驰名世界的虎标万金油(Tiger Balm),就是他的产业之一。
新加坡大名鼎鼎的虎豹别墅就是是胡文虎和他兄弟的私人产业,在福建和香港还有两处同名地产。

来源:Honeycombers Singapore
1928年,胡文虎被推选为华侨中学董事长。当时学生日渐增多,宿舍短缺,校董会请胡文虎捐建一栋学生宿舍。于是胡文虎就捐赠了8万叻币,建了一座两层楼学生宿舍,名为“虎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