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莱银行- 2.1%
中信资源- 11.47%,合共6.94亿股。
ICICI-7.28%,印度第二大商业银行
富登资金管理公司(Fullerton Fund Management)
丰树产业私人有限公司
印尼Bank Danamon-69.5%股份
印尼国际银行(BII)-56.9%股份
印尼Permata银行
玉山金控-15%
Shin Corp-96.12%
中国工商银行 35.5亿股 5.3%
Markit 5亿美元10%股权
屈臣氏-24.9%
淡马锡100%控股的企业有——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世界第二大港口运营商新加坡电力:新加坡最大电力公司新加坡能源公司:新加坡电力、管道煤气供应商新加坡SMRT公司:新加坡地铁、轻轨、巴士等公共运输供应商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新传媒集团:新加坡最大的媒体广播机构和和仅地面电视广播机构丰树:新加坡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MPH:新加坡著名的生态乐园旅游公司新加坡科技:新加坡最大电子工程服务公司盛裕控股集团:新加坡全方位建筑咨询企业淡马锡参股的公司有——新加坡航空公司:56%股份,全球十佳航空公司之一新加坡电信:52%股份,新加坡最大的电信公司凯德置地:40%的股份,亚洲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新加坡翱兰公司:52%股份,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及食品贸易商新科工程公司,51%股份,亚洲最大的国防和工程集团公司之一胜科工业,49%股份,新加坡知名的的能源、水务与海事工程集团星展银行:29%股份,东南亚银行界龙头新翔集团:40%股份,新加坡机场服务公司吉宝集团,20%股份,新加坡最大的跨国企业
淡马锡,相当于中国的国家电网+中石油+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国航+中粮+CCTV+……是新加坡的淡马锡,还是淡马锡的新加坡?还真不好说
淡马锡投资遍布全球,尤其偏爱中国,对中国的投资占其整体的25%,规模仅次于对新加坡本土的投资(29%)。
淡马锡拥有中国建设银行4%的股份、中国工商银行2%的股份、中国平安保险2%的股份和阿里巴巴1%的股份,还投资了京东、携程、滴滴出行、汇源果汁、雅士利国际、世纪互联等中国企业。

淡马锡投资摩拜单车
连最近大热的共享单车,也分了一杯羹,淡马锡对中国,是真爱。
淡马锡模式,最牛国企之路
淡马锡在爪哇语中是“海城”的意思,“海城”本是新加坡的古称,以国家古称命名企业,淡马锡的地位,可见一斑。
淡马锡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浓厚的“国家”色彩。
1960年代,新加坡建国初期,经济基础薄弱,失业率居高不下,投资能力有限,许多企业仅靠私人投资难以为继。1959年6月,李光耀就职仪式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政府创办了一批隶属财政部的国联企业,进入钢铁、造船、石化等高风险、高投资工业项目领域,以此扩大就业,建立工业基础。

到了1970年代,新加坡政府各部门兴办的企业呈泛滥之势,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新加坡政府决定,由财政部(投资司)负责组建一家公司,专门经营和管理各类国联企业。
这家公司,就是淡马锡。新加坡开发银行、新加坡航空公司等36家国联企业,交由淡马锡公司负责经营。
淡马锡最初负责经营的35家国联企业
1980年代,新加坡经济开始起飞,淡马锡也迅速发展壮大。自1974年成立以来的股东总回报率达15%,淡马锡创造了“全球国有企业赢利神话”,被誉为“最牛国企”。
新加坡财政部拥有淡马锡100%的股权,但不干预淡马锡的运营;淡马锡控股新加坡很多大型企业,也不直接参与管理,让其独立运营。这样,新加坡政府以出资人的角色确保淡马锡为国家战略服务,淡马锡又享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避免了国有企业“管多管死”的弊病。
这就是所谓的“淡马锡模式”。

学习淡马锡,中国国企拜师学艺
淡马锡的成功,证明了国有企业完全可以像私营企业一样富有效率。对一度陷入困境的中国国企来说,无疑是一个学习的榜样。
中国开始以淡马锡为榜样,成立国资委,以投资人的身份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拉开了国企改革的序幕。
国资委第一任掌门人李荣融非常推崇淡马锡模式,在任期间,曾多次赴新加坡学习。2016年,国资委新掌门人肖亚庆在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强调,淡马锡一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榜样。
从政企分开,到现代企业制度,再到现在的央企合并重组……贯穿中国20多年国企改革的一条主线,便是以新加坡“淡马锡”为目标。
“淡马锡模式”,是中国国企改革的“灵丹妙药”吗?新加坡的“小国经验”能够被“大国复制”吗?
淡马锡的成功,当然有其管理经营上的独到之处,但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还是要归功于“国字号”的身份。
正如前文所述,淡马锡控制了新加坡港口、电力、航空、金融等行业。伴随新加坡国家经济的起飞,这些基础性的垄断行业,自然是“水涨船高”,淡马锡“躺着就把钱挣了”。
新加坡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还是得益于“国字号”身份,淡马锡才有机会,参与投资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成为中国市场开放的第一批受益者,赚的盆满钵满。

淡马锡常见问题
1
为什么创建淡马锡?
淡马锡于1974年在新加坡公司法令下成立,以拥有及以商业方式管理之前由新加坡政府所持有的投资与资产。这让财政部能够专注扮演决策和监管的核心角色,而淡马锡则以商业原则持有及管理这些投资。
2
淡马锡最初的投资组合从何而来?
淡马锡总值3.54亿新元的起始投资组合包含了之前由新加坡政府持有的公司、起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股票。他们包括一座飞禽公园、一家酒店、一家制鞋公司、一家清洁剂制造商、一个由海军船坞转换成的修船业务、一家起步航空公司以及一座钢铁厂。
欲知更多淡马锡初始投资组合详情,请登陆查阅《淡马锡年度报告》:淡马锡成立时的投资组合。
3
淡马锡是不是一个法定机构或政府机关?
淡马锡是一家在新加坡成立的公司,在《新加坡公司法》的条例下运作。淡马锡既不是法定机构,也不是政府机关。
跟任何其他商业公司一样,淡马锡有自己的董事会和专业的管理团队。它缴税给税务机构,并派发股息给股东。
此外,作为新加坡的关键机构,淡马锡也是在新加坡宪法第五附表下成立的一家机构1,有特定的宪法保障措施以保护淡马锡过去的储备金。举例来说,任何有可能导致淡马锡提取淡马锡过去的储备金2的交易都必须获得总统的批准。委任、终止或更新董事会成员的权力也必须获得新加坡总统的同意。
除了特定的宪法保障措施以保护淡马锡董事受委成员的诚信及其淡马锡过去的储备金之外,淡马锡继续以商业独立投资控股公司的身份运作。
附注:
1.在新加坡宪法下,有关第五附表机构的某些监管事项必须获得新加坡民选总统的同意,这包括任免董事会成员和首席首席执行官,以及提取给机构在现任政府任期之前所累积的储备金。其他第五附表机构包括公积金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2.在当届政府任期之前所累积的储备金构成淡马锡的过去储备金。当期储备金主要指新一届政府宣誓就任以后所累积的利润。2015年新加坡国会大选落幕后,新内阁于2015年10月1日宣誓就任,这标志着新一届政府任期的开始。
4
淡马锡是否需要缴税?
淡马锡向税务机构缴付应缴的税项;作为一家商业投资控股公司,也另行向股东宣派股息。
5
淡马锡是否发布其财务业绩?我能在哪里获取它的财务报告?
作为一家享有豁免权的私人公司,淡马锡无需向公众披露任何财务信息。
但自2004年起,淡马锡开始每年自发地发布《淡马锡年度报告》,作为我们业务和业绩的“公开记分牌”。
《淡马锡年度报告》是我们年度信息披露的一部分,其他信息披露内容还包括《淡马锡年度报告》的在线电子版、国际媒体互动以及广告。
淡马锡还启用了Twitter、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和Youtube等数字化平台,同公众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通过这些渠道,淡马锡提供了公司最新的业绩表现、活动讯息以及兴趣话题。我们希望通过建设可以直接交流的社群,来随时分享淡马锡的故事。
淡马锡的年度报告超越了圣地亚哥原则规定的披露标准。圣地亚哥原则是主权投资者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和美国在内的多国政府合作制定的最佳实践准则。
6
淡马锡是否有信贷评级?
淡马锡分别获得标准普尔和穆迪给予AAA和Aaa的整体企业信贷评级。
淡马锡的全球中期票据和欧元商业票据项目,以及每种淡马锡债券都获授予评级。
7
谁是淡马锡的股东?
淡马锡唯一的股东是新加坡财政部长1。
附注:
依据新加坡财政部长(成立)法(第183章),财政部长为法人团体。
8
淡马锡管理的是不是公积金或新加坡的外汇储备?
淡马锡没有管理任何公积金—公积金是由公积金局所管理;淡马锡也不负责管理新加坡的官方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所管理。
9
淡马锡跟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是不是同一家机构?
新加坡有3家主要金融机构跟新加坡政府有关联。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于1971年成立,扮演新加坡中央银行的角色。它负责管理新加坡的外汇储备。它是一个法定机构。
淡马锡成立于1974年,是新加坡独立初期成立的一家投资控股公司,以商业原则持有及管理它的资产及投资。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是由新加坡财政部长1全资持有,并管理政府的储备金,包括自独立以来所累积起来的财政盈余。
它们都是独立的机构,各自拥有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以及不同的管理团队。
淡马锡是一家拥有全球性投资组合的投资公司,并根据其宪章管理投资。淡马锡持有其所管理的资产,获授予信贷评级,也发行国际债券。
作为活跃的股东,淡马锡在其投资组合公司提倡追求卓越和唯才是用的企业文化、思考周全的领导作风和优越的监管治理水平。淡马锡有灵活的投资期限,以及致力于从投资中取得最大的长期回报。
附注:
1 依据新加坡财政部长(成立)法(第183章),财政部长为法人团体。
10
新加坡政府或总统是否参与淡马锡的商业决策?
新加坡政府不参与淡马锡的投资、脱售,或任何其他商业或营运决策。作为股东,淡马锡在委任董事会成员时必须获得总统的同意,以保障淡马锡作为一家第五附表公司的董事会的诚信。
总统作为淡马锡过去储备金的监护人1,除了监管和淡马锡过去的储备金有关的事项外,新加坡总统不参与淡马锡的投资、脱售或任何其他商业或企业决策。
附注:
依据《新加坡宪法》,第五附表机构的一些治理事项,须得到新加坡总统的同意。这包括董事会成员和首席执行长的任免,以及淡马锡总储备金低于当届政府就职之前所积累的储备金。其他第五附表机构包括中央公积金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11
总统如何参与保护淡马锡过去的储备金?
新加坡共和国总统扮演独立监护人的角色,以保护新加坡的重要资产和往届政府的储备金。
作为新加坡宪法下的主要机构,新加坡宪法要求淡马锡在提取淡马锡过去的储备金时,需寻求总统批准。
淡马锡董事长与首席执行长按规定间隔时间向总统确认储备金结算报告和过去储备金结算报告。
12
投资亏损就意味着过去储备金没得到保护了吗?淡马锡所投资的股票价格下跌,是否意味着过去的储备金没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