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硬实力,还缺软实力。
为了对外宣传新加坡,李光耀成立了新加坡旅游促进局,还请香港邵氏公司帮忙设计了一个狮身美人鱼的标志,称为“鱼尾狮”。
这个标志用混凝土制成,矗立在新加坡河口,现在已经成为新加坡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高素质人才在李光耀政策的推动下不断涌进新加坡。
什么最值钱?人才!
早在黎叔之前,李叔就看到了这一点。
新加坡鼓励移民成为永久居民,甚至成为新加坡公民,以弥补国内资本多元化和人才多样性的不足。
李光耀曾经对此自豪地说:“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明白,拥有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68年之后,新加坡的经济已经进入起飞阶段。
从70年代开始,新加坡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是发展高级技术和精密工业,以求经济结构的现代化,政府要求外商把资金和技术投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工业,例如机械工业和电子仪器等精密工业。
到了1980年,新加坡又做了改变。
国家工业向高度精密工业迈进,最大限度利用科技成果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使整个国民经济朝向着高科技化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和电脑化,以减少雇用劳工的数量。
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说明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新加坡的国民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新加坡彻底逆袭了,而它逆袭的秘诀在于一个字:“精”。
新加坡收获了一系列金光闪闪的头衔:
国际重要电子电器生产基地
世界金融中心
国际最繁忙的商港之一
东南亚的“观光之国”
新加坡皇帝的帝业逐渐根深蒂固。
一个真正的大佬出现在东南亚。

发达的新加坡
6
李大佬在带领新加坡前进的同时,也饱受国内国外的激烈批评。
众多批评之声和李大佬的一系列骚操作交相辉映。
为了压制国内的政敌和巩固自己的权力,李光耀采取了许多专制的手段,充满了匪夷所思的朋克色彩。
他毫无顾忌的动用整个国家机器来打击反对人士,而新加坡法院完全是他的附庸,依其意旨行事。
新加坡的《内部安全法》在李光耀铲除异己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在70年代至90年代,这部法完全演变成了李光耀镇压异己的工具,尤其是镇压左翼政党。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这句话放在李光耀的身上真是一点都没错,他深得这句话的精髓。
李光耀借助《内部安全法》,采取不经正当程序和公开审判的方式,对左翼阵线几次清洗,
在政府发出的官方声明中,称社会主义阵线人员试图在国会外激起大规模斗争,使新加坡陷入不稳定状态。
1987年发生了著名的“光谱行动”,李光耀也使用了《内部安全法》,这个行动集中体现了李光耀的朋克手段。
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新加坡政府先后拘捕22人,包括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商人和海外毕业归来的学生。他们被指控企图推翻政府和在新加坡“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权”。
被捕的人士否认指控,同时投诉被拘留期间遭到虐待和迫供。
不过,如果你以为这样就完了,那只能说你太年轻了。
更朋克的操作是,当被捕人士的代理律师去监狱中探望他们时,李光耀直接连他们的代理律师也一起拘留了,时长72天。
他们的代理律师是萧添寿,时任新加坡律师公会主席。
李光耀在打击政治对手的同时还不忘利用法律生财有道。
他以诽谤罪起诉政治对手,以罚金来迫使对方破产,从而占有对方资产和剥夺对方从事政治活动的资格。
在新加坡的法院上,李光耀每告必胜,每次胜利又必然会让对方交出巨额罚金,直接破产,从此不得翻身。
被告的反对人士不仅资产会被查抄,甚至辩护权都可能被彻底剥夺。
放眼全球,没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像新加坡这样,控告反对派“诽谤”的次数这么多,而且全部都“胜诉”,并获得数十万美元的“赔偿”,甚至连美国总统都无法做到。
这种操作大打当代法制社会的脸,不得不让人惊呼骚气侧漏。
即使你是闻名遐迩的大律师,遇到李光耀也必然要经受法律的毒打,被按在地上摩擦又摩擦。
借助权力,李光耀由一个律师变成了法律的克星。
西方媒体将李光耀为了打击异己所建立的法庭称为“袋鼠法庭”。“袋鼠法庭”在西方法律术语中,指所谓的“徒具形式、不合法律规章及正常规范”的法庭。
针对西方媒体,李光耀也是毫不畏惧,本国媒体被他完全钳制,对他构成威胁的只有西方媒体。
他对待西方媒体的方法十分简单粗暴,任何敢于批评他或新加坡体制的外国媒体或个人,就以法律起诉。
如果媒体或个人不公开道歉并赔偿大笔罚金,就会被马上赶出新加坡,甚至连母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也会连带受到牵连。
纵使媒体被誉为“无冕之王”,只要有不服,就要被李光耀吊打一遍,从而了解了新加坡不仅有明媚的阳光,还有凄厉的暴风雨。
《华尔街日报》曾对此感概道:
所有在新加坡发行的西方报刊,都受到新加坡政府的各种刁难。
这就是李大佬的作风,不管风评只管现实利益。

大佬李光耀
7
2015年3月23日,全世界都在关注新加坡,一条信息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的媒体上刷屏:李光耀去世。
李光耀曾经说:
在你开始讨论未来之前,请先记得我们如何从过去一路走来。
回首李光耀执政的五十年,这一路,是是非非无数,风风雨雨无数。
这个花园一般的微型国家的长久繁荣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奇迹。
在众多世界大国之间它纵横捭阖,不仅没有落于下风,反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他使新加坡跻身亚洲四小龙的行列,和当时的韩国,台湾,香港并驾齐驱。
李光耀一方面带领新加坡不断发展,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另一方面,他也利用各种朋克操作使得新加坡变成一个专制独裁的国家。
他和著名的韩国独裁者朴正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铁腕无情,严酷统治,却推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李光耀的一生可谓是黑白参半,毁誉交加。
他一手建立了李氏家族在新加坡的稳固基业,使新加坡变成了“李家坡”,李家成为了新加坡的“皇族”。
有人赞其思想开明,也有人骂其专制独裁,有人学习其管理模式,也有人排斥其裙带政治。
李光耀长子李显龙世袭了李光耀的地位,成为了新加坡的新任“皇帝”。李光耀的家族成员在新加坡占有着绝对的权力。他们广泛地渗透到政府和社会各个机要部门,把持着新加坡一切,建立起一个牢不可破的李氏王朝。
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在。
新加坡依然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