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诈骗案人均损失居全球之冠 为什么犯罪分子专盯新加坡人?

2023年10月20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最近一桩28亿元的洗钱案引起了关注,但其实本地的诈骗案也频发。‍‍‍‍‍‍‍‍‍‍

最近的一项调查揭示,新加坡人因诈骗案蒙受的人均损失居全球之冠,达到了4031美元。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引发了对新加坡诈骗现状的深刻思考。

在这项调查中,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瑞士和奥地利,他们的人均损失分别为3767美元和3484美元。这一调查由反诈骗机构ScamAdviser和全球反诈骗联盟联合进行,覆蓋了43个国家,调查了近5万人,得出了这个令人担忧的结论。

这份报告指出,全球因诈骗案蒙受的损失估计超过一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05%。这个庞大的数字凸显了诈骗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坡这个在全球金融中心拥有高度发达经济的城市,竟然成为了人均损失最高的国家。

如果从国家整体来看,调查显示肯亚的损失最为惨重,因诈骗案蒙受的总金额占该国内生产总值的近4.5%。越南紧随其后,而巴西和泰国则并列第三。这表明诈骗不仅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深刻地嵌入了各个国家的经济体系。

那么,为什么新加坡会成为这一调查的“冠军”呢?

首先,新加坡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流动。这也使得新加坡的居民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因为诈骗分子更愿意瞄准那些与国际金融市场有牵扯的个体。其次,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科技社会,新加坡居民更依赖数字化支付和在线交易,这为诈骗分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然而,这并不是说新加坡对于诈骗问题毫无防范之举。新加坡政府一直在努力加强网络安全和打击诈骗犯罪。但诈骗手法日新月异,需要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和全球合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份报告也是对新加坡社会警钟的一次提醒,促使人们更加警惕和主动防范。

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诈骗的侵害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教育居民识别诈骗手法,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以及合理使用金融工具,都是降低个体损失的有效途径。同时,政府和金融机构也需要共同努力,通过技术手段和法规制度的完善,构筑更为安全的网络环境。

新加坡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需要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社会安全和居民的合法权益。这次调查虽然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但也为新加坡未来打击诈骗犯罪指明了方向。通过全球合作,加强内部监管,相信新加坡能够在未来建设更为安全的数字社会。

有人说,新加坡治安是出名的好,但不是最安全的地方。怎么会呢?恰恰是低犯罪率,让新加坡人的戒心比其他国家的人来得低,罪犯就找到了破口。

是的,破口大骂就太迟了。当犯罪分子忙着在网上、在手机行骗,相对存款多、罪案防范意识虽不低,却对坏人比较没有警觉的新加坡人,于是成了亮眼的目标。

如果你对新加坡人有多好骗没有概念,以下信息可以填补你的无知:

今年首九个月,本地就有6000多人陷入特定招聘骗局,损失接近一亿元。

一般人的认知是,受骗上当的多数是上了年纪的糊涂老者,然而,今年前半年,本地发生的诈骗案中,半数受害者是20岁至39岁的年轻人,占50.8%。

40到59岁的人士则排在第二,占超32.1%。满60岁的受害者则占11.7%。这两个年龄层的人大多数是被冒充朋友的歹徒骗走钱财。

同时,受害者中有5.3%是10到19岁的青少年,他们大多坠入求职骗局。

年轻人不糊涂,聪明反被聪明误?

今年以来,本地被“猜猜我是谁”骗局骗走的金额,超过1200万元,上当的人超过3700人。

最让人咋舌的是,2021年和2022年这两年间,本地人被骗走的金额接近13亿元。新加坡一年的消费税收入约126亿元,诈骗集团骗走的钱相等于10%的消费税,这么比较,应该有概念了吧。

政府正在讨论诈骗案公平赔付框架的细节,而本地各主要银行已提升安全机制,预防顾客坠入诈骗圈套。这种种补救与预防措施,除了显示诈骗案已经成为日常,更说明新加坡人善良、好骗、真有钱。

关键就在,新加坡人容易相信。

为什么新加坡人会容易相信,少怀疑呢?有些人说,要怪,就怪政府太有效率,推出的措施与政策,都尽善尽美,几乎没有瑕疵。于是,人民相信政府,毫无保留地配合,也知道政府讲的都苦口婆心,是指路明灯,毋庸置疑。

这样的掌声,政府怎么可能会说:等一等,为什么不想一想,信不信得过?偏偏,少了事事怀疑的本能,造就的是容易听从指示的国民。

如此一来,就连手机里由机器声音说:这里是卫生部,这是警察局,甚者说是中国公安,也还是有人相信。相信,等于受骗。

对诈骗集团而言,有人受骗,就等于收钱。当然,把一切推给对政府的信任,是谬误,读者别偏信;关键是,不能照单全收。就算是政府,也要监督审查,何况不是。

怎么提高新加坡人的警觉,别误信假冒,在骗与不骗之间,看出端倪,才是重点。

鉴于许多诈骗案件的跨境性质,国际社会亟需展开更加密切的合作,以有效取缔这类犯罪行为,并将被骗受害者的资产追回成为当务之急。

新加坡认为各国在打击跨境诈骗犯罪中必须将追回资产列为优先处理的事项之一,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对罪犯实施有效的追讨,才能真正产生震慑作用。

为此,各国需要在国内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确保有关当局能够快速冻结和充公犯罪所得。此外,还需要采用先进的工具,以加强执法单位在这一领域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确保迅速而有力的行动,还有助于防止罪犯通过跨境转移资产逃避法律的制裁。

国际社会的执法机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协作,以更有效地应对跨境犯罪威胁。只有通过共享情报、协同调查,才能更加迅速地锁定和起诉跨境犯罪分子。为此,各国应该加强与国际刑警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等组织的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来打破犯罪网络。

在此背景下,新加坡正与国际刑警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埃格蒙特集团紧密合作,共同领导一个项目,旨在取缔网络诈骗案的非法融资活动。该项目的目标是全面了解风险形势,通过分享国家和国际层面的最佳实践,为打击这一犯罪提供更有力的手段。

这种全球性的协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断演变的犯罪形势,为各国提供更加有效的对策。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