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加坡的医疗体系被彭博社(Bloomberg)的医疗效率指数评为全球最高效的医疗体系,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医疗卫生系统更是被世界卫生组(WHO)评为亚洲最有效的医疗卫生系统,2017年排名第二。由于其优秀的口碑,每年到新加坡接受医疗服务的海外群体多达50余万人。

彭博全球健康指数(Bloomberg Global Health Index)还将新加坡评为2017年全球第四健康国家和亚洲最健康国家。而日本排名第7,美国排在第34位。新加坡人的平均寿命为82.7岁,人均医疗支出为2280美元。那么新加坡医疗特色优势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高水平的医疗体制
新加坡医院分为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专科医疗中心和社区医院,新加坡有8所公立医院,包括6所综合医院、一所妇幼医院和一所精神病院。综合医院提供多学科住院和专科门诊服务,设有24小时急诊科。6个国家专科中心提供癌症、心脏、眼睛、皮肤、神经科学和牙科保健。此外,还有9家私立急症护理医院。
公立医院的床位数量约为80%,私营医院为20%。大多数急性医院护理由公共部门提供,公立医院接受不同数额的政府补贴,病人支付差额,而私立医院主要依靠保险和自费。
新加坡医院实施严格的分层级的医疗系统,可以有效的将病患分流:一些不是很严重的疾病,在诊所和社区医院那一层就可以应付,因此无需去大医院占用宝贵的医疗资源。
舒适的患者体验
新加坡医疗行业奉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无论是环境的打造还是服务上都处处为患者考虑。医院的诊室楼层有花店、水果店、便利店、咖啡店,空气里常常飘着咖啡香和面包香而不是刺鼻的消毒水味。如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采用五星级酒店 医院的宾馆型病房模式,不仅有设施完善的单人房,还有50平以上的豪华套房,充分尊重患者隐私,也隔绝了交叉感染。所有医护人员也都受过专业的沟通训练,懂得如何更好地与病人交流,耐心地引导病人解释病情并为其提供最大限度的照料。

· 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 ·
新加坡政府针对医疗保健体制的现实状况,提出了“S+3M医疗保险体系”,即政府补贴(Subsidy)、保健储蓄(Medisave)、终身健保计划(Medishield Life)以 及保健基金(Medifund)。新加坡倡导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首先自付医疗费用,然后是家庭、社区帮助,最后是政府补贴,以保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与可控成本的平衡。成本过高,会将低收入者挡在门外;综合医疗体系低,会造成小病大医和过度医疗等问题。这一体系的建立在对国民提供高效卓越的医疗服务同时,对控制医疗费用的总支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