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22年财政预算案即将公布,规划焦点有哪些

2022年02月17日   •   7011次阅读

新加坡2022年财政预算案声明将于2月18日下午3点半,由新加坡财政部长黄循财(Lawrence Wong)在国会上发表。

新加坡建国以来,一直都在“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高瞻远瞩”的大原则下部署经济和社会建设,政府谨慎理财的治国风格,也一直贯彻到预算案的规划上。

追求共富

2006年,新加坡率先以“经济增长红利”的名义向成年国民直接派钱,其最新的财政预算更是迎来近十年来第三次“全民派钱”,并为不同阶层的市民“量身定做”,确保政府开支用得其所。

在后来的财政预算案声明中,时任新加坡财政部长王瑞杰宣布向国民分享11亿新元,所有满21岁国民可按个人收入获得100至300坡元不等的“红包”,预计约有270万人受惠。尽管新加坡派钱的金额约为“关爱共享计划”的一半,但其背后突显的公共财政理念,却截然不同。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院长吴木銮(Alfred Muluan Wu)副教授认为,新加坡的派钱政策注重全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表现在政府主动将派钱与扶持低收入阶层挂钩。

“全民共富是新加坡政府施政最大的考量之一,包括贫困人口的后代是否遭遇阶层固化等问题。”

吴木銮副教授坦言,虽然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可能为所有人带来益处,但新加坡政府注重经济发展造成的差异,尤其是容易受到经济变化影响的那部分人,这强调了政府的公共财政理念“是让老百姓觉得他们跟新加坡一起成长”。

注重安居

除派钱之外,新加坡还运用公共财政协助市民置业,同样是财富再分配的体现。

在之前的财政预算案中,新加坡提高了买房税项,同时为协助年轻人置业,特别推出2000个“先兴建、后销售”的组屋单位,主要是协助单身、离婚、组屋租户,以及缺乏收入证明的年轻夫妇可以提早置业。

另外,新加坡政府亦增加“近居购屋津贴”(Proximity Housing Grant)的金额,最高津贴多达3万新元。近居购屋津贴早于2015年推出,旨在鼓励年轻人靠近父母居住,有逾一万个家庭从中受惠。

吴木銮副教授指出,新加坡的“组屋政策”令八成国民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新加坡在推动社会阶级向上流动方面,是发达经济体中做得比较好的。关于“共富”的概念,他这样解释道:“当政府面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贫富差距时,最好的做法就是让其他的人也受惠于经济增长。”

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思考如何追求平衡——一是在缓解当下这一代人民的生活需要,以及为下一代增加国库积蓄间的平衡;二是在加强和拓展经济建设为国家开源,以及缓解弱势与低收入群体和年长一代的需要之间的平衡。

不管是不是新加坡大选年,预算案的这些思考估计要延续好几年,特别是考虑到国际局势,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在战略上不断角力等所造成的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

新加坡在加速经济转型之余,也要有一定的社会后盾来缓解民生需要,这类需要对国家财政与资源分配会形成拉力,需要政治智慧与同理心来妥当布局。过左或过右的预算案都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热点问题

新加坡2022年财政预算案的热点问题可能是即将提高征收的消费税(GST)。预计GST将从7%提高至9%,推出时间可能会在今年至2025年之间,政府或将尽快实施该项政策。

而这一问题的热点在于,提高消费税是会分两步进行,还是像很多人预期的那样一步到位,这两种模式在新加坡都曾有过先例。

援助措施

除此之外,值得关注还有雇佣补贴计划(Jobs Support Scheme)。去年12月,该计划对零售、餐饮和旅游等行业进行了最后一轮补贴。在高峰期,该计划为受疫情影响的行业提供的补贴资金最高达到了新加坡本地薪资的75%。

如今,大家对预算案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一补贴计划是否还会延续,以及面向哪些行业?

其他援助措施,例如招聘奖励计划(Jobs Growth Incentive)和临时过渡性贷款计划(Temporary Bridging Loan Programme)能否延续也还不确定。招聘奖励计划是为一些企业机构的新入职低薪员工补贴部分工资,临时过渡性贷款计划则是在供应链紧缩期间帮助企业周转资金。

绿色发展

可持续发展方面,下一步的首要议题是征收碳税。目前,对于产生2.5万吨或以上排量的设施,每吨温室气体排放的成本为5新元(从2019年到2023年)。2024年的碳税可能会连同2030年之前的预期碳税在本财年的预算案中一起公布。

有人提议新加坡应拿出更多预算来推动绿色创新产业发展,毕马威(KPMG)更是大胆建议新加坡拨款10亿新元资金。新加坡制造业联合会则建议政府帮助企业发展可持续绿色业务,例如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可持续原材料。

待预算案公布后,新加坡民情联系组将在2月24日和26日分别举办英语和华语的线上对话会,与公众探讨今年财政预算案声明所宣布的措施。此外,民情联系组将在全岛人流量高的地点设置“意见站”,收集公众对预算案的反馈;人民协会和基层组织也将主办一系列对话会,收集意见。

注:此文结合了2020年财政预算案公布后吴木銮副教授接受媒体的内容。这些采访内容与现在新加坡公共财政思路仍然一致,所以一并转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来自于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或其他机构组织的观点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