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到没时间上厕所” 新加坡病例攀升医护人员都累坏了

2021年10月14日   •   7695次阅读

各大医院与诊所人手吃紧,除了要看护更多患者,不定时加班加点,就连休假日也无法放松,被院方紧急召回服务。图为陈笃生医院。(海峡时报)

作者 郑智浩

去20个月,医护人员都严守在我国抗疫第一道防线,任劳任怨在岗位艰苦奋战,只期盼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9月中旬起,本地确诊病例天天四位数,病患随之翻倍。

各大医院与诊所人手吃紧,除了要看护更多患者,不定时加班加点,就连休假日也无法放松,被院方紧急召回服务。

更有不少医护人员表示:忙到没时间上厕所!

本地媒体日前走访了这些白衣天使们,试图了解他们的经历和苦楚,一窥我国目前的医疗现况。

救护车将冠病患者接送至国大医院紧急部门。(海峡时报)

人手不足,焦头烂额

一名在新保集团(SingHealth)医院工作的护士安妮(化名,24岁)告诉《海峡时报》,自从我国社区病例飙升,她和同事要监护的病床数量直接翻了一倍。

今年7月至8月初,医院每名值班护士要同时照顾六名冠病患者,如今她们一人得照顾12名病人,实在分身乏术。

“我们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我只能咬一咬牙坚持下去,有时甚至没时间上厕所。”

由于病毒在社区大肆传播,许多医护人员无意间染疫或收到隔离令(现已被冠病康复程序123取代),没办法到医院工作,使人手短缺的问题雪上加霜。

卫生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10月4日在国会复会时透露,有近400名医疗人员已确诊冠病。一名曾在陈笃生医院工作的心脏科技术师凯蒂(化名)说:

“如果有同事疑似感染冠病,这就意味着整个部门一半以上的人必须接受隔离。”

新加坡中央医院的护士们。(海峡时报)

在陈笃生医院隔离病房值班的护士比琳达(化名,20多岁)告诉记者,她的工作确实比以往更繁琐劳累。由于病患比以往虚弱而且病情更严重,需要换尿布或搀扶如厕的病患增多了,看护程序也比以往复杂得多。

国家传染病中心顾问医生贾博萦医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这个历程是真的辛苦。

“一个礼拜可能平均睡眠时间是每天四个小时左右,比较好的时候可能就会是六七个小时。我们现在的病房全部都开了,都有病患在住,算是满了。”

目前,每名在传染病中心值班的医生都必须同时照顾20至30名病患,比起早前平均看护10到15名病人翻了一倍。

国家传染病中心顾问医生贾博萦医生,她已从医9年多。(联合早报)

《海峡时报》早前曾披露,本地私人诊所近期上门求诊的公众多了20到30%左右,部分医生和职员必须加班至晚上10点,才能应付增多的患者。下岗后,有些医生还会抽时间为居家康复者提供远程医疗咨询服务。

医疗系统承受巨压,前线人员尽显疲态

将近两年的马拉松疫战,我国前线人员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疫情高峰。从去年暴发的客工宿舍感染群、今年4月的医院感染群,再到目前每天上千宗的病例,不少医护人员已心力交瘁,陷入一定程度的防疫疲劳中。

陈笃生医院首席护理总监许淑燕博士坦言:

“他们(护士)问我:可不可以多聘请些护士?......他们无论是外表或声音,都显得很疲累,有人还倾诉自己如何想念家人。”

许博士还说,在看护冠病病患和其他病症的患者上,医院人手的调度面临两难,护士不足的问题一直存在。

(海峡时报)

一名在疫苗接种中心工作的运营规划员苏俊鸣坦言,他虽然还没有到心力交瘁无法坚持下去的地步,但确实对工作感到疲累。

“如果你老实问我累不累,我是觉得挺累的。可能跟去年的我比起来,脾气会有点暴躁,有时也比较焦虑,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疫情若趋缓,医院还需数月清掉积压手术

本地医院目前已经延迟一些非紧急医疗服务,以集中医疗量能应对社区病例的增长。疫情缓和后,医院可能需要数个月才能完成这些积压的手术。

看在化名为Francis的医生眼里,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影响这些罹患其他慢性疾病的病患权益,延误治疗时程。

“我为医生们感到担心。一旦这波疫情结束,那些积压下来的手术,将造成手术需求激增的情况。”

卫生部上周透露,非冠病病患在公共医院紧急部门的平均等候时间,比今年7月增加了约34%。

Francis医生说,他曾亲眼看到一些病患在紧急部门睡了几晚,才等到医院内的空床。

邱德拔医院紧急部门。(海峡时报)

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麦锡威副教授上周四(10月7日)也指出,医院要完成跟进所有非冠病病患的工作,安排他们进行之前被推迟的手术,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这即意味着,医护人员先得熬过这一波疫情,花上数月处理积累的非冠病病患,才能慢慢恢复正常运作,人手才不会再吃紧。

政府跨部门抗疫小组上周末简化了冠病康复流程。如此一来,民众就不用急着跑去医院和诊所,造成医疗资源紧张。未来几周,卫生部还将加派900名志愿者投入前线服务,人手短缺问题预计将会逐渐舒缓。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