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湾花园内的擎天树观景台,莫名和花园内的另一景点“云雾林”的名字更贴切了。

上下班的白领们都捂住了口鼻,只能任由呛人的烟味弥漫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默默忍受了。

图源:见水印
当然,有时候在新加坡上空出现的烟霾,也不每次都和印尼有关。
有时候,马来西亚新山因为遍布林地,天气干燥就会有植被起火的现象,继而出现火点产生烟霾。
但比起印尼来说,马来西亚却没有大规模的烧芭换耕的行为。

比如2021年3月的这次轻微烟霾,来源:海峡时报
印尼烧芭屡禁不止也无法禁止
政府官员曾多次怼新加坡?
说起来,作为污染的制造者,印尼是受阴霾影响最深的受害者。BBC曾发表过报道称,在印尼许多地区,人们甚至在室内都无法喘息。

图源:路透社
然而,印尼林火频发,继而造成烟霾的主原因——烧芭,却依旧在印尼屡禁不止,政府对此也是睁一只闭一只眼。
其核心原因,还是因为烧芭,能为印尼及其民众带来足够多的经济利益。

图源:星洲日报
所谓烧芭,就是用在热带雨林等森林山地上放上一把火。这样,就能迅速清理出一片空地以用作农耕,而燃烧的灰烬还可作为“天然”肥料,简直可以算的上是一个“无本买卖”。
印尼民众通过这个方法,将大大小小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肥沃的泥炭地,继而在上面种植油棕树。
油棕树主要出产棕榈油,2020/21年度,印尼棕榈油产量达到了43500千吨,甚至占全球总产量的59.70%!

图源:前瞻经济学人
这让印尼赚的是瓢满钵满。棕榈油产业已成为印尼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并且使数百万印尼人摆脱贫困。
每隔几年,先前烧芭所得的土地肥力衰减,山民们就会另辟新地,周而复始地将这个过程循环下去,甚至在近30年间还有越烧越旺的趋势......

图源:Greenspace
除了制造污染之外,印尼得到的代价,包括失去了近40%的原始热带雨林、严重的生物灭绝,以及直接或间接导致100万人过早死亡。(死亡人数为世界银行早前预估数据)
但相较于这些损失,对于贫穷的印尼政府和或许大部分印尼人民来说,充满经济效益的烧芭或许还是比什么都更重要。

2019年9月的“血色印尼”,图片来自网络
或许,让很多新加坡人不满印尼的根源,其实并不单单只是烟霾,而是印尼不仅拒绝了邻国(包括新加坡在内)提供的救火援助,还对“抱怨烟霾”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领导人提出“告诫”。
2015年,时任印尼副总统的尤素夫·卡拉公开表示,周边国家应该感激印尼在其余11个月带来的清洁空气。
“忍一个月烟霾没什么大不了”,他的言论似乎在暗示新加坡人过于“娇气”。

图源:国际日报
而在2013年烟霾危机期间,印尼当时的一位高级内阁部长拉克索诺更是称,抱怨烟霾影响旅游业的新加坡领导人像是“发脾气的小孩子”。
至于新加坡释放出的、愿协助印尼对抗林火的提议,拉克索诺更是一口回绝称,“如果只是五十万(美元)的话,我们还是用自己的预算吧。”
消息一出,新加坡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直言他“毫无责任感”。在新加坡媒体《联合早报》上,也有人发文谴责这一言论。

或许,印尼地方政府没有解决烟霾问题所需的人力、设备和预算是事实。
而印尼中央政府缺乏良好的政策、没有强有力的执法和治理意愿,或许才是这个旷日持久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