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发布最新排名:新加坡正式超越中国香港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仅次纽约和伦敦。
国内知名投资人张总的朋友圈,她说认识的头部企业家和投资人里有七成都在新加坡。

另一个则是坡县小李县长前段时间的公开发言,他说:“我们只有350万新加坡人,但却有数十亿人正排著队进入新加坡。”没错,他用的是“several billions”。

今年,移居至新加坡的“超级富豪”已经达到了2800名,本地的家族办公室也突破了700间,似乎全世界的财富都在涌入新加坡这个“小红点”!
早前李总理飞往日本参加第27届国际交流会“亚洲的未来”时,也曾透露:“现在或有十几亿人想排队进新加坡!”
对此,主流媒体有的分析是因为政策、有的分析因为经济环境、有的认为是新加坡政局稳定又安全才吸引著这些人。然而万事通却觉得他们都忽略了这里的“人文与社会环境”......
新加坡是一个把“以人为本”做到极致的国家,这才是吸引外来富豪和人才的根本原因!
有语言和地理的优势,当地大部分人都能讲中文,中国有的东西那儿都有,几乎不担心生活差异,离得近方便来回,不排H也不全球纳税,那还说啥,去吧。
不到迫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啊,这些跟大蚂蚁一样润来润去的富豪们,最关心的问题无非就是:我的钱安不安全,我的人安不安全。
翻译成装C的话就是:避税和避险。

先说第一点,有人可能会说,都这么有钱了还在乎这点税啊。
不是这么说的,在不在乎,主要看交税的额度,要是被撸太多,富人也肉疼的。
好比有些北美国家全球征税,有些北欧国家则是课重税,个税收你80%,遗产税最高98%,额滴个神仙,你说谁不润?
对比之下,小坡岛友好很多,是全球税率最低的发达国家之一,个税最高是22%,企业所得税只有17%,没有资本利得税,境外投资股息也不征税。
等于说同样的收入,你在这里可以省掉一大半揣自己兜里,放在谁身上不乐意呢?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十大富豪榜上,一大半是放弃了原来国籍的外国面孔。

一方面是少交税,另一方面是合理避税。
举个栗子,某知名火锅连锁老板勇哥,把国籍改成了坡籍之后,他的公司就成了坡企,而新加坡在境外的企业是免税的。
接着他在开曼群岛等地开设家族公司,用它来控股火锅的母公司,母公司则在香港上市。
他将财产委托给了信托公司,而信托是全球富人通用的避税方法,这样就算火锅破产倒闭了,他的钱还是他的,并且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设计成独特继承条款,留给后代。
不光是减税避税,还能永续减免,在坡坡这种方式叫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ce),只要金额足够大,是可以申请永续的税务减免。
Singapore family office(新加坡家族办公室)很多人不太熟悉,这么说吧,全世界最知名的家办叫“摩根家族基金会”。
它成立于1838年,也就是咱的道光18年,那一年慈溪老佛爷还叫叶赫那拉,才3岁多一点。这么多年过去了,连英女王都不在了,这个基金会还在呢。
对比一下,中国土豪里能三代不衰败的,都已经很好了,这当然也有社会动荡和变革的因素,但是没用上现代的金融工具,提前做好规划也是一大因素。
于是乎,这一次他们把永远富下去的期待眼神,投向了南边的海洋。

2022年2800名富豪移居新加坡
家族办公达到700+间 离不开当局的“以人为本”
不能否认,最近移民新加坡的人才和富豪越来越多,确实有大环境的因素在里面。
近年来人力部推出了许多新准证,为的就是吸引人才。与此同时,新加坡稳定的政局、安全的环境、严格的法律和“境外收入不收税”这些因素,也都吸引著国外富豪和投资人们的青睐。
今年,移居至新加坡的富豪已经达到了2800名。本地家族办公室已经有700多间。

图源:Henley & Partners
然而,有一个真正“以民为本”的政府,和居民与政府之间的互相信任。这种“温馨”的人文与社会环境,才是吸引越来越多外国富豪和人才移民至此的根本原因!
新加坡即将在又一个领域 超越中国香港! 近日,全球拥有最多基金办事处的城市最新排名出炉。依次排名为: 伦敦>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旧金山>北京>卢森堡>上海>雪梨>孟买 拥有最多的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养老基金海外办公室数目的城市为伦敦,而新加坡排名次于香港,位列全球第四。

但很快,这个名次又要变一变了。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据平台(Global SWF)统计,新加坡现有8个海外主权财富基金和养老基金办公室。

分别为:
卡达投资局(QIA)
加拿大安大略省市政雇员退休系统(OMERS)
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CDPQ)
安大略教师养老金计划(OTPP)
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NBIM)
韩国投资公司(KIC)
韩国国民年金公团(NPS)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旗下的中国华新投资有限公司
马上第9个就要来了,他们是加拿大管理公共基金和养老金的艾伯塔投资管理公司(Albert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简称AIMCo)。 该公司已选定新加坡作为亚洲基地,公司管理1683亿加元(约合1742亿新元)。

图源:AVCJ
等到第9个办事处登记落成,则新加坡就拥有9个主权财富基金和养老金,聘用约200人,赶上香港。
不仅如此,现在传闻近期可能会有第10个来新加坡。
对方是安大略省医疗保健养老金计划(Healthcare of Ontario Pension Plan),据报道也想来新加坡设办事处,目前还在考虑中。 结合这一新动静,不难看出新加坡现在就是全球资本的香饽饽。

如果提及到亚洲发展业务,则多数国际大企、富豪基金的投资/总部办公室首选,毫不意外会是新加坡。
为什么呢?
都选新加坡当亚洲基地?
聚焦东南亚,中国暂成非首选 有人说,无论是地缘政治,还是经济模式,新加坡的优势得天独厚。
看当前全球形势,新加坡势必抢手。
1)东南亚兴起,或成为全球第四大市场 选择新加坡,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在于发展东南亚市场可称为大势所趋。
全球有钱人跟资本玩家做了个排除法。
当前全球各大经济体当中,欧盟被认为前景走向衰退,中国、美国忙博弈,关系不太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超过1/3的全球经济体将在2023年出现萎缩。
其中,美国、欧盟和中国这三个最大的经济体将继续处于增长停滞状态。
此时,政治稳定、创业活动激增、人口增长超过6亿人,国际环境相对良好的东盟经济体兴起了。
这些因素让东南亚市场变成了明日之星,被预测到2030年,很有可能成为次于欧盟、美、中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据贝恩公司(Bain & Company)和蒙克山基金(Monk's Hill Ventures)共同研究结果,东南亚地区未来10年的平均年增长率预计达4%到5%。
如果将区域内的6大经济体进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比较,可分为三级:
一级增长:越南,增长率达5%至7%;
二级增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新加坡;
三级增长:菲律宾
别看这里新加坡的增长还比不过越南,实际上对于国际大企跟富豪、投资人们来说,两国用途有着质的差别: 越南的优势在于人多地多,成本便宜,适合建工厂。疫情这两年,也有不少制造工厂都陆续迁移到此。

图源:assignment expert
但越南的整体环境,从生活质量到经济商业金融环境都比不上新加坡。
所以打工基地在越南,区域指挥总部落在新加坡。
2)中国市场暂非首选,新加坡商家也关注东南亚各国 东南亚市场的发展,不仅吸引欧美老牌资本,就连新加坡本地商家也都投以关注。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最近发布《2022年度商界意见调查》结果,发现本地公司出海的热门国家排名变了。
想要发展中国市场的新加坡商家比率,从2021年的43%下降到34.1%。

图源:海峡时报
如今新加坡公司最想发展的海外市场排名依次为: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中国。
2021年,中国在这个榜单上还排名第一。 这背后的原因是双向的。
中国市场并非丧失对海外品牌进驻的吸引力,而是由于个别yi情原因。如果没有这点顾虑,估计会重回热门首选。
反观东南亚各国,市场边境都放开了,人力等多成本也比较低。因此成了各国际大企除中国以外市场的最佳选择。
3)新加坡能提供东南亚国家中最亲商且稳定的环境 东南亚各国当中,要说集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教育程度高,国民素质稳定,治安好,生活质量好,亲商环境佳多重优点兼具一身的国家,只有新加坡。 这就是得天独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