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先进的科技基础设施、创新的企业生态和优质的人才储备,使新加坡在全球科技版图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不久前举办的新加坡亚洲科技展(Asia Tech x Singapore)上,新加坡政府宣布未来五年内将在量子科技领域投资近3亿新元,包括推出首台新加坡制造的量子电脑,再次彰显了其在全球科技浪潮中的前瞻性和领导力。

新加坡副总王瑞杰宣布了首个全国量子策略(National Quantum Strategy),此策略由国立研究基金会旗下的“研究、创新与企业2025计划”资助2亿9505万元,为期五年。新加坡从2007年至今,已投入4亿元进行量子研究,数码化和人工智能反映了不同阶段的科技发展,预料量子科技将推进科技的下一阶段发展。
量子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王瑞杰讲到,“量子在开发药物、优化投资、加密系统等各个领域都能广泛运用,也可以加强人工智能的运作。量子能显著改变世界,创造新的经济价值。”新加坡量子策略共分为四大方面,其中之一是在本地设计和生产量子处理器,这个机器相当于量子电脑的指挥中心。

负责制定和执行策略的国家量子署执行署长林克丹说,有了本地制造的处理器,未来能更好地掌握量子科技,减少对国际业者的依赖,日后发展量子产业时更有自主权。
新加坡预计在三年内制造出试用原型,量子电脑的运算基于物理学原理,速度可比超级电脑快超过1亿5000万倍,能在几分钟内完成原本需几万年才可得出的运算结果,这个庞大的潜在功能意味着,量子电脑未来可协助人类完成目前无法完成的运算。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首席量子科学家蓝屏开教授解释,量子传感器可更精准地探测大脑释放的脑电波,分析脑部活动。新加坡可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协助医疗界加深对精神和脑部疾病的了解,进而研发治疗方法,不过,王瑞杰提醒,量子科技仍在开发阶段,目前在科研和商业规模方面还存在许多挑战。
政府将设立奖学金培养量子学人才
为集合并推进本地各个科研机构的量子研究,量子科技研究中心将分别在A*STAR、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委任首席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进行量子科研。这四个机构目前涉及量子研究的科研人员约有200名,博士生有150名。全国量子策略的另一个重点是培养相关人才,未来五年将提供奖学金,培养200名量子学博士和硕士。

新加坡量子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拉托雷教授说,新加坡过去20年稳扎稳打地积累量子研究成果,如今行业处在重要转折点,全国量子策略将有助新加坡占取先机,在五年内迅速发展成国际量子中心。量子的用途非常广泛,镭射和半导体(semiconductor)等不少现代科技都运用量子力学的原理。
由于量子的精准度接近完美,几乎没有误差,所以也常用于传感(sensing)科技,比如测量时间、地形、距离,以及在医学影像中检测人体器官和机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正研发量子的新运用,其中最显著的是量子电脑,量子电脑能用数亿万倍的速度进行运算,达到连目前最先进的超级电脑都无法完成的功能。新加坡正通过全国量子策略,正探讨量子电脑在金融、生物、化学等领域的运用,有望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