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座融合现代繁华与多元文化的“花园城市”,不仅是全球精英的逐梦之地,更是无数家庭向往的安居之所。

对于持有就业准证(EP)或S准证的外籍人士而言,如何让配偶、子女甚至父母合法留新生活,是关乎家庭团聚的重要议题。
关键要求逐项拆解
主申请人条件

必须持有有效的就业准证(EP)、创业准证(EntrePass)或顶级专才准证(ONE Pass)。
申请配偶及子女DP,月薪需达到6000新元及以上(约合人民币3.2万元)。
若要申请父母的长期探访准证(LTVP),月薪需达12000新元。
家属范围及要求

配偶需提供合法结婚证明,婚姻关系须被新加坡政府认可。
子女必须是21岁以下未婚人士,包括亲生子女、合法收养子女或继子女。
文化、艺术、体育或科研领域有突出成就者,即便薪资未达标,仍可能获批DP。
家属准证的政策优势
与其他准证不同,家属准证没有名额限制,雇主无需额外申请配额,申请相对宽松。
同时,持DP的家属无需缴纳额外税费,薪资税与主申请人分开计算。

如果家属不符合DP申请条件,也可改申请长期探访准证(LTVP),但若要工作,则需满足EP或SP准证的薪资要求。
申请流程:四步完成
01 材料准备
主申请人需提供工作准证复印件、近3个月薪资单、公司雇佣合同等;家属需提供护照复印件、结婚证或出生证明(需英文公证),如涉及收养,还需提交相关文件。
02 在线提交
可通过新加坡人力部(MOM)或移民与关卡局(ICA)官网提交申请,ONE Pass持有者可优先处理。

03 审批等待
通常需4-6周,期间可能被要求补充材料。
04 领取准证
获批后,家属需入境新加坡进行生物识别登记,并领取实体准证。
家属准证持有者的六大特权
01 长期居留权
DP的有效期与主申请人准证一致,最长可续签至3年,确保家属在新加坡的长期居留权。

02 自由就业
配偶可申请工作同意书(LOC)后直接就业,无需额外申请EP或SP准证,求职更具灵活性。
03 教育优先权
DP持有者的子女可申请进入政府学校,学额优先级仅次于公民和永久居民(PR)。
同时,他们也可自由选择国际学校,享受新加坡的优质教育资源。

04 医疗与福利保障
家属可在本地公立医院享受医疗服务,部分保险计划可覆盖DP持有者的医疗费用。
此外,一些雇主也为员工家属提供医疗保险,降低医疗成本。
05 PR申请优势
持DP时间较长的家属,在主申请人申请永久居民(PR)时,可同步获批。
对于长期在新加坡生活的家庭而言,这是迈向稳定身份的重要一步。
06 续签便利
准证到期前6个月即可申请续签,条件未变化的情况下,续签成功率高。
若主申请人换雇主,需重新提交DP申请,但审批流程较快。

家属准证与其他准证的区别
家属准证(DP)
适用于持有EP、EntrePass或ONE Pass的外籍人士的配偶和21岁以下未婚子女。
DP持有者可以申请工作同意书(LOC)后就业,无需额外办理工作准证。
长期探访准证(LTVP)
适用于不符合DP申请条件的家属,如父母或年满21岁的子女。
LTVP持有者若要工作,需单独申请EP或SP,且需符合对应的薪资要求。

学生准证(Student Pass)
主要针对在新加坡就读的国际学生。
一旦子女年满21岁,若仍在新加坡就学,则需转换为学生准证。

常见问题解答
Q 新生儿如何申请家属准证?
新生儿出生后6周内需在ICA完成登记,并申请42天特别准证,随后提交DP申请。

子女满21岁后怎么办? Q
子女满21岁后,若继续在新加坡就读,需要申请学生准证(Student’s Pass);如果已就业,则可由雇主申请EP或SP。

Q 父母能否随行?
如果主申请人月薪达到12000新元,可为父母申请长期探访准证(LTVP),但此类准证需要定期续签。

家属准证可以转换为其他长期准证吗? Q
配偶若找到全职工作,可由雇主为其申请EP或SP,转换为独立工作身份。同时,持DP时间较长者,在申请PR时更具优势。


无论是在滨海湾欣赏璀璨夜景,还是在组屋区感受人间烟火,新加坡为外籍家庭提供了包容与便利。

家属准证不仅是法律文件,更是连接亲情、实现多元生活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