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新加坡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全国“抗糖大计”仍须努力?

2024年11月16日   •   2052次阅读

周四(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新加坡2016年开始向糖尿病“宣战”,过去八年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受访专家认为,仍有进步空间。

从今年8月公布的全国人口健康调查结果来看,每12个成年新加坡人当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

尤其是30岁至39岁这个年龄层,未诊断出的糖尿病比率竟超过四成!

专家警告,新加坡的糖尿病患人数可能从目前的40多万人,激增至2050年的100万人。

七成糖尿病前期患者 未意识自己患病

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新加坡糖尿病协会近日联合发表的《糖尿病认知报告》也显示:

近期接受健康检查的1000名受访新加坡人当中,有四成处于糖尿病前期,但其中七成并未意识到自己患病。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指的是血糖高于正常水平,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由于糖尿病前期的症状较不明显,漏诊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难道是政府将重点转向抗盐后,就忽略了抗糖?

非也非也。

卫生部从2022年已开始规定,含糖的包装饮料必须附上营养等级标签(Nutri-Grade)。

标签分成A、B、C和D四个等级,深绿色A级最健康,红色D级最不健康。

C级饮料还是少喝为妙。(亚洲新闻台)

保健促进局指出,这项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果。随着更多饮料生产商改良配方,

包装饮料的含糖量中位数,已从2017年的7.1%减至目前的4.6%。

目前,市场上有七成的包装饮料,属于糖分较低的A或B级。

自去年起,营养等级标签的规定也扩大至咖啡、泡泡茶和鲜榨果汁等现泡饮料。

同期推出的还有“默认少糖”(Siu Dai by default)运动:如果食客没特别要求,咖啡店和小贩中心售卖的咖啡茶水将一律少糖。

(嗜糖如命的红蚂蚁,也已逐渐习惯这个Siu Dai“新常态”……)

一茶匙就好。(联合早报)

不是改变饮食习惯就能轻易解决

《糖尿病认知报告》也点出一个有趣的现象:

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新加坡人以男性居多,年龄明显较大,而且体重指数(BMI)偏高。

新加坡糖尿病协会会长蒂华利(Satyaprakash Tiwari)告诉亚洲新闻台,若不及早改变生活习惯,至少35%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在八年内恶化成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患的超过九成。这类患者无法有效利用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导致人体细胞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必须长期服用降糖药物。

一型糖尿病患者则占5%到10%,年龄多数在20岁以下。这类患者因免疫系统受损,身体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必须终身注射胰岛素。

专家指出,虽然二型糖尿病较为普遍,但要控制二型糖尿病仍有难度,因为它不只跟生活习惯有关,还涉及生物学、遗传和环境因素。

国大医院内分泌科高级顾问医生尤东𬀩解释,管理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疾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张弛有度很重要。

他也提醒,不论是饮食还是运动,都应该设定合理、循序渐进且可实现的健康目标。

“我见过许多患者,一开始就设定很严格的饮食计划,但坚持不到两个星期就失去信心,彻底放弃,走向另一个极端。”

有了新型的血糖检测仪,测血糖已不再需要忍痛扎手指。(联合早报)

怎样才算抗糖成功?

尽管新加坡的糖尿病发病率已逐年下降,专家认为这不能成为衡量抗糖是否成功的唯一指标。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毅颖教授指出,预防慢性疾病的项目和措施,一般需要数十年时间,才可充分评估其长期成效和影响。

“像糖尿病这样的长期疾病,我们很难将发病率的升降归因于近几年的政策改变。”

换句话说,新加坡的“抗糖之战”迄今只有八年,现在就来验收成果也未免太早了……

与其关注发病率的短期趋势,张毅颖建议以一套更全面的标准来评估抗糖措施的成效,包括餐饮业者对这些措施的回响,以及食客在消费习惯上的改变。

“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视力问题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减少,也是个值得鼓舞的现象。这说明人们对糖尿病的意识有所提高,并努力避免病情恶化。”

Allium Healthcare首席营养师Mary-ann Chiam接受亚洲新闻台访问时说,新加坡的抗糖措施已算相当全面,但其他国家的做法也值得借鉴。

她举例,智利自2016年起规定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品与饮料,必须在包装的正反两面贴上黑底白字的警示标签,清楚标示糖分、盐分和脂肪含量。

包装越大,标签就得越大。

“这与新加坡的营养等级标签异曲同工。不同的是,智利的标签设计更直接和浅显易懂,也更方便消费者辨识。”

黑底白字的标签,确实很显眼。(智利卫生部)

糖尿病协会会长蒂华利认为,新加坡政府应考虑针对含糖饮料和加工食品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例如实施糖税。

马来西亚日前就宣布,将从明年1月起分阶段调高含糖饮料税,每升增加0.4令吉(约0.12新元)。

然而,必须留意的是,征收糖税也意味着食品制造商可能趁机抬高价格,将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若食品的价格涨幅高于商家支付的糖税,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去年已在国会上强调,政府目前不计划实施糖税,但会继续研究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

他也提醒,糖分的摄入仍是导致糖尿病的最大主因。

“在抗击糖尿病的战役中,我们不能松懈或自满,必须持之以恒地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控糖。”

新加坡总理刚坐稳大位,先来中国待5天,李显龙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惊现青虫、托盘酸臭难闻、老鼠横行……你敢在这样的新加坡食阁吃饭吗?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全岛Money changer汇总!新币兑换这13种货币最划算!兑人民币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8892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8208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037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 vs 中国 vs 大马 2025生活成本全对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4788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617次阅读
新加坡中介的潜规则你知道吗?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阅读
餐馆不提供免费自来水原因五花八门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