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理财知识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对保险开始重视。同时却对保险知之甚少,对购买保险产品很盲目。
保险真的那么复杂吗?
许多人觉得保险是一件痛苦的事 。
小编认为这是保险经纪人不当销售和过度销售导致的,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出于业绩目标进行推销。
当然,有些经纪人和顾问做得很好,始终将您的利益放在心上。

不论何时,购买保险都应该问自己3个问题:
为了什么目标购买保险产品,保障或者增值?
保障额度或者储蓄额度足够吗?
保费负担的起吗?
保险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品,包含商业保险,也包括社会保险。社保是商保的前提,社保是整个保险大厦的地基。
商业保险是锦上添花,社会保险是雪中送炭。
作为新加坡专业的移民团队,新欣海外和大家分享一下正确的保险和理财规划。当你需要保险理财时,尽量避免踩坑!

1. 金融监管严格
聂方义老师在金融时报的文章《谁为你理财》中也有清晰的阐述,在此处做一点摘抄:“ 而对理财市场的监管,比香港做得更加严格、在某种意义上做得更好的,是新加坡。

新加坡自2000年起开始放开保险市场,同时对保险中介监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颁布《财务顾问法》(Financial Advisers Act),2002年修改保险法,将寿险经纪纳入《财务顾问法》的范畴。对“财务顾问”或是“理财顾问”进行专项立法监管,新加坡实在是比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超前太多。可以说新加坡政府为提高国民的保险保障程度,费劲了心思,一方面让保险行业更加规范专业,让人值得信赖;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的降低投保成本,让国民能够最大程度的受保。
《新加坡保密法》甚至比瑞士更为严格,如违反该法,个人可被处于不超过12.5万新元的罚款,或者不超过三年的监禁,或者并处。如果是团体犯罪,可以处于不超过25万新元的罚款。
2. 新加坡是主权独立国家
对于高资产人士,保险也是一种重要的资产,分散风险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
香港近年来风波不断,政治经济等方面受到大陆的干预和影响越来越多。再加上一国两制2048终到期,不稳定因素多,局势难以预测。

对于大陆高资产人士来说,在香港买的保险不具备避税避债的功能。对比之下,新加坡是独立国家,也是全亚洲唯一一个主权信用评级达到AAA级的国家。很多人要到海外买保险,求的不是回报,而是分散风险、财产安全。新加坡一直都是海外资产安全的避风港。
3. 新加坡避税避债天堂
新加坡是全世界税率最低的发达国家之一,税收体系简单低廉,无资本税,且实行区域征税(即海外收益汇回新加坡免税),资本可在主要金融中心自由流动。利于投资企业享受新加坡低税率,还可实现国际合法避税(适合用于操作离岸业务),实现资产转移(国际化)和保障。

新加坡独立后,一直是东南亚富豪,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的避债天堂。有知情人士爆料,中国的中小企业家也是现在会提前做好资产保全和破产准备,在新加坡购买保险,在破产情况下,在境外保险权大于债权的法律保护下,保全资产,最终达到资产保全和东山再起的目的。
商业运行的底层是法律,在不同的司法的司法管辖区,新加坡保险有天然的债务隔离优势:
信息保密性更好
诉讼难度大,保险权大于债权
法律体系不同
最后,投保人、受益人的设计很有讲究,关键时刻能起到很好的债务风险规避:
1.保单受益人指定: 指定受益人,保险被视为遗产,隔离债务,不需要用来清偿债务的;
2.尽早投保: 在有债务风险隐患时尽早投保,特别是企业家和高净值家庭。
4. 新加坡保险保费价格优势
保费的计算是由精算师根据数学模型代入统计参数计算。主要参数包括如地区的人均寿命,生病率,医疗水平,安全情况,年龄,性别等。新加坡人拥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被称为"奇迹"的医疗体系,他们的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平均寿命为 83.1 岁。新加坡是全球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预防性治疗是该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这些都让新加坡保险的保费比内地和香港地区都低。
新加坡最有名气的保险产品,定期人寿有着全世界最低的保费。远远低于中国所有城市包括中国香港市。财新网专栏作家明宏义,从事保险业十多年,以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精心钻研,发现了新加坡定期保险这个价值洼地,专程飞往新加坡为自己买了一份20年期的定期寿险,并将自己的心得发表了出来。
5. 新加坡美金新币保单货币安全
中国人民币的通货膨胀率,在年轻时买进重疾保险,等多年后需要的时候,却因为人民币通货膨胀,而不能够给家庭足够的财务补偿。
在上世纪80年代,“万元户”一词曾经是一个彰显个人、家庭财富的标志性词汇。短短30几年,在中国GDP持续多年突飞猛进的今天,“万元”早已成为一个极其平常的货币单位。

现在拥有500万人民币算是富人,如果什么都不做,30年后却变成了穷人。所以,我们除了要不断努力工作之外,配置海外资产,购买保值货币。
新加坡保险可选择美金和新币货币,稳定安全
6. 新加坡保险购买流程简单
新加坡签证快捷简单,国际航空枢纽,通达国内距离适中,众多传统航空公司与廉价航空均有提供频繁的民航班次,给予不同预算的客户多重的通达选择。
7. 新加坡保险收益透明和稳定
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对于新加坡保险的投资有严格监管。新加坡储蓄人寿重疾等保单一般的计划书或者合同上不会超过4.75%回报率,储蓄类不会超过5.75%,就是高收益的投资都不会超过8%。同时实际收益率确实稳定并且高过合同书的数字。

新加坡保险公司全球性运营,投资项目、地区、资金总额,比中国保险公司规模更大,在世界各地投资回报潜力比较好的项目,从而为客户赚取较高的回报。
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对于保险基金的投资也有着严格的监管。比如人寿储蓄类保单的投资,必须按照要求比例,70%的国定收益产品,30%的股票投资产品,严格控制风险,起到资产稳定增值的作用,而不是冒进风险。就是在这样保守的投资策略下,收益依旧看好,如新加坡某邦的一款美金储蓄产品,过去投资10年平均收益9.2%。
8. 新加坡保险可购买的保额较高
新加坡保险的保额一般上限很高,只需要提供足够的资产证明,都能买到足以保障的额度。
对于国内重大疾病保险很多公司50万人民币以上就比较难买进,新加坡重疾保险平常大众购买一般都是购买自己年薪的5-10倍来作为收入补偿。所以最少一般也会买20万到50万新币的重大疾病保险,这样就是100万人民币到250万人民币。所以来新加坡买保险,100万人民币,算是小额保单,在审核和理赔上都是非常容易的。
9. 新加坡保险课理财规划师专业可靠
新加坡保险行业的从业要求较高,需要有本地居住身份,同时通过至少4门全英文的金融法律法规,保险,理财投资相关考试。本地从业者很多世界名校毕业生,按照欧美的专业理财规划师的路线来提供咨询和服务,为专业人士和高净值客户结合法律和税务来做家庭财富管理和财富传承规划。能够做到真正的从客户需求角度分析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对从业人员监管严格,如犯伪造或者欺瞒客户的情况,轻则吊销执照,重则有高额度罚款和高达2年的牢狱监禁。所以新加坡的从业人员在给客户讲解产品时,不会存在隐藏和曲解产品的收益和福利,除外条款模糊的情况。新加坡保险经纪和客户之间多有较深的信任感,服务也多是终生服务一家几代。

新加坡政府成立了中央公积金局,让本国公民和永久居民(PR)进行强制储蓄,并配套了一系列的公积金保险。
公积金保险包括:家属保障计划(Dependent Protection Scheme)、乐龄健保(ElderShield)和终身健保(MediShield Life) 首先要明确一点,新加坡公民和PR是默认自动加入这三个保险计划的,都可以用CPF支付。
家属保障计划 (Dependent Protection Scheme):
这是一项定期保险,如果受保成员过世,患有绝症或完全永久性残疾,则可为受保成员及其家人提供一些资金以度过头6年。只能投保$46,000的投保额,但每年的保费数额非常低,介于$36至$260之间。
乐龄健保 (ElderShield):
这是一项重要的残疾保险计划,可为那些无法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且需要长期护理的人提供基本的财务保护,尤其是在年老的时候。(当您无法做一些基本的日常活动时理赔,例如散步,洗澡,吃饭等)
终身健保 (MediShield Life):
这是一项基本的健康保险计划,由中央公积金(CPF)委员会管理,可用于支付大额医院账单和指定的昂贵门诊治疗,例如透析和化疗。它可以使患者在支付大额医院账单使用更少的MediSave/现金。
MediSave : 通过公积金CPF强制储蓄,仅限用于医疗保健用途,可以在公立或私家医院住院时使用。这是新加坡一项全国性的医疗储蓄计划,CPF成员将部分收入存入其MediSave账户,以支付其将来的个人或被批准的家属的住院、日间手术和某些门诊费用。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保险市场。 市面上,保险公司众多,产品更是纷繁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商业保险产品都是保障功能和增值功能的组合。
都说保险姓“保”,小编先来介绍一下保障功能。
传统上,新加坡的保险产品按照保障功能被分成5个类别:住院医疗保险、人寿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残疾保险和个人意外保险。具体的保障范围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