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理財知識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對保險開始重視。同時卻對保險知之甚少,對購買保險產品很盲目。
保險真的那麼複雜嗎?
許多人覺得保險是一件痛苦的事 。
小編認為這是保險經紀人不當銷售和過度銷售導致的,因為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是出於業績目標進行推銷。
當然,有些經紀人和顧問做得很好,始終將您的利益放在心上。

不論何時,購買保險都應該問自己3個問題:
為了什麼目標購買保險產品,保障或者增值?
保障額度或者儲蓄額度足夠嗎?
保費負擔的起嗎?
保險是全方位多層次的產品,包含商業保險,也包括社會保險。社保是商保的前提,社保是整個保險大廈的地基。
商業保險是錦上添花,社會保險是雪中送炭。
作為新加坡專業的移民團隊,新欣海外和大家分享一下正確的保險和理財規劃。當你需要保險理財時,儘量避免踩坑!

1. 金融監管嚴格
聶方義老師在金融時報的文章《誰為你理財》中也有清晰的闡述,在此處做一點摘抄:「 而對理財市場的監管,比香港做得更加嚴格、在某種意義上做得更好的,是新加坡。

新加坡自2000年起開始放開保險市場,同時對保險中介監管制度進行重大改革,頒布《財務顧問法》(Financial Advisers Act),2002年修改保險法,將壽險經紀納入《財務顧問法》的範疇。對「財務顧問」或是「理財顧問」進行專項立法監管,新加坡實在是比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超前太多。可以說新加坡政府為提高國民的保險保障程度,費勁了心思,一方面讓保險行業更加規範專業,讓人值得信賴;另一方面也儘可能的降低投保成本,讓國民能夠最大程度的受保。
《新加坡保密法》甚至比瑞士更為嚴格,如違反該法,個人可被處於不超過12.5萬新元的罰款,或者不超過三年的監禁,或者並處。如果是團體犯罪,可以處於不超過25萬新元的罰款。
2. 新加坡是主權獨立國家
對於高資產人士,保險也是一種重要的資產,分散風險是很重要的一個考量。
香港近年來風波不斷,政治經濟等方面受到大陸的干預和影響越來越多。再加上一國兩制2048終到期,不穩定因素多,局勢難以預測。

對於大陸高資產人士來說,在香港買的保險不具備避稅避債的功能。對比之下,新加坡是獨立國家,也是全亞洲唯一一個主權信用評級達到AAA級的國家。很多人要到海外買保險,求的不是回報,而是分散風險、財產安全。新加坡一直都是海外資產安全的避風港。
3. 新加坡避稅避債天堂
新加坡是全世界稅率最低的已開發國家之一,稅收體系簡單低廉,無資本稅,且實行區域徵稅(即海外收益匯回新加坡免稅),資本可在主要金融中心自由流動。利於投資企業享受新加坡低稅率,還可實現國際合法避稅(適合用於操作離岸業務),實現資產轉移(國際化)和保障。

新加坡獨立後,一直是東南亞富豪,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的避債天堂。有知情人士爆料,中國的中小企業家也是現在會提前做好資產保全和破產準備,在新加坡購買保險,在破產情況下,在境外保險權大於債權的法律保護下,保全資產,最終達到資產保全和東山再起的目的。
商業運行的底層是法律,在不同的司法的司法管轄區,新加坡保險有天然的債務隔離優勢:
信息保密性更好
訴訟難度大,保險權大於債權
法律體系不同
最後,投保人、受益人的設計很有講究,關鍵時刻能起到很好的債務風險規避:
1.保單受益人指定: 指定受益人,保險被視為遺產,隔離債務,不需要用來清償債務的;
2.儘早投保: 在有債務風險隱患時儘早投保,特別是企業家和高凈值家庭。
4. 新加坡保險保費價格優勢
保費的計算是由精算師根據數學模型代入統計參數計算。主要參數包括如地區的人均壽命,生病率,醫療水平,安全情況,年齡,性別等。新加坡人擁有先進的醫療設施和被稱為"奇蹟"的醫療體系,他們的壽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長,平均壽命為 83.1 歲。新加坡是全球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預防性治療是該國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這些都讓新加坡保險的保費比內地和香港地區都低。
新加坡最有名氣的保險產品,定期人壽有著全世界最低的保費。遠遠低於中國所有城市包括中國香港市。財新網專欄作家明宏義,從事保險業十多年,以他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精心鑽研,發現了新加坡定期保險這個價值窪地,專程飛往新加坡為自己買了一份20年期的定期壽險,並將自己的心得發表了出來。
5. 新加坡美金新幣保單貨幣安全
中國人民幣的通貨膨脹率,在年輕時買進重疾保險,等多年後需要的時候,卻因為人民幣通貨膨脹,而不能夠給家庭足夠的財務補償。
在上世紀80年代,「萬元戶」一詞曾經是一個彰顯個人、家庭財富的標誌性詞彙。短短30幾年,在中國GDP持續多年突飛猛進的今天,「萬元」早已成為一個極其平常的貨幣單位。

現在擁有500萬人民幣算是富人,如果什麼都不做,30年後卻變成了窮人。所以,我們除了要不斷努力工作之外,配置海外資產,購買保值貨幣。
新加坡保險可選擇美金和新幣貨幣,穩定安全
6. 新加坡保險購買流程簡單
新加坡簽證快捷簡單,國際航空樞紐,通達國內距離適中,眾多傳統航空公司與廉價航空均有提供頻繁的民航班次,給予不同預算的客戶多重的通達選擇。
7. 新加坡保險收益透明和穩定
新加坡金融監管局,對於新加坡保險的投資有嚴格監管。新加坡儲蓄人壽重疾等保單一般的計劃書或者合同上不會超過4.75%回報率,儲蓄類不會超過5.75%,就是高收益的投資都不會超過8%。同時實際收益率確實穩定並且高過合同書的數字。

新加坡保險公司全球性運營,投資項目、地區、資金總額,比中國保險公司規模更大,在世界各地投資回報潛力比較好的項目,從而為客戶賺取較高的回報。
新加坡金融監管局,對於保險基金的投資也有著嚴格的監管。比如人壽儲蓄類保單的投資,必須按照要求比例,70%的國定收益產品,30%的股票投資產品,嚴格控制風險,起到資產穩定增值的作用,而不是冒進風險。就是在這樣保守的投資策略下,收益依舊看好,如新加坡某邦的一款美金儲蓄產品,過去投資10年平均收益9.2%。
8. 新加坡保險可購買的保額較高
新加坡保險的保額一般上限很高,只需要提供足夠的資產證明,都能買到足以保障的額度。
對於國內重大疾病保險很多公司50萬人民幣以上就比較難買進,新加坡重疾保險平常大眾購買一般都是購買自己年薪的5-10倍來作為收入補償。所以最少一般也會買20萬到50萬新幣的重大疾病保險,這樣就是100萬人民幣到250萬人民幣。所以來新加坡買保險,100萬人民幣,算是小額保單,在審核和理賠上都是非常容易的。
9. 新加坡保險課理財規劃師專業可靠
新加坡保險行業的從業要求較高,需要有本地居住身份,同時通過至少4門全英文的金融法律法規,保險,理財投資相關考試。本地從業者很多世界名校畢業生,按照歐美的專業理財規劃師的路線來提供諮詢和服務,為專業人士和高凈值客戶結合法律和稅務來做家庭財富管理和財富傳承規劃。能夠做到真正的從客戶需求角度分析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新加坡金融監管局對從業人員監管嚴格,如犯偽造或者欺瞞客戶的情況,輕則吊銷執照,重則有高額度罰款和高達2年的牢獄監禁。所以新加坡的從業人員在給客戶講解產品時,不會存在隱藏和曲解產品的收益和福利,除外條款模糊的情況。新加坡保險經紀和客戶之間多有較深的信任感,服務也多是終生服務一家幾代。

新加坡政府成立了中央公積金局,讓本國公民和永久居民(PR)進行強制儲蓄,並配套了一系列的公積金保險。
公積金保險包括:家屬保障計劃(Dependent Protection Scheme)、樂齡健保(ElderShield)和終身健保(MediShield Life) 首先要明確一點,新加坡公民和PR是默認自動加入這三個保險計劃的,都可以用CPF支付。
家屬保障計劃 (Dependent Protection Scheme):
這是一項定期保險,如果受保成員過世,患有絕症或完全永久性殘疾,則可為受保成員及其家人提供一些資金以度過頭6年。只能投保$46,000的投保額,但每年的保費數額非常低,介於$36至$260之間。
樂齡健保 (ElderShield):
這是一項重要的殘疾保險計劃,可為那些無法進行簡單的日常活動且需要長期護理的人提供基本的財務保護,尤其是在年老的時候。(當您無法做一些基本的日常活動時理賠,例如散步,洗澡,吃飯等)
終身健保 (MediShield Life):
這是一項基本的健康保險計劃,由中央公積金(CPF)委員會管理,可用於支付大額醫院帳單和指定的昂貴門診治療,例如透析和化療。它可以使患者在支付大額醫院帳單使用更少的MediSave/現金。
MediSave : 通過公積金CPF強制儲蓄,僅限用於醫療保健用途,可以在公立或私家醫院住院時使用。這是新加坡一項全國性的醫療儲蓄計劃,CPF成員將部分收入存入其MediSave帳戶,以支付其將來的個人或被批准的家屬的住院、日間手術和某些門診費用。

新加坡是一個非常成熟的保險市場。 市面上,保險公司眾多,產品更是紛繁複雜,但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商業保險產品都是保障功能和增值功能的組合。
都說保險姓「保」,小編先來介紹一下保障功能。
傳統上,新加坡的保險產品按照保障功能被分成5個類別:住院醫療保險、人壽保險、重大疾病保險、殘疾保險和個人意外保險。具體的保障範圍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