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回国潮”目前看来已经是事实。


疫情控制得好,工作机会又多,连自幼在新加坡长大的BY2都发微博说,很想回中国...

(google news)
最近,新加坡平均每天都有4~5班飞机飞往中国。
大家都知道,这个阶段回国的代价太大。尤其是对工作准证持有者,回了就不一定能再来,所以很大一部分回去的,其实都是做好心理准备,短期内不会再来新加坡的了。

网友神总结了这一波“回国潮”的特点:
“能移民的基本不回国,回国的大多都后悔出国了!”

真的是这样吗?
来看看那些选择离开的
和默默坚守的
大家都是怎么说的

再见!新加坡!
曾经削尖了脑袋也要来,
现在想尽办法要离开...
新加坡,是时候和你道别了!
01 为了更安稳的幸福
@缘源 (华文老师):当华文老师8年了!其实很感谢新加坡给我的机会,这边的收入确实比国内高。
但是华文老师收入普遍只有3-4k,是根本不可能申请到PR的...正巧认识了老公,就决定跟他一起回国生活了!

02 因为休了无薪假
@YK (空乘人员):航空业受疫情冲击几乎停摆,公司通知我们休无薪假,复工还遥遥无期,所以就先回国了!

03 家人是牵绊
@BZ (中医理疗师):10年前孤身一人来新加坡,做中医理疗师。那时候PR还好申请,我顺利拿到了。
现在孩子大了,他不愿意来新加坡发展,其实我早就打算回去了。
疫情开始了以后,理疗馆关了2个月,老板直接取消了底薪,就没有再留下来的动力了。

04 没有文化认同感
@XCW (华文老师):在新加坡做了十多年华文老师,多次被学校表彰、加薪,但我对这里一直没有文化认同感。
孩子们学华文,大部分只是为了掌握一个交流的工具,真正热爱、并愿意了解中华文化内涵的比较少。
加上今年准证到期,原本是EP的,学校说没有quota,续签只给办WP...还是挺令人沮丧的,可能我真的累了吧...

05 学校通知上网课了
@Forward(留学生):学校通知下半年全部上网课,考虑到新加坡的生活费、住宿费这么高,果断先回国了!

06 国内收入也差不多
@BYbaby(工厂职工):我和老公来新加坡,就是为了多赚点钱!
交了几万人民币的中介费来新加坡的工厂上班,中介保证每月能拿2200新币。到了这边才知道,底薪才1800,要拚命加班才有2200... 现在国内的工厂,勤快点也有这个收入,何必跑这么远。准证到期,我们就回国了。

07 这5个月待够了!
@紫气东来(建筑工人):我住在劳工营,这5个月真的怕了,不让出去。
想了很多办法,能出去的,都希望第一时间回国。

08 为了自身发展
@淡然 (IT工程师):近几年,在职业发展方面,坡县似乎快要比不过国内的一线城市了。我的新加坡圈子里的同事,对国内的大offer都有些羡慕!
在新加坡当码农,是很容易找到对口工作,过上安逸生活,但却很难住到大house的那种。
这里的职业天花板和技术难度远低于国内,很怕自己再熬几年,就更没有竞争力了,所以果断回国发展,趁年轻再拼一下!

09 人已中年,父母已老
@Tianhan(普通上班族):断断续续待了10年了,在这里从WP到SP到PR,过往的一切历历在目,感觉自己是陪这个国家一起成长起来的。
无奈人到中年,父母已老,孩子还小,作为独生子女别无选择。上个月取消了PR,心里很不好受,一回国就开始怀念新加坡的生活...

10 探亲的终于能回去了
@Pru***tial--彤 (宝妈):爸妈本来只打算来新加坡过个年,因为疫情被困了7个月...再不回去就赶不上腌酸菜了

(图源:微博)
离开的有各种原因,而留下哪一个又不是饱含深情?!
对很多人来说,一转眼来新加坡已经十几年,把最好的青春留在这里,不知不觉中“他乡变故乡”,自己好像也更适应这边的环境和生活圈子。
有的新移民已经全家拿到公民身份。
中国是根,是故里, 而新加坡是家, 是内心永远的羁绊和眷恋!

我承认已经离不开!
自从那一年来了,
就再也回不去了...
01 人际简单,不心累
@Anthony (新移民):在新加坡11年了,老婆、孩子、房子都在这里,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
首先人际关系很简单,不需要喝酒应酬,心不累。
升迁靠能力,也不用绞尽脑汁讨好领导。
下班就可以回家陪孩子,周末也能完全放松下来休息,非紧急时候,连邮件都不需要看。虽然人到中年,但我不烟不酒,定期去小区健身房,状态还不错!

02 年轻人买房压力小
@Kally(新移民):我和老公都是留学生,毕业时想着找到工作就留坡,没想到都顺利找到了。现在我们和很多新移民一样,一个入籍,一个保持PR。
和圈子内的回国党们相比,最幸运应该就是年轻时不用愁买房,HDB价格低,贷款也低。一起努力2~3年,就足够支付一套三房式二手组屋的首付款了。
当然买Condo的话可能就要耗尽家产了


03 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Phoebebebe喵喵:以前觉得自己绝对不会入籍,直到当妈了,才深有体会--为了孩子也不得不留在这里。
这边从幼儿园就开始注重兴趣爱好的培养,放学就要去CCA,什么体育锻炼、音乐、英文戏剧、中文戏剧,孩子从小就接触了。
还有就是新加坡响当当的双语教育,孩子可以中英文无缝切换,毕竟有这个语境。国内上双语幼儿园,一个月一万多人民币,效果也不尽人意。


04 可以无脑生活
@Fiona:没来的时候,就听说新加坡政府高效廉洁,还是挺佩服的。但是近几年,这一点国内也做得很好,很多行政服务中心,已经不存在办事四处盖章的尴尬。
唯一有一点,是深切体会到的,新加坡政府真的是事无巨细都会帮民众先考虑到。出一个新政策,就一定会有详细的解读。
上次发免费口罩,还教怎么洗,怎么晾干。发免费种子,还拍了个视频教怎么种菜


(来源:youtube视频/NParksSG)
05 轻松自在,没人催婚
@sophie &sofina:在这里,大龄女青年不会被人带有色眼镜看!喜欢晚婚晚育拼事业,还是宅家,或者出去疯玩,都没人对你指指点点。
简直是躲七大姑八大姨的世外桃源哈哈,在这才没人问你多大了?还不结婚?一个月多少工资这种私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