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新加坡的第35天,我第一次哭了。
疫情期间,因为先生工作变动,我带着四岁的孩子与他一起赴新,每天新增数千的病例没有让我崩溃,第一次濒临崩溃是因为后知后觉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吃了三周的冰箱冷饭。
我本以为在这里孩子会接受到更国际化的教育,没想到首先遇到的是当头一棒。

(每每想起,心还在疼。)
先说说情况。孩子在新加坡上的幼儿园是半天制,一个月1300新,学校不提供餐食,连课间休息都是吃自带的小饼干。除此之外,小朋友每周二额外付费,上学校里面延时的兴趣班,因为兴趣班结束时是下午两点半,所以中午要自带午餐便当。
问题就出在自带的便当上
我都是前一天晚饭时一起做好,然后放在冰箱里冻一晚,第二天让他带去学校。我一直想当然地以为,老师看到是饭食,会为孩子加热。

便当装在玻璃盒里
拿出来看得清楚里面不是沙拉等冷食。
结果第三周的周二,我中午接了儿子,他一看到我就一脸抱歉地跟我说:“妈妈,我今天的便当没有吃完。”
当时还没有想太多,毕竟之前的便当都是吃光光的,今天也只剩了一点点。我只以为是自己装多了。
然后和小朋友聊著聊著,他忽然提到今天的便当是冷的。我心里咯噔一下,心里还想,是不是今天学校微波的时间不够,但他又接着说以前的也是冷的。
我这才察觉一个可能,是不是他上学以来一直吃的冷便当,根本没有加热!冰箱冻饭的口感该有多硬多冰,更不谈不热透还有细菌风险。
回家后,我赶紧给老师留言。没多久老师打来电话反问我:以前有没有和学校嘱咐过便当要加热?
我一下子愣住了。但对方态度也是好好说话,我就不好继续抓着不放了。
只是电话挂断后我超级自责,老公说听我跟学校打电话的声音像带着哭音。
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没早点发现孩子一直在吃冰箱冻饭!以至于他下午只是打一个喷嚏我都好紧张,担心会不会是肠胃吃坏了?更觉得自己以前精心制作的便当是在给娃“投毒”。

(带他跑跑跳跳促进消化)
当天我心情很差地在某红书上发帖说了这件事,询问:“这到底是跨国文化冲突,还是老师粗心呢?没想到异国求学,有很多想像不到的坑埋伏著。”
很快就收到了很多留言
评论区的妈妈们也是分为两派意见,有些还为是不是老师疏忽争执起来。(这一点让我很感动,大家都是云心疼娃。)




最后我听了大家的意见后,决定这样认识这件事
回复如下
“谢谢大家的答疑,本来我对这事很迷茫的,但是第一次发笔记看到你们的留言有被温暖到。收到的评论还是两派意见,一种是说文化差异,坡确实没有热饭文化,有需求我应该自己告知老师;一种是说老师应该主动体察幼儿的情况。
说实话,我还是很迷茫,不过温暖多了。
汇报下小朋友的情况,晚上带他跑跑跳跳尽量消化了冷冷硬硬的冰箱饭,看起来状态不错,睡前也现编了《小狮子什么事都和妈妈分享》,让他知道以后有事要说,不会像今天这样发生了三周才发现。
最后也和老公商量了,一致认为这件事就当个教训,以后宁可话唠多沟通,以及学校的老师的确做好了本职工作,但也缺少一点额外的关心。没有错,只是离完美差了几步。
此外,月底搬家,刚好换幼儿园。”
总的来说,这件事情主要还是给我长了个教训,在另一种文化环境,宁可当个话痨,也别用自己的思维想当然。然后,也幸好每周只带一次便当,孩子实际只吃了三次冰箱饭。
转学·新加坡幼儿园,选公立还是私立?

就这样,带着咯噔的心情,孩子在这间幼儿园就读一个月后,我开始在新家附近选新的幼儿园。这又遇见了一个问题。
到底是选My First Skool还是私立?
我很幸运,刚到新加坡不久就在ECDA网站登记了My First Skool,然后很快排到了位置。本来怀着中奖的心情准备转学,因为来之前就听说MFS大名鼎鼎,何况整天的学费比我现在半天还便宜。

(收到的MFS邮件)
但是发生冰箱饭事件后,我对孩子的择校有了不同的看法,家校沟通被我排在了第一位。
可是在和MFS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我经常处于宕机状态,我完全听不懂她说的英语!!!(我英语确实不好,最近才考了雅思只有5.5,但平常勉强还能沟通的,可刚好这位女士说的英语我完全不懂!现在的我很怕因为我和老师沟通不畅,又让孩子发生点什么委屈。)
最后我考察了另一间私立,又去问了很多本地宝妈的意见。
有一个留言最打动我,她说,很多本地人送孩子去MFS,是因为有政府补贴,与私立相比性价比高多了,但是外国人送MFS又没有补贴,学费成本比私立不会低多少,当然选私立。
还有一些妈妈提到了MFS和私立师生比不一样的问题,私立的孩子更少,小朋友能受到更多关注。
再加上我和私立的老师确实中英文都很聊得来,最后我选择了私立。

(对于小朋友习惯用左手的问题也提前沟通)
孩子爸爸有不同的想法,他觉得来了新加坡,当然接受本地最流行的教育,认识更多本地人。最后我说服他,因为孩子现在英语不好,大班级里没法和老师和同学交流,我们可以等他半年到一年适应了语言环境,再重新去排MFS试试。
也许你已经看出来了,我很在意小朋友能不能适应新加坡的语言环境。
这就导致,我们又面临了第三个问题(真是问题不断啊)——
学英语·来新加坡
应该担心孩子英语跟不上吗?

为了加速学英语,我硬生生把孩子逼哭了!
一天晚上,他抹着眼泪大哭:“可是妈妈我什么英语都不会说,只会从一数到二十。我什么都听不懂怎么办。”
我瞬间内疚感爆棚。孩子本来不是这样的!!!
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他超级自信,我让他英语听不懂的时候就问华文老师,他得意地说:“妈妈,我英语可好了,尤其是oh my god我最会了。”

(小朋友认真学习英语)
这样一个阳光自信的小男孩,特别喜欢上学,老师也说他表达欲特别旺盛,就算对方讲英语,他也不会怕开口,一直用中文回应聊得开开心心。有点社交牛牛症的意思~
即便语言环境挑战这么大,从来没有退缩说想回去。
但其实他的英文很普通,基础可能还算差。来新之前,他只会一些常见单词和数字,很难开口说句子。
到了新加坡目前上了一个月的半天幼儿园,能慢慢输出一些简单句子了,比如where is mommy之类的。一到十也能数到二十。
这晚我在给他讲春夏秋冬的绘本,讲完就考他四季怎么说,他答不上来,我就有些急了,说了一句很后悔的话:“你不好好学我就不讲了。”然后他眼眶就红了,第一次流露关于英语的脆弱,哭着说他在这边什么都不会。
我心都碎了,他明明很努力融入这边的英语环境了,从不展现他的怯懦,也从不回家抱怨听不懂这里人说话,却被我急于求成地逼哭了。
很多网友都以自己的实例安慰我不要急,给我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所以如果你也是带娃刚到新加坡,我总结了一下社区网友们给我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不要急,半年到一年自然学会,有多个案例佐证;
2.多看动画片numberblocks、cocomelon等;
3.等积累一些词汇后再上L central、I can read之类的自然拼读补习班。相信小孩子!以后更需要操心中文~~~
租房·新加坡租房,需要找中介吗?

说完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再说来坡之后的租房问题。
我是十月份来到新加坡的,正赶上这里的房产热潮,买卖、租赁都在疯狂涨价,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是在抢房子。

(风景美,房价也美)
我一早就有在心里确定会聘用一个中介帮我处理,因为人生地不熟,第一次在国外租房,又是英文合同,我希望有一个可以代表我利益的中介与房东斡旋。
毕竟听说过很多前辈租房遇见的坑,有的人莫名签了“提前退租要付12个月违约金的条款”,才来新加坡两个月决定回国就损失几十万。有的人看房的时候全是全新家电超级好,结果入住那天发现家电被换了个遍。我希望有一个有经验的中介帮我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