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生育率创八年来新低!政府表示你生孩子我发红包

2019年07月23日   •   8892次阅读

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属下的生死注册局刚公布了2018年的全年报告,当中包含生育与死亡数据。

去年我国只有3万9039名新生儿,这比前年(2017年)的3万9615人少了576人,即少了1.5%。这也是自2014年来连续第五年新生儿人数下滑,并且是8年来的新低点。

我国的整体生育率也跌至1.14,远低于2.1的人口替代水平。近年来维持在1.2的整体生育率,继2017年降至1.16后继续下跌。

我国华族和马来族新手妈妈的中位数年龄,去年也进一步拉高。华族为31.4岁,马来族则为27.8岁,各上升0.1,显示有更迟生育迹象。殊不知,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生殖能力也随着下降。

就死亡数据来说,去年为2万1282人,比起前年的2万零905人上升1.8%。死亡人数自1998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当时死亡人数为1万5657人而已。

同时,最新的《2018年人口简报》显示,新加坡单身人数比率越来越高,特别是25岁至29岁的女性,单身比率从2007年的六成增至2017年的近七成。

这一切的线索都在指向一件事:新加坡生育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2012年说:如果不能扭转生育率的下降趋势,新加坡将会垮掉的!

为了避免新加坡走向“厄运”,政府也坐不住了,开始无节操地催!生!大!计!

政府出钱相亲

去年3月,新加坡政府打出“你相亲,政府买单”的旗号,举办了spark connections 2018活动。在活动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政府举办了各种为单身男女量身打造的约会活动,从健身跑步、出海旅游到篝火晚会、主题派对等应有尽有,政府承担一半的费用。

虽然现在活动结束了,但活动官方的Facebook到现在还是在更新活动和约会的信息,看来坡坡真的很绝望呀。

无节操催生

约会成功结婚了?那就别磨蹭了,赶紧生!孩!子!

什么工作忙?忘了?没事坡坡24小时贴心提醒!具体怎么提醒呢?上班下班总要坐地铁吧,那么地铁站贴的“小广告”你等地铁的时候总能时刻看到吧。

至于是什么样的“小广告”呢?比如2017年的“我爱儿童生育活动”,当时每个广告上大概都描绘著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吧。。。

补贴人工受孕

在坡坡的贴(lun)心(fan)提(hong)醒(zha)下,你终于想起来生孩子啦?可是身体太差无法受孕?没关系!可以选择人工受孕!费用方面?政府帮你!

只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夫妻必须有一方是新加坡人

在受孕前只能最多育有一个小孩

必须要去公立医院受孕等

给新生儿发红包

只要孩子顺利出生了就有红包?生得多给的多?

增加中小学教育补助

孩子长大要上学了?没关系,坡坡大土豪帮你撑腰!最新公布的2019新加坡财政预算案中,弱势家庭背景的孩童,可通过幼儿培育辅助计划等获更多援助。

上大学结婚生子减免学费

新加坡的第六所公立大学——新跃社科大学(SUSS)2018年7月推出“结婚生子优惠”,无论是结婚或生孩子,都可以免掉两门课的学费!所以,这是从上大学就开始“歧视”单身了?

推出这一项目,主要是因为新跃社科大学的兼职学生多为成年人,因此学校考虑到他们会结婚生子是必然的。嗯,或者说,学校和政府都希望这是必然的。。。

帮助职业女性平衡工作和家庭

人力紧缺的情况下,肩负着生育重任的女性,在新加坡就非常的尴尬。一方面,国家希望她们多生孩子,另一方面,政府又鼓励女性出来工作,所以,又设计出一个“Working Mother”的补帖。

如果妈妈是职业女性,那么她孩子的托儿费用,政府会减免一半。另外,职场妈妈可以多次申请纳税(如个人所得税、女佣税等)减免,一个小孩最多可以申请5万新币的税款减免。

当然,父亲也可以减免一部分税款。同样是生得越多,就可以免更多的税。

爸妈都能休产假、育儿假

新加坡妇女在儿童发展共同储蓄法案(CDCA)下,每次生产至少可享有8周带薪产假,在职父亲可以享受1周陪产假。

而且,为保障妇女工作权益,雇主无权解雇产假期的雇员。如果孕妇为雇主工作了3个月以上,被雇主解雇也是可以讨要一份生产福利的。

各种假

新加坡妇女在儿童发展共同储蓄法案(CDCA)下,每次生产至少可享有8周带薪产假,在职父亲可以享受1周陪产假。

而且,为保障妇女工作权益,雇主无权解雇产假期的雇员。如果孕妇为雇主工作了3个月以上,被雇主解雇也是可以讨要一份生产福利的。

然而,这么多的福利,为什么新加坡的生育率没有提高的迹象?甚至持续走低,今年再创新低?说到底,都是因为新加坡贵!生孩子容易,但养不起啊!

怀孕到生产阶段

首先婴儿用品是必不可少的,如婴儿床、奶瓶、婴儿车,新手妈妈也需要为自己备置孕妇装、吸奶器等物品,这部分的预算成本可达 2000新元 至7000新元。

在孕期,准妈妈要接受一系列的产检,直到最后的生产,包括住院费用,平均花费在 3,000新元到5,000新元之间。但若在私人医院生产接受剖腹生产,花费可高达9,000新元。

所以,这个阶段大概需要花费:4,000新元到20,000新元。

婴儿阶段(2-18个月)

如果双方都需要工作,那么只有聘请家政人员或者将宝宝送去婴儿护理中心了。

一般而言,对于时长为半天的项目,婴儿护理中心收费情况为 700新元/月 - 840新元/月;若是全天护理,则大致为 1,000新元/月 - 1,200新元/月。

此外,婴儿的各项护理花费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例如奶粉、尿片、接种疫苗等。

所以,保守预估,这个间断大概需要花费:20,000新元- 30,400新元。

幼儿阶段(18个月-7岁)

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是时候进入托儿所或者幼儿园就读了。保守估计,入读半天花费 350新元/月,入读全天 550新元/月。如果家里雇佣了女佣,那么每个月还要多预留至少 600新元。

所有这些费用都是按月计算的,因此到孩子进入小学前,总花费将达到:25,000新元 -80,000新元。

小学至中学阶段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的教育是全亚洲最好的,因此教育成本是昂贵的。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保守估计 40,000新元,这还不包括参加各种兴趣班的支出。

所以,这个阶段的费用大概在:40,000新元 - 70,000新元

大学阶段

抚养孩子的最大成本往往来自高等教育,尤其是当孩子出国深造。

在新加坡的大学就读,花费大约是100,000新元。若去其他国家留学,学费加上生活费就要花上 200,000新元到 500,000新元不等了,这取决于去往的国家。

所以,这个阶段的费用大概在:100,000新元 - 500,000新元

那么,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坡坡,是否有希望再次放宽移民政策呢?关于这一点,目前也只是小南君的猜测啦。

新加坡总理刚坐稳大位,先来中国待5天,李显龙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惊现青虫、托盘酸臭难闻、老鼠横行……你敢在这样的新加坡食阁吃饭吗?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全岛Money changer汇总!新币兑换这13种货币最划算!兑人民币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8892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8208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037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 vs 中国 vs 大马 2025生活成本全对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新加坡中介的潜规则你知道吗?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阅读
餐馆不提供免费自来水原因五花八门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3591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