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生育率創八年來新低!政府表示你生孩子我發紅包

2019年07月23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屬下的生死註冊局剛公布了2018年的全年報告,當中包含生育與死亡數據。

去年我國只有3萬9039名新生兒,這比前年(2017年)的3萬9615人少了576人,即少了1.5%。這也是自2014年來連續第五年新生兒人數下滑,並且是8年來的新低點。

我國的整體生育率也跌至1.14,遠低於2.1的人口替代水平。近年來維持在1.2的整體生育率,繼2017年降至1.16後繼續下跌。

我國華族和馬來族新手媽媽的中位數年齡,去年也進一步拉高。華族為31.4歲,馬來族則為27.8歲,各上升0.1,顯示有更遲生育跡象。殊不知,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生殖能力也隨著下降。

就死亡數據來說,去年為2萬1282人,比起前年的2萬零905人上升1.8%。死亡人數自1998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當時死亡人數為1萬5657人而已。

同時,最新的《2018年人口簡報》顯示,新加坡單身人數比率越來越高,特別是25歲至29歲的女性,單身比率從2007年的六成增至2017年的近七成。

這一切的線索都在指向一件事:新加坡生育率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2012年說:如果不能扭轉生育率的下降趨勢,新加坡將會垮掉的!

為了避免新加坡走向「厄運」,政府也坐不住了,開始無節操地催!生!大!計!

政府出錢相親

去年3月,新加坡政府打出「你相親,政府買單」的旗號,舉辦了spark connections 2018活動。在活動的一個半月的時間裡,政府舉辦了各種為單身男女量身打造的約會活動,從健身跑步、出海旅遊到篝火晚會、主題派對等應有盡有,政府承擔一半的費用。

雖然現在活動結束了,但活動官方的Facebook到現在還是在更新活動和約會的信息,看來坡坡真的很絕望呀。

無節操催生

約會成功結婚了?那就別磨蹭了,趕緊生!孩!子!

什麼工作忙?忘了?沒事坡坡24小時貼心提醒!具體怎麼提醒呢?上班下班總要坐地鐵吧,那麼地鐵站貼的「小廣告」你等地鐵的時候總能時刻看到吧。

至於是什麼樣的「小廣告」呢?比如2017年的「我愛兒童生育活動」,當時每個廣告上大概都描繪著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吧。。。

補貼人工受孕

在坡坡的貼(lun)心(fan)提(hong)醒(zha)下,你終於想起來生孩子啦?可是身體太差無法受孕?沒關係!可以選擇人工受孕!費用方面?政府幫你!

只是,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夫妻必須有一方是新加坡人

在受孕前只能最多育有一個小孩

必須要去公立醫院受孕等

給新生兒發紅包

只要孩子順利出生了就有紅包?生得多給的多?

增加中小學教育補助

孩子長大要上學了?沒關係,坡坡大土豪幫你撐腰!最新公布的2019新加坡財政預算案中,弱勢家庭背景的孩童,可通過幼兒培育輔助計劃等獲更多援助。

上大學結婚生子減免學費

新加坡的第六所公立大學——新躍社科大學(SUSS)2018年7月推出「結婚生子優惠」,無論是結婚或生孩子,都可以免掉兩門課的學費!所以,這是從上大學就開始「歧視」單身了?

推出這一項目,主要是因為新躍社科大學的兼職學生多為成年人,因此學校考慮到他們會結婚生子是必然的。嗯,或者說,學校和政府都希望這是必然的。。。

幫助職業女性平衡工作和家庭

人力緊缺的情況下,肩負著生育重任的女性,在新加坡就非常的尷尬。一方面,國家希望她們多生孩子,另一方面,政府又鼓勵女性出來工作,所以,又設計出一個「Working Mother」的補帖。

如果媽媽是職業女性,那麼她孩子的託兒費用,政府會減免一半。另外,職場媽媽可以多次申請納稅(如個人所得稅、女傭稅等)減免,一個小孩最多可以申請5萬新幣的稅款減免。

當然,父親也可以減免一部分稅款。同樣是生得越多,就可以免更多的稅。

爸媽都能休產假、育兒假

新加坡婦女在兒童發展共同儲蓄法案(CDCA)下,每次生產至少可享有8周帶薪產假,在職父親可以享受1周陪產假。

而且,為保障婦女工作權益,僱主無權解僱產假期的雇員。如果孕婦為僱主工作了3個月以上,被僱主解僱也是可以討要一份生產福利的。

各種假

新加坡婦女在兒童發展共同儲蓄法案(CDCA)下,每次生產至少可享有8周帶薪產假,在職父親可以享受1周陪產假。

而且,為保障婦女工作權益,僱主無權解僱產假期的雇員。如果孕婦為僱主工作了3個月以上,被僱主解僱也是可以討要一份生產福利的。

然而,這麼多的福利,為什麼新加坡的生育率沒有提高的跡象?甚至持續走低,今年再創新低?說到底,都是因為新加坡貴!生孩子容易,但養不起啊!

懷孕到生產階段

首先嬰兒用品是必不可少的,如嬰兒床、奶瓶、嬰兒車,新手媽媽也需要為自己備置孕婦裝、吸奶器等物品,這部分的預算成本可達 2000新元 至7000新元。

在孕期,准媽媽要接受一系列的產檢,直到最後的生產,包括住院費用,平均花費在 3,000新元到5,000新元之間。但若在私人醫院生產接受剖腹生產,花費可高達9,000新元。

所以,這個階段大概需要花費:4,000新元到20,000新元。

嬰兒階段(2-18個月)

如果雙方都需要工作,那麼只有聘請家政人員或者將寶寶送去嬰兒護理中心了。

一般而言,對於時長為半天的項目,嬰兒護理中心收費情況為 700新元/月 - 840新元/月;若是全天護理,則大致為 1,000新元/月 - 1,200新元/月。

此外,嬰兒的各項護理花費也是一項不小的開支,例如奶粉、尿片、接種疫苗等。

所以,保守預估,這個間斷大概需要花費:20,000新元- 30,400新元。

幼兒階段(18個月-7歲)

這個階段的小朋友是時候進入託兒所或者幼兒園就讀了。保守估計,入讀半天花費 350新元/月,入讀全天 550新元/月。如果家裡僱傭了女傭,那麼每個月還要多預留至少 600新元。

所有這些費用都是按月計算的,因此到孩子進入小學前,總花費將達到:25,000新元 -80,000新元。

小學至中學階段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的教育是全亞洲最好的,因此教育成本是昂貴的。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費用保守估計 40,000新元,這還不包括參加各種興趣班的支出。

所以,這個階段的費用大概在:40,000新元 - 70,000新元

大學階段

撫養孩子的最大成本往往來自高等教育,尤其是當孩子出國深造。

在新加坡的大學就讀,花費大約是100,000新元。若去其他國家留學,學費加上生活費就要花上 200,000新元到 500,000新元不等了,這取決於去往的國家。

所以,這個階段的費用大概在:100,000新元 - 500,000新元

那麼,生育率持續走低的坡坡,是否有希望再次放寬移民政策呢?關於這一點,目前也只是小南君的猜測啦。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