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问他: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会怎样

2022年04月23日   •   1万次阅读

前言

1978年,邓小平和李光耀握手

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自问自答道:“我在想,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而我出生在中国会怎么样?我敢肯定你将是新加坡的领导人。但是如果我在中国,我很可能走到半路就被人推开了。我能走到一半就不错了。”

李光耀用“激将法”激励邓小平

李光耀祖籍广东,有深厚的中国情缘,更把邓小平视为偶像。1978年11月,邓小平首次对新加坡开展为时两天的访问。在世界外交史上,没有建交的国家的两国领导人就实现互访,这是罕见的。

对于此次邓小平的访问,李光耀给予高度重视,并破格接待。在新加坡相关新闻报道中,邓小平出访身份是国务院副总理,但新加坡方面是以总理的规格接待。

而且,一般总理或者首相来新加坡访问,李光耀很少亲自到机场迎接。但邓小平来了,李光耀亲自到机场迎接。

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到机场迎接

正式会谈时,内阁会议室里,新加坡几个重要的领导人和部长面前都没有烟灰缸,只有邓小平这一边有,而且是两个。因为李光耀知道,邓小平的烟瘾很大。会谈前,他特地破例说:“邓小平抽烟就让他抽。”

巧合的是,邓小平曾读过一篇报道,知道李光耀对烟很敏感。会谈两三个小时里,他一支烟都没有抽,烟灰缸里没有任何烟蒂。有人问:“邓先生,你烟瘾那么大,能憋得住吗?”邓小平笑着说:“不能忍也是要忍,因为我知道李光耀先生对烟很敏感。”

访问期间,邓小平向李光耀提出要参观当地的小康之家。于是,李光耀派出新加坡外交部长李炯才带着邓小平前往大巴窑,这是新加坡最早的公共居民区,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

70年代的新加坡

邓小平走入一户人家,一进门,打开冰箱,看到装满了鸡、鸭、猪肉什么都有,吃惊地说:“你们小康之家很富有啊!为什么,同样是华裔,为什么你们这样富有,我们这样穷?”

反观70年代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物资匮乏,急需一场巨大的变革,让人们过上安稳幸福,这是邓小平日思夜想的事情。

在此之前,邓小平已经有了改革开放的初步构想。这些见闻,邓小平让更加坚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心。

这次访问,邓小平对新加坡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当天的晚宴上,邓小平带着翻译坐在李光耀的身边。邓小平说:“祝贺你!”李光耀诧异地说:“为什么?”

邓小平说:“你把新加坡建造成了一座花园城市。我去法国马赛留学时,曾路过这里,当时这里还是个脏乱的地方。

李光耀谦虚地说:“这只是一个小国,一个很小的成绩而已。凡是我们能做到的,你们都能做得更好。我们是没有土地的南华农民的后代,而你们有知识分子,有最杰出的人才,有诗人,有艺术家。我们都是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没办法和你们比较。”

邓小平听完沉默不语,继续吃饭。他从来没有忘记李光耀的这一番话,这是个挑战。

邓小平离开新加坡时,李光耀亲自把他送去机场,来也迎接,去也欢送,都是亲自出马,这在新加坡往后的外交活动里面,都是罕见的。

邓小平和李光耀

1980年11月,李光耀带着夫人、女儿访问中国。那时候的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11月11日,李光耀再次见到邓小平。他对邓小平的尊敬、亲切和友善溢于言表。

两年多以来,中国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本土、乃至整个世界都有巨大的改变。这时候,李光耀更加坚定地认为:“邓小平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

这次访问,李光耀告诉邓小平:“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成功,对整个亚洲及东南亚的新加坡都有好处。中国繁荣了,各国就多了一个好的贸易伙伴。”

邓小平坦诚地说:“有的国家认为,东南亚的真正威胁来自中国。这个问题应弄清楚,否则不可能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中国地方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还要人家的地盘干什么?”

会见结束后,李光耀携妻女游览中国的大好河山。在北京参观周口店猿人遗址时,新加坡副总理说:“你的祖先就是从这个洞里爬出来的。”李光耀回嘴道:“你的祖先也未必不是从这个洞里爬出来的。”

1992年,邓小平一路南下,在那里做了著名的讲话,结尾他说:“出国去看看,并且要向各国学习,特别是要向新加坡学习,他们有良好的社会纪律,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我们会做得更好。

1992年,邓小平南方巡视

邓小平这一席话说明,14年前李光耀偶然说出的那句话,他一直铭记在心。他接受了让中国从落后走向繁荣的挑战,这是一个政治家的雄心和斗志,受益的是亿万中国人民。

2009年,李光耀接受采访,主持人问:“你在31年前见邓小平时,甚至用‘激将法’讲述新加坡成功的故事,说中国可以做得更好。”李光耀笑着说:“那是我灵机一动的一句话,他没有忘记我的挑战。”

邓小平没有忘记李光耀提出的挑战,他带领着中国人民大刀阔斧的改革,把一个崭新的中国,带到了世人面前。

1992年,邓小平南方巡视

邓小平逝世,李光耀沉痛哀悼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辞世,消息一经传出震惊了全世界。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新闻媒体争先报道这一消息。那一天,所有的新闻都绕不开一个名字:邓小平。

各国华人、华侨得知邓小平逝世的消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哀思。人们称赞邓小平创造的伟大成就,称他是:“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心目中的伟人”。

东南亚城市国家新加坡,连日来天空时而晴朗无云,时而阴雨连绵。可是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大雨倾盆,人们纷纷自发来到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悼念一代伟人邓小平。

李光耀,新加坡内阁资政,在灵堂设立的第一天就走进大使馆,沉痛哀悼邓小平,并发布悼文:“邓小平是世界领袖中的巨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拯救了12亿人口。”

李光耀

据统计, 2月22日,新加坡大使馆的吊唁人数就达到3000多人,这一庞大的数字令人感动。人们对邓小平的这份哀思已经超越了国家和民族,不分国界,是普通人对一位伟人最单纯的敬仰,直抵人的内心深处。

而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自2月20日起,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设立灵堂,接待前来吊唁的华人、华侨,一个又一个身影涌进领事馆,川流不息。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紧急声明,他说:“对中国卓越领导人邓小平的逝世深表悲痛,对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声明中还说:“邓小平在中国最令人振奋的一段历史中,打下了自己永不磨灭的烙印,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自己的国家。不仅他的国家将永远铭记这位中国现代化和经济腾飞的设计师,而且国际社会也将缅怀他的伟大业绩。”

声明发布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月21日,联合国总部大楼保持静默。来这里工作的人们注意到,大楼外的联合国国旗降半旗,世界人民都在怀念一位功勋卓著的中国领导人。

1997年2月27日,联合国会议,与会人员为邓小平默哀

约翰·布利恩,一位在联合国工作了23年的保安人员,他感慨道:“虽然每个国家元首逝世,联合国都会降半旗致哀,但许多总统的名字一般人都叫不出来,但我知道中国这位领导人的名字叫邓小平。”

与此同时,连续多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参会人员都会默哀一分钟,以此悼念邓小平。

2月22日,安南来到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再次哀悼邓小平。在悼唁薄上,他写道:“邓小平的逝世,不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对整个世界都是巨大的损失。人们将永远怀念他。”随后,他目不转睛地凝望着邓小平的遗像,默默缅怀。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获知邓小平逝世的消息后,即刻发表声明,称:“邓小平是世界舞台上一位非凡的人物。由于邓小平果断的确立了对外开放政策,在当今国际事务中,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美国前总统布希则表示:“当我获悉邓小平先生逝世的消息时,我为中国人民失去这样一位伟大领袖而深感悲痛。我非常敬佩他,也敬佩他为中国创建的丰功伟绩。”

邓小平逝世的第二天,俄议会下院国家杜马召开全体会议时,与会人员起立默哀一分钟,悼念邓小平。

而在欧洲,对邓小平的怀念同样强烈。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第一时间致电中方,对邓小平逝世表示诚挚的哀悼。电文中说:“获悉邓小平去世,甚为悲痛。邓小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将永远为人民怀念。”

邓小平逝世的消息传来,英国前首相希思的心情十分悲痛。他说:“邓小平逝世,我非常悲痛!他有过充实、有富有建树的人生。”

那段时期,亚洲华人、华侨对邓小平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为中国失去一位杰出的领袖,中华民族失去一位领路人,世界各国失去一个伟大的朋友而深感惋惜。

消息传到日本,在日本引起剧烈反应,日本政要陆陆续续到中国大使馆吊唁。20日上午11点钟,一位73岁的老人步履蹒跚来到使馆吊唁大厅。他向邓小平的遗像三鞠躬后,戴上老花镜,工工整整地在吊唁薄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人们看到落笔才知道,这个是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竹下登曾多次访问中国,与邓小平有过数面之缘,他动情地说:“邓小平逝世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对我个人来说,则是失去了一位最尊敬的朋友。”

人们将永远怀念邓小平

1997年2月24日,邓小平遗体火化仪式将在北京举行。这一天,中央各领导人来到301医院,和邓小平告别,并一路护送他的遗体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

301医院南楼的小礼堂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礼堂里布满鲜花,寄托着人们对邓小平的哀思。

礼堂最上方的横幅上写着:“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横幅正下方悬挂着一幅邓小平的遗像。

邓小平的遗体安卧在鲜花和常青松柏中,安然熟睡着,身上盖着一面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4名人民解放军礼兵恭敬严肃地站着,守护首长的遗体。

邓小平夫人卓琳和子女敬献的花篮安放在遗体旁边,花篮的缎带上写着6个醒目的大字:“我们永远爱你。”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人士敬献的花圈摆放在送别室里。

上午9点整,国家领导人胸前佩戴白花,手臂挽著黑纱,来到送别室,伴随着哀戚婉转的哀乐声,依次走到邓小平遗体前鞠躬告别,一面向卓琳和子女握手,一面进行亲切地慰问。

9点28分,8名礼兵战士缓缓抬起邓小平的灵柩,迈出平缓的步伐走出送别室。9点31分,灵车开出医院,向八宝山公墓开去。当灵车启动时,大家庄严地站立著,向灵车投去最后一眼。

从301医院到八宝山,只有短短两公里。而此时沿途的长街上已经人山人海,10万人民群众井然有序地站在道路两侧,送别邓小平。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