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七
新出炉的智能城市调查显示,新加坡人普遍认为生活因科技而提升,其中最满意网络连接的速度和稳定。整体而言,新加坡在141个城市中排名第七,在亚洲城市中则位居榜首。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4月4日公布新“智能城市指数”调查。调查将“智能城市”定义为能在政策和日常生活中,有效采用科技的城市,不仅为居民带来许多益处,还减少城市化带来的弊端。

结果显示,新加坡人最满意网络的速度和稳定度,也会善用互联网购票和预约看诊等。满意度较低的方面包括共享脚踏车对缓解交通拥挤的作用,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参与治理的程度。
新加坡人最重视的五大课题分别为确保负担得起的住房价格、有意义的工作、失业率、医疗服务和环保回收。
调查研究人员是针对健康与安全、流动性、活动、就业与教育机会和治理五大方面,向全球141个城市的约2万人收集对所在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科技应用的看法,并结合数据做出最终排名。
在2021年的时候,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在医疗、就业、教育和防疫等方面有效运用科技改善人民生活,因此从全球118个城市中脱颖而出,再次蝉联全球最智能城市榜首。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公布“智能城市指数”调查(Smart City Index)。新加坡再度蝉联智能城市榜首,第二名及第三名分别为瑞士的苏黎世和挪威首都奥斯陆。

研究人员针对健康与安全、流动性、活动、就业与教育机会和治理五大方面,向全球118个城市各120人收集对所在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科技应用的看法,并结合数据做出最终排名。
随着时间的推进,对于智能城市的定义也在改进,而新加坡的排名也随着变化。
重视智能化建设
政府将投资38亿元采购资讯通信科技,大力推动智慧国的发展,中小企业也有机会参与竞标。这是政府这五年来在这方面投资的最高金额。
这笔资金将用来改良民众与企业使用的政府数码服务,以及重新构建政府数码基础设施,以往年投资的势头为基础,巩固冠病疫情期间取得的数码进程。
其中27亿元将投资于250个数码项目,包括为民众可使用的SG生活助手(LifeSG)手机应用增添新功能,如根据个人资料推荐内容、提醒人们与哪个政府机构有预约,以及整理适用政府援助的资讯。
此外,会计与企业管制局将设立新的全国企业注册与监管系统,利用数据预测企业会需要的服务,以及改善合规情况。

贸工部为企业而设的GoBusiness平台也将扩大,根据各别企业的需求提供援助与建议,希望成为企业与政府互动的首选平台。
如何推进?
新加坡在疫情后渐渐步入无现金“扫码时代”,政府也大力推动摊贩数码转型,
但是随着疫情的结束,本地一些摊贩仍坚持只接受现金,而不会解决技术问题和遇到不诚实的顾客是其中的原因。
有摊贩只收取现金的课题近期又受到关注!
摊贩表示曾经有顾客使用电子付款后,不愿意让他们看交易页面,确认交易,让他们不确定对方是否已经付款。此外,在繁忙时段,收现金会比等待电子付款通过来得快。
较年长的摊贩不太相信数码系统,因为媒体经常都会报道诈骗案件。因此,他们还是比较习惯使用现金。
小贩中心的摊贩不可能在使用数码平台的情况下保持低价格,他们的利润已经很微薄了,还能承受多少损失?
受到摊贩的类似反馈,例如网络问题导致无法使用电子转账、有些电子转账数天后才显现。
一些交易可能需要两、三天才会显示,所以摊贩没有办法查看当天赚了多少钱。

此外,他们也担心交易费用会削减利润,因为政府对小贩电子支付费用的资助将在今年底结束。
本地1万8000名小贩中,超过一半已开通电子付费选项。上个月的交易量也突破120万个,同去年6月计划刚推出时相比,激增了三倍。
虽然本地一直在推进数码化进程,但是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现金有时候比电子付款方便。
家庭女佣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主人不可能给她手机给她付款,所以还是用现款。
一些老人更偏向于使用现金,因为电子付款要使用智能手机,还要记住密码,所以不如现金方便。
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必须具包容性,让所有新加坡人都能充分参与到日益数码化的社会中。数码优先不一定意味着只有数码化。继续与社区共同创造是值得的做法,为个人和群体提供更多机会一起合作,所以后续的进展也要更覆蓋大部分的人群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