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七
新出爐的智能城市調查顯示,新加坡人普遍認為生活因科技而提升,其中最滿意網絡連接的速度和穩定。整體而言,新加坡在141個城市中排名第七,在亞洲城市中則位居榜首。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4月4日公布新「智能城市指數」調查。調查將「智能城市」定義為能在政策和日常生活中,有效採用科技的城市,不僅為居民帶來許多益處,還減少城市化帶來的弊端。

結果顯示,新加坡人最滿意網絡的速度和穩定度,也會善用網際網路購票和預約看診等。滿意度較低的方面包括共享腳踏車對緩解交通擁擠的作用,以及人們通過網際網路參與治理的程度。
新加坡人最重視的五大課題分別為確保負擔得起的住房價格、有意義的工作、失業率、醫療服務和環保回收。
調查研究人員是針對健康與安全、流動性、活動、就業與教育機會和治理五大方面,向全球141個城市的約2萬人收集對所在城市的基礎建設和科技應用的看法,並結合數據做出最終排名。
在2021年的時候,一項調查顯示新加坡在醫療、就業、教育和防疫等方面有效運用科技改善人民生活,因此從全球118個城市中脫穎而出,再次蟬聯全球最智能城市榜首。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公布「智能城市指數」調查(Smart City Index)。新加坡再度蟬聯智能城市榜首,第二名及第三名分別為瑞士的蘇黎世和挪威首都奧斯陸。

研究人員針對健康與安全、流動性、活動、就業與教育機會和治理五大方面,向全球118個城市各120人收集對所在城市的基礎建設和科技應用的看法,並結合數據做出最終排名。
隨著時間的推進,對於智能城市的定義也在改進,而新加坡的排名也隨著變化。
重視智能化建設
政府將投資38億元採購資訊通信科技,大力推動智慧國的發展,中小企業也有機會參與競標。這是政府這五年來在這方面投資的最高金額。
這筆資金將用來改良民眾與企業使用的政府數碼服務,以及重新構建政府數碼基礎設施,以往年投資的勢頭為基礎,鞏固冠病疫情期間取得的數碼進程。
其中27億元將投資於250個數碼項目,包括為民眾可使用的SG生活助手(LifeSG)手機應用增添新功能,如根據個人資料推薦內容、提醒人們與哪個政府機構有預約,以及整理適用政府援助的資訊。
此外,會計與企業管制局將設立新的全國企業註冊與監管系統,利用數據預測企業會需要的服務,以及改善合規情況。

貿工部為企業而設的GoBusiness平台也將擴大,根據各別企業的需求提供援助與建議,希望成為企業與政府互動的首選平台。
如何推進?
新加坡在疫情後漸漸步入無現金「掃碼時代」,政府也大力推動攤販數碼轉型,
但是隨著疫情的結束,本地一些攤販仍堅持只接受現金,而不會解決技術問題和遇到不誠實的顧客是其中的原因。
有攤販只收取現金的課題近期又受到關注!
攤販表示曾經有顧客使用電子付款後,不願意讓他們看交易頁面,確認交易,讓他們不確定對方是否已經付款。此外,在繁忙時段,收現金會比等待電子付款通過來得快。
較年長的攤販不太相信數碼系統,因為媒體經常都會報道詐騙案件。因此,他們還是比較習慣使用現金。
小販中心的攤販不可能在使用數碼平台的情況下保持低價格,他們的利潤已經很微薄了,還能承受多少損失?
受到攤販的類似反饋,例如網絡問題導致無法使用電子轉帳、有些電子轉帳數天後才顯現。
一些交易可能需要兩、三天才會顯示,所以攤販沒有辦法查看當天賺了多少錢。

此外,他們也擔心交易費用會削減利潤,因為政府對小販電子支付費用的資助將在今年底結束。
本地1萬8000名小販中,超過一半已開通電子付費選項。上個月的交易量也突破120萬個,同去年6月計劃剛推出時相比,激增了三倍。
雖然本地一直在推進數碼化進程,但是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現金有時候比電子付款方便。
家庭女傭也是一個問題,因為主人不可能給她手機給她付款,所以還是用現款。
一些老人更偏向於使用現金,因為電子付款要使用智慧型手機,還要記住密碼,所以不如現金方便。
新加坡的智慧國計劃必須具包容性,讓所有新加坡人都能充分參與到日益數碼化的社會中。數碼優先不一定意味著只有數碼化。繼續與社區共同創造是值得的做法,為個人和群體提供更多機會一起合作,所以後續的進展也要更覆蓋大部分的人群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