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直在致力于提升本地的医疗水平及改善医疗环境。
提升中医水平
政府将以多管齐下的方式,提升我国中医师水平,包括已成立小组为新注册的中医师拟定一套系统化的临床培训计划,同时也探讨如何把高水平中医师,纳入国家的医疗管理制度。
卫生部长王乙康在同济医院建院155周年及同济医药研究院创立20周年的庆祝晚宴上致辞时,就如何强化本地中医水平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发表了谈话。

他说,由卫生部和本地中医团体成立的工作小组,已初步为新注册的中医师拟定一套系统化的临床培训计划,以将加强中医师的看诊能力,协助他们独当一面,展开临床门诊。新注册的中医师可自愿申请参加这项计划,课程和评估的过程为期一年。
为加强职业与薪酬的吸引力,王乙康表示,卫生部和本地中医团体去年成立了临床培训工作小组和职业与薪酬工作小组,分别探讨中医临床培训计划和职业与薪酬指导原则。
职业与薪酬工作小组计划制定一套结构化的职业发展和薪资框架,让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师能够得到认可。框架有四个等级相应的专业职称,鼓励中医师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通过这些发展规划,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立志成为中医师的人士投身中医药行业。两个工作小组目前正在筹备详细的计划书,提呈给卫生部。卫生部将在确认细节后公布详情。”
卫生部也将探讨如何把高水平的中医师纳入国家的医疗管理制度,为“健康SG”策略贡献。
健康SG计划
着重预防护理的“健康SG”计划预料将在明年率先让60岁及以上的年长族群加入,之后再扩大至其他年龄层。
卫生部针对“健康SG”计划,向6000多名国人和利益相关者展开了咨询活动和网上调查。卫生部发表文告说,在当局接触的国人当中,每三人就有两人支持固定看同一名家庭医生的做法。国人在选择家庭医生时,一般会考虑诊所的等候和营业时间、所提供的服务,以及他们是否能同家庭医生相处。
参与咨询活动的公众希望能保留个人选择权,一些人担心他们在搬家后,无法继续看同一名医生。对此,卫生部表示,当局将给与人们更多灵活性。

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年长国人认为,综合诊疗所的药物价格更加负担得起,他们更习惯到综合诊疗所看医生,这导致他们无法看同一名医生。对此,卫生部将检讨私人诊所的慢性病药物价格。
另外,每四名国人当中,就有三人认为,这项计划能让他们达到健康目标,并定期复诊。受访的公众也希望当局能采取更综合性的方式,把每日活动融入健康计划内,例如:为人们提供健康积分或折扣礼券、通过手机用程序记录和追踪健康目标等。
卫生部表示,当局将同本地医疗体系合作,加强和改善社区健康计划,同时为私人诊所提供支持,协助他们为病人和居民提供护理。
卫生部将从今年11月起,调整急症医院和社区医院标准药物清单下的药物津贴。
卫生部发表文告说,当局将改变做法,不再将标准药物清单下药物的津贴划一定在50%,而是根据病人的家庭人均收入进行支付能力调查后,给予50%到75%的药物津贴。低收入者将获得更多津贴。

提供急需用品
全岛首个设在社区的药物贩卖机位于实龙岗北4道第536座组屋底层,若该区居民半夜身体不适又急需药物,就可到贩卖机购买所需用品。
这款药物贩卖机是本地起步公司SmartRX和益生药行共同合作的项目,贩卖机目前售卖60多种常见药物和医疗用品,当中包括普通感冒、腹泻、胃炎和皮疹等药物。
贩卖机配备远程咨询服务,这部贩卖机也提供远程咨询服务,公众若对药物有疑问,可以在早上9点至下午12点选择远程咨询服务。公众可通过贩卖机的屏幕向药剂师咨询有关该购买哪种药物,以及服用方法等问题。另外,贩卖机目前提供中英文两个语言选项。
该贩卖机全天候运作,这会为附近公众带来不少便利,他们无需搭车或排队买药。贩卖机目前只出售药物和医疗用品。不过唐秉衡说,日后可以在贩卖机旁安装健康仓,为用户提供远程看诊,到时公众也可以依照简单的步骤,检查自己的血压、血糖、心跳、血氧饱和度、体温和体重等。

本地因为社会老龄化,再加上更多人患上慢性疾病,需要社区的长期护理。贩卖机等设备和计划能将医疗护理服务带进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大便利。
医疗津贴
卫生部将从下个月起,分阶段落实本地医疗系统津贴框架的调整措施。
在第一阶段,也就是从下个月1日起,病人通过药物援助基金所获得的药物津贴将调整。每月家庭人均收入介于2800元到3300元之间的本地公民将可获得50%的津贴,家庭人均月入介于3300元到6500元之间的国人则可获得40%的津贴。
在第二阶段,也就是今年11月起,急症医院的住院护理和日间手术、社区医院的住院复健和亚急症护理服务的津贴框架调整措施将生效。到时,当局采纳的支付能力计算方式将从现有的个人收入,改为以家庭人均收入为准。政府医院B2级和C级病房也将采用统一的津贴框架,津贴额度介于50%到80%。

社区医院的最低津贴水平将从20%调高到30%,最高津贴水平则会调高到80%。
专科门诊诊所的门诊服务津贴框架则从明年1月起调整。家庭人均月入超过3300元的病患所能享有的津贴将划出两个新组别。家庭人均月入介于3300元到6500元的,津贴为40%,6500元以上则是30%。
卫生部是在去年三月宣布,将分阶段调整医疗津贴框架,为需要更多支持的病人提供更多津贴,鼓励病人选择在最适当的医疗机构接受护理。
文章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