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S两位青年学者凭借在科研创新与社会影响力领域的突破性实践,荣登《Tatler》"2025时代新锐先锋榜"。
学界新锐登榜国际权威榜单
"2025时代新锐先锋榜"由《Tatler》于2016年设立,往届得主包括马来西亚数字经济部长、日本SpaceX前高管等变革型领袖。
此次评选体系聚焦"创新力、社会价值、全球视野"三大维度,2025年度榜单从亚洲12个国家的千余位候选人中甄选出80位青年领袖。

郑志强副教授(左)和 周涵诗助理教授(右)。
来源:NUS
NUS设计与工程学院郑志强(Benjamin Tee)副教授与杨潞龄医学院周涵诗(Jocelyn Chew Han Shi)助理教授,因在"科研成果产业化"与"数字健康革新"领域的标杆性实践获得评审委员会特别认可。
突破性研究推动领域革新
郑志强副教授
作为材料科学与创业生态构建的双栖学者,郑志强副教授以"电子皮肤"领域的原创突破与深科技企业孵化能力著称。

郑志强副教授致力于推动创新和培育初创公司,同时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新路径。
来源:NUS
其领导的Sensors.AI实验室开发出全球响应速度最快的电子皮肤(0.1毫秒反应时间)、自修复发光器件(亮度达普通器件3倍)等人机交互技术,相关成果获詹姆斯·戴森国际设计大奖等7项国际殊荣,并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在产业转化层面,郑教授作为NUS Enterprise生态建设副总裁,主导GRIP研究生创新计划、BLOCK71全球创业网络等平台,培育出辅助生殖技术、智能传感等4家科技初创企业,其中Privi Medical已完成战略收购。
其创立的居家生育辅助产品体系,累计帮助超10万对夫妇实现生育愿望,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新加坡年度青年科学家"。
郑志强副教授表示:"这份荣誉印证了NUS'研究服务社会'的理念,我们正在开发可穿戴传感器的第三代技术,计划2026年用于东南亚糖尿病足早期筛查。"
周涵诗助理教授
周涵诗助理教授在数字健康与护理创新的交叉领域开辟全新研究范式。

周涵诗助理教授(右一)正通过转化研究开拓健康未来之路,同时以教育者身份启迪着新一代医疗人才。
来源:NUS
其主导的Modu©应用程序(原eTRIP)融合行为科学与数字表型分析技术,通过AI算法为肥胖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临床数据显示该系统可使用户日均运动量提升47%。
她创立的新加坡护理创新小组,建立起首个由护士主导的转化服务体系,已孵化出12项临床解决方案。
在学术实践中,周教授构建的LIGHTER计划整合远程监测与创新咨询技术,形成"预防-干预-管理"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相关研究成果被《Nature》子刊选为亚洲数字医疗典型案例。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同时推动学术界"服务型领导力"理念,发起的跨学科协作平台已促成8项医学与工程领域的联合研究。
周涵诗助理教授强调:"数字健康的价值在于消弭医疗资源鸿沟,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将Modu©系统推广至东盟10国,为200万慢性病患者建立云端健康档案。"
重大意义
此次登榜不仅是对两位学者个人成就的认可,更凸显了NUS在培养"学术-产业-社会"三位一体人才方面的教育创新。
随着他们的技术方案逐步落地,这些"时代新锐"正以科研智慧重塑亚洲的未来发展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