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常常能看到油灯、蜡烛之类的装饰,这便是在准备庆祝我们即将迎来今年的倒数第二个公共节假日——屠妖节。
新加坡人口约545万人。其中华人占四分之三,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人、欧洲人及欧亚混血种人等。每年除华人过春节外,还过圣诞节以及印度的“屠妖节”。今年的“屠妖节”在11月10日。

屠妖节(淡米尔语称为 “Deepavali”,印地语称 “Diwali”,又译为 “排灯节” 或 “光明节”)是兴都教徒庆祝正义战胜邪恶的日子,是新加坡一大主要民族文化节庆。
在这一天,新加坡成千上万户信奉兴都教的家庭,也和全球兴都教徒一样,在家中点起温暖的黄色油灯,一起向掌管生育和繁荣的吉祥女神拉克希米 (Lakshmi) 等上天神灵祷告祈福,同时互赠礼品,一同分享美食盛宴。
屠妖节由来
在屠妖节起源地的印度,对于其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在南印度人们欢庆光明的守护神克里斯南(Krishna)为他们除掉恶魔之王那拉卡(Naraka)。
在北印度则是出自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故事,作为庆祝英雄罗摩神杀死魔王罗波那(Ravana)的节日。
也有人认为这一节日是为了祭拜Mahalakshmi,印度教里掌管光明、运气和繁荣的女神。
耆那教、印度教与锡克教在这个节日庆祝“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后来也被看作“内心之光”的庆典,一些佛教信徒也庆祝这个节日。

Deepavali
新加坡屠妖节庆典

在新加坡,屠妖节虽不像印度那样盛大一连庆祝五天,却也热闹非常。屠妖节时,新加坡的小印度的大街小巷、大小庙宇都会升起幡带、点亮灯火,欢迎神仙与凡人。届时维达帕提雅卡拉曼兴都庙(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维拉巴蒂拉卡拉曼兴都庙(Sri Vadapathira Kaliamman Temple)、斯里尼瓦沙柏鲁马兴都庙(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 都会举行壮观的灯火展出,实龙岗路(Serangoon Road)也将灯火通明,迎接屠妖节的到来。甘贝尔巷(Campbell Lane)将化身欢乐的市集,张灯结彩的店铺纷纷出售丰富多彩的印度特色物品:精巧的珠宝首饰、传统服饰、艺术手工艺品等。
屠妖节体验
身在新加坡,想要体验屠妖节,当仁不让的第一选择自然是横跨石龙岗路的小印度。
1985年开始,小印度一带每年在屠妖节前一个月就举行亮灯仪式,整条实龙岗路瞬间变得七彩缤纷,充满浓郁的节日气息。
石龙岗路两个著名印度寺庙的屠妖节灯光和装饰相当值得一看。
第一个是Sri Veeramakaliamman神庙,建于1855年,供奉印度教女神“卡利”。其壮观的塔楼,挂满铃铛的大门,和雕刻了无数印度神像的天花板更是不容错过。

第二个是Sri Mariamman神庙,也是一年一度举办蹈火节 (Theemithi)的寺庙。

欣赏完寺庙之后,在小印度的商店逛一逛,品尝以面粉、扁豆粉、芝麻、小茴香等制作油炸制成的印度米饼(Murukku),也可以购买色彩鲜艳的花环或是蓝果丽装饰品。



新加坡学校庆祝屠妖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