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悲剧!新加坡母亲杀死刚满1岁的女儿后又自杀......

2024年10月18日   •   49万次阅读

令人心痛!

在一个平静的午后 女子竟先将自己的孩子扔下楼 随后被人发现她也跳楼……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

会让母亲带着1岁的孩子

一起自杀?!!

年轻母亲和孩子坠楼身亡

这起悲剧发生于去年11月5日中午,一名33岁的母亲,带着自己刚满一岁的女儿,从楼上一跃而下……

那天是个周末,原本一家四口计划一起去教堂参加活动,然而母亲突然说小女儿生病,自己要在家中照顾无法同行,于是父亲独自带着4岁大儿子前去教堂。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会是亲人间的最后一次见面。

中午12点35分左右,隔壁女邻居在阳台晾衣服,突然余光扫到有物体从上方坠落,没等她反应过来,又一个物体紧跟着坠落下去。巨大的声响惊呆了女邻居,她赶忙来到阳台边查看,惊恐地发现竟然是一大一小两个人!

惊魂未定的女邻居马上报了警,警察也立刻赶到现场。然而遗憾的是,并没有发生奇迹,母女二人俱已身亡。

调查人员随后从现场遗留的线索判断,应当是母亲把家中的黑色折叠椅搬来楼梯间栏杆边,先将女儿扔下了楼,随即自己也从楼上一跃而下……

对这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母亲带着女儿自杀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我们不禁想问,到底是什么样的绝望,会让一位母亲不惜带上孩子自我了断呢?

悲剧的源头究竟为何

随着母女二人的离世,我们已无法得知母亲作此选择的真实原因,但仍能窥见蛛丝马迹。

据孩子父亲所述,2019年两人的大儿子降生时,原本开朗的妻子就会偶尔情绪失控,乱发脾气。不过随着妻子重返职场,一切也回归“正常”。然而随着小女儿的降生,这些负面的情绪似乎又缠上了妻子,她只得暂停工作,在家调整修养的同时,全心照顾孩子。

小女儿出生后的一系列检查都显示体重略轻,并且反反复复没有改善,虽然医生告诉妻子,孩子其他方面的评估没有异常,无需过于忧心。但做妈妈的可能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孩子不舒服时妈妈时很难开心的,所以医生的话并未起到作用,妻子依然情绪低落。有时整天和女儿躺在床上,不愿动弹;有时因为一点小事脾气暴躁,大发雷霆。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母亲的异常,然而却没有人意识到,母亲不是单纯的心情不好,她很可能已经被狡猾的杀手缠上——产后抑郁症。

新手妈妈的大敌——产后抑郁症

新生婴儿出生后,母亲因为激素水平、社会身份转变的压力,很容易在短期内出现低落、烦躁、喜怒无常等情绪反应。约80%的母亲会有此症状,大概在产后2到3天出现,第5天达到高峰。但大多数人通过调整可以自行恢复,并不会对母亲的身体造成损害。

然而,有10%-20%的女性可能发展成为产后抑郁症,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症状包括疲劳、失眠、食欲不振、兴趣减低、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等,严重的甚至会有自杀或杀婴的风险。上述案件中,通过家人的描述就能发现,离世母亲生前的很多症状都符合产后抑郁症的表现。

但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认识有限,家人不仅没有重视母亲的一系列变化,反而会用脆弱、矫情来定义母亲的反常,导致母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母亲可能会沉浸在痛苦之中长达数年,从而酿成悲剧。

产后抑郁症如此可怕,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1 反常行为是受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如果新手妈妈发现,母乳喂养困难、宝宝成长指标未如预期、自己的身材难以恢复等等原因,都能让你情绪失控、持续低落,千万不要自责、隐瞒。生育让你的身心都受到了打击,要认识到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难题。不要独自承受,学会向周围值得信任的人交流、倾诉。

2 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妈妈

妈妈产后其实需要大量休息恢复身体,在此期间不要把精力完全倾注于孩子身上,照顾新的家庭成员本就是整个家庭的责任。要偶尔脱离母亲的身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适当独处、户外运动、逛街约会、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妈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况,也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3 要及时回归职场、回归社会

妈妈如果有能力,十分建议重回职场,稳定经济收入带来的底气和成就感,是抵御产后抑郁的有力盾牌即使需要妈妈成为家庭主妇,也要认识到自己并没有依赖任何人,“我”为家庭所做的贡献同样巨大。另外,家庭主妇们也要积极社交、积极学习,只有不和社会脱节,才能保持独立的自我意识,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对这个世界更有归属感。

4 自我调节无效时要懂得寻求帮助

新手妈妈们要认识到,心理疾病并不是依靠自我调节就能痊愈的。除了主动和家人、朋友沟通,寻求他们的帮助,在察觉到自己情况严重之后,也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接受专业的咨询、专业治疗。以下热线也许可以帮助到各位妈妈:

妇女行动及研究协会(Association of Women for Action and Research)

电话:1800-777-5555

服务时间:妇女援助专线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傍晚6:00

新加坡援人协会(Samaritans of Singapore)

电话:1800-221-4444

服务时间:24小时

关怀辅导中心(Care Corner Counselling Hotline)

电话:1800-353-5800

服务时间:每天上午10:00至晚上10:00(公共假日休息)

心理卫生学院(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电话:6389-2222

服务时间:心理危机服务热线(24 小时服务)

新加坡心理卫生协会(Singapore Associationfor Mental Health)

电话:1800-283-7019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至下午6:00

生育绝非妈妈孤军奋战的旅程

家人的支持至关重要

我们应当理解“她”的痛苦

共情“她”的遭遇

倾听“她”的心声

用满满的爱

与不离不弃的陪伴

伴“她”度过难捱的时刻

新加坡总理刚坐稳大位,先来中国待5天,李显龙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惊现青虫、托盘酸臭难闻、老鼠横行……你敢在这样的新加坡食阁吃饭吗?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全岛Money changer汇总!新币兑换这13种货币最划算!兑人民币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063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8892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6156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 vs 中国 vs 大马 2025生活成本全对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新加坡中介的潜规则你知道吗?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阅读
餐馆不提供免费自来水原因五花八门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4275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