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悲劇!新加坡母親殺死剛滿1歲的女兒後又自殺......

2024年10月18日   •   49萬次閱讀

令人心痛!

在一個平靜的午後 女子竟先將自己的孩子扔下樓 隨後被人發現她也跳樓……

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

會讓母親帶著1歲的孩子

一起自殺?!!

年輕母親和孩子墜樓身亡

這起悲劇發生於去年11月5日中午,一名33歲的母親,帶著自己剛滿一歲的女兒,從樓上一躍而下……

那天是個周末,原本一家四口計劃一起去教堂參加活動,然而母親突然說小女兒生病,自己要在家中照顧無法同行,於是父親獨自帶著4歲大兒子前去教堂。可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會是親人間的最後一次見面。

中午12點35分左右,隔壁女鄰居在陽台晾衣服,突然餘光掃到有物體從上方墜落,沒等她反應過來,又一個物體緊跟著墜落下去。巨大的聲響驚呆了女鄰居,她趕忙來到陽台邊查看,驚恐地發現竟然是一大一小兩個人!

驚魂未定的女鄰居馬上報了警,警察也立刻趕到現場。然而遺憾的是,並沒有發生奇蹟,母女二人俱已身亡。

調查人員隨後從現場遺留的線索判斷,應當是母親把家中的黑色摺疊椅搬來樓梯間欄杆邊,先將女兒扔下了樓,隨即自己也從樓上一躍而下……

對這個普通的家庭來說,母親帶著女兒自殺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我們不禁想問,到底是什麼樣的絕望,會讓一位母親不惜帶上孩子自我了斷呢?

悲劇的源頭究竟為何

隨著母女二人的離世,我們已無法得知母親作此選擇的真實原因,但仍能窺見蛛絲馬跡。

據孩子父親所述,2019年兩人的大兒子降生時,原本開朗的妻子就會偶爾情緒失控,亂發脾氣。不過隨著妻子重返職場,一切也回歸「正常」。然而隨著小女兒的降生,這些負面的情緒似乎又纏上了妻子,她只得暫停工作,在家調整修養的同時,全心照顧孩子。

小女兒出生後的一系列檢查都顯示體重略輕,並且反反覆復沒有改善,雖然醫生告訴妻子,孩子其他方面的評估沒有異常,無需過於憂心。但做媽媽的可能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孩子不舒服時媽媽時很難開心的,所以醫生的話並未起到作用,妻子依然情緒低落。有時整天和女兒躺在床上,不願動彈;有時因為一點小事脾氣暴躁,大發雷霆。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母親的異常,然而卻沒有人意識到,母親不是單純的心情不好,她很可能已經被狡猾的殺手纏上——產後抑鬱症。

新手媽媽的大敵——產後抑鬱症

新生嬰兒出生後,母親因為激素水平、社會身份轉變的壓力,很容易在短期內出現低落、煩躁、喜怒無常等情緒反應。約80%的母親會有此症狀,大概在產後2到3天出現,第5天達到高峰。但大多數人通過調整可以自行恢復,並不會對母親的身體造成損害。

然而,有10%-20%的女性可能發展成為產後抑鬱症,這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症狀包括疲勞、失眠、食欲不振、興趣減低、無法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嚴重的甚至會有自殺或殺嬰的風險。上述案件中,通過家人的描述就能發現,離世母親生前的很多症狀都符合產後抑鬱症的表現。

但很多人對抑鬱症的認識有限,家人不僅沒有重視母親的一系列變化,反而會用脆弱、矯情來定義母親的反常,導致母親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母親可能會沉浸在痛苦之中長達數年,從而釀成悲劇。

產後抑鬱症如此可怕,那麼我們要如何應對呢?

1 反常行為是受產後抑鬱症的影響

如果新手媽媽發現,母乳喂養困難、寶寶成長指標未如預期、自己的身材難以恢復等等原因,都能讓你情緒失控、持續低落,千萬不要自責、隱瞞。生育讓你的身心都受到了打擊,要認識到這是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難題。不要獨自承受,學會向周圍值得信任的人交流、傾訴。

2 愛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媽媽

媽媽產後其實需要大量休息恢復身體,在此期間不要把精力完全傾注於孩子身上,照顧新的家庭成員本就是整個家庭的責任。要偶爾脫離母親的身份,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適當獨處、戶外運動、逛街約會、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媽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況,也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3 要及時回歸職場、回歸社會

媽媽如果有能力,十分建議重回職場,穩定經濟收入帶來的底氣和成就感,是抵禦產後抑鬱的有力盾牌即使需要媽媽成為家庭主婦,也要認識到自己並沒有依賴任何人,「我」為家庭所做的貢獻同樣巨大。另外,家庭主婦們也要積極社交、積極學習,只有不和社會脫節,才能保持獨立的自我意識,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對這個世界更有歸屬感。

4 自我調節無效時要懂得尋求幫助

新手媽媽們要認識到,心理疾病並不是依靠自我調節就能痊癒的。除了主動和家人、朋友溝通,尋求他們的幫助,在察覺到自己情況嚴重之後,也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接受專業的諮詢、專業治療。以下熱線也許可以幫助到各位媽媽:

婦女行動及研究協會(Association of Women for Action and Research)

電話:1800-777-5555

服務時間:婦女援助專線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傍晚6:00

新加坡援人協會(Samaritans of Singapore)

電話:1800-221-4444

服務時間:24小時

關懷輔導中心(Care Corner Counselling Hotline)

電話:1800-353-5800

服務時間:每天上午10:00至晚上10:00(公共假日休息)

心理衛生學院(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電話:6389-2222

服務時間:心理危機服務熱線(24 小時服務)

新加坡心理衛生協會(Singapore Associationfor Mental Health)

電話:1800-283-7019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00至下午6:00

生育絕非媽媽孤軍奮戰的旅程

家人的支持至關重要

我們應當理解「她」的痛苦

共情「她」的遭遇

傾聽「她」的心聲

用滿滿的愛

與不離不棄的陪伴

伴「她」度過難捱的時刻

新加坡總理剛坐穩大位,先來中國待5天,李顯龍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驚現青蟲、托盤酸臭難聞、老鼠橫行……你敢在這樣的新加坡食閣吃飯嗎?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全島Money changer匯總!新幣兌換這13種貨幣最划算!兌人民幣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037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7011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新加坡 vs 中國 vs 大馬 2025生活成本全對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新加坡中介的潛規則你知道嗎?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閱讀
餐館不提供免費自來水原因五花八門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3933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3420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