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英文缩写在新加坡不断升温!
“SES”!
即“社会经济地位”
(Social Economic Status,简称SES)。
究竟是什么由头?
让“SES”火了起来?
事情还要从一次调查说起,
这里面涉及到所谓的“上等人”生活!

(图:来源自网络)
新加坡一项名为《政策研究所新加坡未来工作调查》显示,新加坡有61%的人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
毕竟“好”(中等至高等SES,也就是俗称的“上等人”)的定义,对一些人来说,是手头比较宽松,可以经常外出堂食和旅行。
新加坡的中高SES人群并不少,而且可以从日常生活习惯中看出端倪。这些“上等人”会出没在新加坡哪些地方呢?

(图:来源自网络)
1
咖 啡 店
有国内的小伙伴说,新加坡在有些时候和国内的广州和深圳很像!
千万不要低估了大裤衩和人字拖的洪荒之力!这当中,可能就隐藏着中高SES人群。
他们在——
菜饭摊,会不假思索点鱼肉和苏东(鱿鱼);
煮炒摊,下单点螃蟹、蒸鱼或者炒带子等“大菜”;
在西餐档口,面不改色一开口就点牛排。
原因很简单。上述菜色都是各摊位最贵的菜品。

(图:来源自网络)
2
超 市
走进超市后,会走去有机食品角落选购食材;面不改色拿起进口水果,如樱桃、草莓、水蜜桃、哈密瓜、柿子、巨峰葡萄、红色奇异果,连价格看都不看,就直接放进篮子里...
买三文鱼和熏肉火腿时,直接跳过本地品牌,只选进口牌子...
买日本和牛一点都不手软,购物篮里找不到一件超市自家品牌产品...
在本地日本超市里,那些篮子里装满一盘盘切片鲜肉准备涮火锅的人;
买食用油只买橄榄油...
3
办 公 室
在工作环境中,总会有一些同事明显生活过得非常小资,明明已经晋升到中高SES地位却依然喊穷。
每天上下班都会坐私召车出入,即使目的地只在一公里外,也甘愿花10元打车过去;
每天一杯星巴克咖啡在手,或每天点一到两杯泡泡茶;
明明走出办公楼就能打包食物,还是会使用外卖送餐服务;
不留意或查看月薪哪天进账;
每次拿年假,必定会出国,而且是出远门...

(图:来源自网络)
其实,这群人就是活出了生活!他们几乎不会去购买奢侈品,不会去跟风购买全球限量款!
因为在他们眼中,那个疯狂消费的时代过去了,对自己好一点,吃点自己爱吃的,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给生活多做点减法,对待自己则做一点加法。
生活是活给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这让人不禁想到当年刚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那时候的消费观,日本几乎购买了全球50%以上的奢侈品,那是日本消费的疯狂时刻!
之后呢?
日本的消费逐渐更加的理性!
然后诞生了优衣库!
诞生了无印良品!
...
日本人开始追求更加实用,
更加亲民的消费品!
...
归结一句话,过了那个阶段!
享受过了!一切都恢复如常!
那么现在的自己在哪个阶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