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贫富差距大、阶级固化...
新加坡富裕表象下的社会问题
早在2018年,国际扶贫发展机构乐施会(Oxfam)出具了一份相当有争议性的报告,认为新加坡政府在应对贫富差距时,表现相当糟糕。
在这个报告里,新加坡近乎垫底,位居全球157个国家的第149位(也就是倒数第九)。

图源:乐施会
和新加坡成为“难兄难弟”的,很多都是世界知名穷国,比如孟加拉国、马达加斯加、查德、海地等等......
乍看之下,新加坡的名字在这些国家的包围中显得相当刺眼。
不过,当我们真的生活在新加坡时,可能会觉得这份报告的结果,或许不会是无的放矢。
在离新加坡市中心不远处的芽笼一带,低矮的房屋(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国家遗产保留)、看起来相当杂乱的布局,很难让人将其和新加坡“光鲜亮丽”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在新加坡富裕的背后,我们平时确实可以看到一些,为了生计而到处奔波的人们,比如头发花白的计程车司机们:

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佝偻著腰的老人们,出现在新加坡各大食阁和小贩中心收盘子:

即使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但只能稍微坐下来休息会的收纸皮老人:

相比较之下,在街头卖卖纸巾,看起来似乎是个相当轻松的活了......(不过也不是谁都能卖的,需要政府批准)

虽然新加坡政府通过组屋政策,让大部分人都“居者有其屋”。但还是有一些人没能力负担,只能选择露宿街头:

种种一切,让人看起来有些错愕。在新加坡的一些角落,穷人似乎并不少。
他们每个人都在咬著牙默默地生活, 为了温饱和生存已经拼尽全力……
除了贫困问题外,新加坡的阶级固化问题,也让很多人无法跨越。亚洲新闻台CNA,在2018年曾发布过一部纪录片《不分阶级》,描述了这种现象。
接受采访的保安说,“他们(上层人)不把我们当人来看待,我们被像‘奴隶’一样被对待。”

来源:CNA
一位生意破产的安娣经历了人生大转变,她遭受了很多人的白眼,这让她感到很难过。

图源:CNA
就连年仅11岁,本应是一张白纸一样的小孩都早早认识到了金钱的重要性。这种早熟,不知道是喜是忧。

图源:CNA
在学校里,“分班制度”也成为了歧视来源。一位就读于普通源流的“差生”,表示“在我的学校,直通车计划学生认为自己很闪光,他们认为我们一无是处”。

图源:CNA
种种一切,似乎都表明,在新加坡光鲜的另一面存在的问题。
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教授,在今年接受CNA采访时,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整个新加坡社会是“被金钱统治的社会”,新加坡人也“非常势利眼”。

图源:新加坡外交部
唯才是举、看不起没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看不起穷人......这是在他看来,新加坡整个社会的顽疾。
但是,根据报告,新加坡贫富差距并不小。2018年,甚至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家庭,人均收入不及国家中位数收入的一半!

来源:Beyond Social Services
当然,新加坡政府也不是完全无动于衷。这两年,新加坡贫富差距现象似乎略有改善。
今年,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新加坡基尼系数(显示贫富差距),去年已经降到了2000年以来的第二低!

图源:新加坡统计局
政府也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一系列保障。平时,满足要求的群体,可以免租金/以较低租金入住租赁组屋,一些人还能获得礼券用于基本生活开支。

新加坡租赁组屋,图源:PropertyGuru
这两年,新加坡政府也为国民提供了不少补助。家庭经济越窘迫,获得的补助就越多。
比如住在一房式、二房式的人们,未来几年可获得570新币的额外消费税补助券。

当然,对于一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这些钱只是满足基本温饱,有些时候连这些都无法满足。
目前看来,新加坡确实是富人的天堂不假。
但是不是穷人的“地狱”,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