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貧富差距大、階級固化...
新加坡富裕表象下的社會問題
早在2018年,國際扶貧發展機構樂施會(Oxfam)出具了一份相當有爭議性的報告,認為新加坡政府在應對貧富差距時,表現相當糟糕。
在這個報告里,新加坡近乎墊底,位居全球157個國家的第149位(也就是倒數第九)。

圖源:樂施會
和新加坡成為「難兄難弟」的,很多都是世界知名窮國,比如孟加拉國、馬達加斯加、查德、海地等等......
乍看之下,新加坡的名字在這些國家的包圍中顯得相當刺眼。
不過,當我們真的生活在新加坡時,可能會覺得這份報告的結果,或許不會是無的放矢。
在離新加坡市中心不遠處的芽籠一帶,低矮的房屋(有很大一部分是作為國家遺產保留)、看起來相當雜亂的布局,很難讓人將其和新加坡「光鮮亮麗」的形象聯繫在一起。

在新加坡富裕的背後,我們平時確實可以看到一些,為了生計而到處奔波的人們,比如頭髮花白的計程車司機們:

為了維持基本的生活開支,佝僂著腰的老人們,出現在新加坡各大食閣和小販中心收盤子:

即使後背已經被汗水浸透,但只能稍微坐下來休息會的收紙皮老人:

相比較之下,在街頭賣賣紙巾,看起來似乎是個相當輕鬆的活了......(不過也不是誰都能賣的,需要政府批准)

雖然新加坡政府通過組屋政策,讓大部分人都「居者有其屋」。但還是有一些人沒能力負擔,只能選擇露宿街頭:

種種一切,讓人看起來有些錯愕。在新加坡的一些角落,窮人似乎並不少。
他們每個人都在咬著牙默默地生活, 為了溫飽和生存已經拼盡全力……
除了貧困問題外,新加坡的階級固化問題,也讓很多人無法跨越。亞洲新聞台CNA,在2018年曾發布過一部紀錄片《不分階級》,描述了這種現象。
接受採訪的保安說,「他們(上層人)不把我們當人來看待,我們被像『奴隸』一樣被對待。」

來源:CNA
一位生意破產的安娣經歷了人生大轉變,她遭受了很多人的白眼,這讓她感到很難過。

圖源:CNA
就連年僅11歲,本應是一張白紙一樣的小孩都早早認識到了金錢的重要性。這種早熟,不知道是喜是憂。

圖源:CNA
在學校里,「分班制度」也成為了歧視來源。一位就讀於普通源流的「差生」,表示「在我的學校,直通車計劃學生認為自己很閃光,他們認為我們一無是處」。

圖源:CNA
種種一切,似乎都表明,在新加坡光鮮的另一面存在的問題。
新加坡巡迴大使許通美教授,在今年接受CNA採訪時,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整個新加坡社會是「被金錢統治的社會」,新加坡人也「非常勢利眼」。

圖源:新加坡外交部
唯才是舉、看不起沒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看不起窮人......這是在他看來,新加坡整個社會的頑疾。
但是,根據報告,新加坡貧富差距並不小。2018年,甚至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家庭,人均收入不及國家中位數收入的一半!

來源:Beyond Social Services
當然,新加坡政府也不是完全無動於衷。這兩年,新加坡貧富差距現象似乎略有改善。
今年,新加坡統計局的數據表明,新加坡基尼係數(顯示貧富差距),去年已經降到了2000年以來的第二低!

圖源:新加坡統計局
政府也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一系列保障。平時,滿足要求的群體,可以免租金/以較低租金入住租賃組屋,一些人還能獲得禮券用於基本生活開支。

新加坡租賃組屋,圖源:PropertyGuru
這兩年,新加坡政府也為國民提供了不少補助。家庭經濟越窘迫,獲得的補助就越多。
比如住在一房式、二房式的人們,未來幾年可獲得570新幣的額外消費稅補助券。

當然,對於一些生活在底層的人來說,這些錢只是滿足基本溫飽,有些時候連這些都無法滿足。
目前看來,新加坡確實是富人的天堂不假。
但是不是窮人的「地獄」,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