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加坡家长,又该如何学会“放手”

2019年04月08日   •   9063次阅读

一份关于新加坡家长的图鉴:

新派(New-school,34%)

老派(Old-school,29%)

慈爱狮子(Loving Lions,30%)

* 调查样本:1500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这些家长的子女几乎分布在新加坡的所有小学。

据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家长大致上可分三大类,即 “新派”、“老派”,以及“慈爱狮子”型家长。

1 “新派”“旧派”……

你是哪一派?

“新派”家长较多属于高收入阶层。

他们比较不偏重学术成绩,也愿意采取较“放任”的态度,不过度主导孩子的学习,但他们不免也感到一定程度的压力,因此也会让孩子上补习或上增益课程。

“老派”家长一般来自较低收入群体。

他们要求孩子争取好成绩,压力介于“新派”和“慈爱狮子”型家长之间,对全人教育则不太重视。

“慈爱狮子”型家长则不经意地将压力转加在孩子身上,同时也导致其他家长倍感压力,效仿这样的育儿方式

为何被称为“慈爱狮子”?相对于众所周知的“虎爸虎妈”,研究员认为新名称较能反映这群家长“尽可让孩子拥有最好的一切”的心态,比率也是所有家长类型当中最高的。

他们大多来自中高阶层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软技能要求,毫不松懈:

希望孩子在学校锻炼良好沟通和领导能力,以及培养自发学习精神。

2 作为家长

又该如何学会“放手”?

作为家长,保护我们孩子的同时,又该如何学会“放手”

新加坡高水平的教育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连带着新加坡的父母在许多人眼中也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在行的形象

虽然因为不同的教育观念,新加坡的父母们在教育孩子上,和中国的父母有一些不同。

但是,在过度保护孩子方面,新加坡父母和中国父母并没有什么区别。比如很多家长就算牺牲了上班时间,也要把课本、零花钱等送到学校去。

“Let your child grow up.”

新加坡很多小学都对家长给予孩子过度关心的行为表达了明确的反对。

比如新加坡国专长老会小学张贴告示,敦促给学生送来遗忘在家的物品的家长,立即“转头离开”。

武吉知马小学也在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说,在一个学期之内,学校接到超过60次学生家长的要求,请他们把作业或零花钱等遗忘在家的物品转交给学生。

校方在信中通知家长,学校老师将不再中断上课把物品交给孩子。校方称:

“我们相信这种方式可以教育孩子对自己应该带的东西和行为负责。”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圣婴女子小学。

该校校长玛格丽特·谭女士写信告诉学生家长,近期学校接到家长转交东西给孩子的请求激增,她敦促各位家长教育孩子独立解决忘带东西的问题。谭女士在信中说:

“如果(学生)来学校后发现忘带了东西,我们希望(他们)能鼓起勇气告诉老师。让学生勇于承认自己的疏忽大意,也是在培养他们正直的品格。”

相信你的孩子!

当然,这些也只是过度保护在一方面的例子,但也可以看出,这样的过度保护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利于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有社会担当的人。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学会放手呢?

一位新加坡的家长分享了她的做法。

退一步,让孩子独立学习

家长们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做到最好,这是一种天生的本能。但有时,很多家长都无法很好地把握那个度。比如身在操场,却不让孩子尽情地跑步。

所以家长们第一步要做,就是学会相信孩子,尝试让他们独自进行一些活动,虽然一开始的失控感会让人很难受,但是,几次下来,会明显地发现孩子身上可喜的变化!

给孩子探索的空间

处于父母们的国度保护之下的孩子,如果你问他们,“你想做什么?你喜欢什么?”他们往往只会回答这么几个字,“我不知道。”

身为父母,担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无可厚非非的,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担心就阻止孩子离开自己的保护范围,那就太不应该了。

只有当父母让孩子离开去自己探索时,孩子才会离开他们的舒适区,他们才会学习到全新的东西,体验全新的事物。

接受孩子的兴趣

作为父母,需要非常开放,需要帮助孩子找到一些选项,帮助他摆脱那种别人眼中的失败的感觉,并尝试别的东西。

在新加坡,经常会有父母强迫孩子进入根本不适合他们的初级学院,结果是孩子的表现相当糟糕,不到一年就被学校劝退,但是当这些孩子进入理工学院时,他们真正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作为父母,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

对孩子有信心

对孩子有信心,这是最最重要,也最最基础的一点。很多父母的过度保护心理都是源自于对孩子的不信任。

这些父母不相信孩子可以独自完成任务,不相信孩子可以保护好自己,不相信孩子可以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好好生活……

孩子的学习能力、成长能力都是迅速的,在学校,他们还有老师、同学,他们有很多途径去让自己获得帮助。

家长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他们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1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