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他为新加坡留下了这些我们熟悉的作品

2019年05月17日   •   1万次阅读

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I.M.Pei)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先生,是享誉全球的最著名建筑师,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来,优秀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贝聿铭曾这样说过。回望百年历程,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仍如宝石般璀璨,故乡的苏州博物馆日益展现出古典和现代融合的气质。

经典作品回顾

贝聿铭这个名字

似乎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存在

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他

无疑是建筑界一个特殊的存在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1983年—1989年

这座像钻石一般的金字塔,

征服了法国人,

也彻底“复活”了800岁的卢浮宫

更作为法国的著名地标惊艳了全世界!

苏州博物馆

2003年—2006年

(新馆)

建筑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

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

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

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香港中银大厦

以竹子(节节高)的形象作为建筑主题

外形极富想像力

新加坡作品回顾

除了在世界各地的经典之作

贝聿铭在新加坡也留下了许多作品

新加坡华侨银行中心

1976年

Raffles City

1986年

滨海湾总设计蓝图

具体设计细节由建筑大师萨夫迪精心设计完成

三座塔楼呈倾斜姿态

笔直塔身相交于第23层楼

形成单体建筑的造型

堪称有史以来拥有最复杂设计的酒店

The Gateway

1990年

因为大楼的棱角锐利

一向被坊间戏称为“刀片楼”

在两座分别呈菱形的大楼之间

有座半圆形的喷水池

用意在于:

菱形既为金,两座并列的菱形建筑物

就是强金了,破坏力太大

怎么办?

就用水咯,削减强金带来的破坏力!

贝老经历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其祖上贝家是吴中的名门望族

原籍浙江兰溪,明代中叶迁居苏州

贝家族人中人才辈出:

清朝中期的贝慕庭为吴中巨富

与戈、毛、毕姓人家

合称为当时的“苏州四富”

颜料大王贝润生是贝聿铭的叔祖

其祖父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

父亲贝祖诒则是中国银行的行长

贝氏全家福(左一是贝聿铭)

1935年,年轻的贝聿铭远渡重洋留学

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后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

贝聿铭在哈佛

毕业后

贝聿铭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哈佛短暂的留校任教之后

受邀加盟纽约地产大亨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

从事商业房地产的规划和设计

而且一干就是十二年

十二年中

贝聿铭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

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

1960年聿铭离开柴根道夫

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

1979年荣获了美国建筑学会金奖,

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

1983年第五届普利策克奖,

1989年日本帝赏奖,

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自由奖章等。

作为中国建筑界的先驱者

贝聿铭以其东方的智慧

宽容乐观的人生态度

卓越的建筑设计功力

独具慧眼的现代建筑理念

横跨东西城市,历时半个世纪

创立了众多影响世界的建筑名作

贝聿铭和杰奎琳·肯尼迪出席新闻发布会

1964年

贝聿铭获Leonore and Walter Annenberg Award

2012年

贝聿铭获得2016-2017年度

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戳视频,了解大师故事

这位百岁老人一生的故事

数不尽道不完

曾有人这样评价贝老

贝聿铭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

他从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

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

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

到卡达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从中国的香山饭店再到日本的美秀美术馆

贝老的作品征服了世界

他用了100年的时间

倾其一生

只为向世人呈现

最美、最极致的设计

谨以此文,向贝老致敬。

祝贝老一路走好。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部分内容来自新微设计 **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5301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