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歲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他為新加坡留下了這些我們熟悉的作品

2019年05月17日   •   1萬次閱讀

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I.M.Pei)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先生,是享譽全球的最著名建築師,投身建築事業70多年來,優秀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最美的建築,應該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貝聿銘曾這樣說過。回望百年歷程,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仍如寶石般璀璨,故鄉的蘇州博物館日益展現出古典和現代融合的氣質。

經典作品回顧

貝聿銘這個名字

似乎是一個超越了時代的存在

遊走在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他

無疑是建築界一個特殊的存在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1983年—1989年

這座像鑽石一般的金字塔,

征服了法國人,

也徹底「復活」了800歲的羅浮宮

更作為法國的著名地標驚艷了全世界!

蘇州博物館

2003年—2006年

(新館)

建築的靈感來源於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

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

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

新館與拙政園相互借景、相互輝映,

成為一代名園拙政園的現代化延續。

香港中銀大廈

以竹子(節節高)的形象作為建築主題

外形極富想像力

新加坡作品回顧

除了在世界各地的經典之作

貝聿銘在新加坡也留下了許多作品

新加坡華僑銀行中心

1976年

Raffles City

1986年

濱海灣總設計藍圖

具體設計細節由建築大師薩夫迪精心設計完成

三座塔樓呈傾斜姿態

筆直塔身相交於第23層樓

形成單體建築的造型

堪稱有史以來擁有最複雜設計的酒店

The Gateway

1990年

因為大樓的稜角銳利

一向被坊間戲稱為「刀片樓」

在兩座分別呈菱形的大樓之間

有座半圓形的噴水池

用意在於:

菱形既為金,兩座並列的菱形建築物

就是強金了,破壞力太大

怎麼辦?

就用水咯,削減強金帶來的破壞力!

貝老經歷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生於廣州

其祖上貝家是吳中的名門望族

原籍浙江蘭溪,明代中葉遷居蘇州

貝家族人中人才輩出:

清朝中期的貝慕庭為吳中巨富

與戈、毛、畢姓人家

合稱為當時的「蘇州四富」

顏料大王貝潤生是貝聿銘的叔祖

其祖父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

父親貝祖詒則是中國銀行的行長

貝氏全家福(左一是貝聿銘)

1935年,年輕的貝聿銘遠渡重洋留學

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攻讀建築系

後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

貝聿銘在哈佛

畢業後

貝聿銘留校受聘為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哈佛短暫的留校任教之後

受邀加盟紐約地產大亨柴根道夫的房地產公司

從事商業房地產的規劃和設計

而且一干就是十二年

十二年中

貝聿銘為母校麻省理工學院設計了科學大樓

為紐約大學設計了兩棟教職員工住宅大廈

1960年聿銘離開柴根道夫

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

費城萊斯大學在一九六三年頒贈他「人民建築師」的光榮稱號

同年,美國建築學會向他頒發了紐約榮譽獎

1979年榮獲了美國建築學會金獎,

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

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

1989年日本帝賞獎,

1986年里根總統頒予自由獎章等。

作為中國建築界的先驅者

貝聿銘以其東方的智慧

寬容樂觀的人生態度

卓越的建築設計功力

獨具慧眼的現代建築理念

橫跨東西城市,歷時半個世紀

創立了眾多影響世界的建築名作

貝聿銘和傑奎琳·甘迺迪出席新聞發布會

1964年

貝聿銘獲Leonore and Walter Annenberg Award

2012年

貝聿銘獲得2016-2017年度

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戳視頻,了解大師故事

這位百歲老人一生的故事

數不盡道不完

曾有人這樣評價貝老

貝聿銘是一個難得的跨文化樣本

他從東方和西方兩種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華,

又遊刃有餘地在兩個世界裡穿越。」

從法國巴黎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

到卡達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從中國的香山飯店再到日本的美秀美術館

貝老的作品征服了世界

他用了100年的時間

傾其一生

只為向世人呈現

最美、最極致的設計

謹以此文,向貝老致敬。

祝貝老一路走好。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部分內容來自新微設計 **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649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