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被印在了新加坡的钱币上?一张钞票里的国家记忆与美学选择

2025年05月22日   •   1368次阅读

(图位新加坡国家美术馆B1拍1920年巴黎街景照片的小booth)

那天计划内的任务都完成了,但是回想起来,那天计划外的相遇更让我印象深刻。

在国家美术馆导览的最后一站,是在市政厅的2楼星展银行展厅《新加坡故事》(Singapore Storeis)。本来我还在往钱包里拿昨天刚取出来的50新币,准备等下结束后去找个地方吃饭,听到讲解员说“要借用一下你的50元新币”,我猛地抬起头,发现墙上那两幅水墨画,不正是我手中纸币背面的图案吗?

左边那幅,是一群人围着晒咸鱼的乡村景象,画面浓浓的生活气息,似乎还能闻见阳光与海风的味道。右边那幅,则是一对猿猴在藤蔓间嬉戏,神态潇洒,笔墨轻逸。

就在这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每天可能经过、花掉,甚至未曾正眼看过的那张纸币,藏着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一段国家对美的选择。

新币50元纸币的背后,是两位艺术家的代表作:《晒咸鱼》出自本地艺术家钟泗滨之手,而《藤上双猿》则是画家陈文希的经典笔墨写意。

钟泗滨(1917–1999)以写实风格记录下新加坡日常生活的点滴。他的画没有宏大叙事,却有扎实生活。你会看到街边卖菜的摊贩、忙碌的码头工人、或像这幅画里正在晾晒咸鱼的渔村人家——那些组成新加坡社会底层、却支撑起这座城市的真实面孔。

而陈文希则代表着另一种传统。他善用传统中国画的水墨笔法,将诗意、哲思与自然融合。他的画不在于描摹“物”的真实,而在于捕捉“意”的流动。这幅《藤上双猿》,两只猴子的神韵很童真,而飘逸的笔墨里也藏着东方气韵。

两位艺术家的画风南辕北辙,却被共同印上国家的货币,背后是一种兼容并蓄的价值观:新加坡既要记得脚下的土地与人民的劳作,也要记得文化之上的那一丝诗性与东方神韵。

回家之后,我开始搜起了新加坡的纸币背后的画,发现我从未细看过的纸币背面,都有其独特的主题与象征意义:

$2 讲述的是教育,展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场景,强调知识立国;

$5 关注环境,是裕廊湖畔的绿意盎然和国花胡姬兰;

$10 展现体育与青少年活力;

$50 正如你所见,是艺术与文化;

$100 通常展现经济、工业、科技等发展景象;

$1000元与$10000元(已逐步退出流通)则承载的是国家治理、制度建设与政治象征。

我研究了一下,教育是立国之本,“花园城市”也是新加坡在我们从小到大认知中的一张名片,而剩下的体育、艺术文化、科技、经济、制度等,更像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体现,而把这些主题应在钱币上,应该是这个国家所珍视的软实力体现。

而进一步观察纸币的正面,都印着同一个人:新加坡第一任总统,尤索夫·伊萨(Yusof bin Ishak)

(图片来自网络,也是我正在看的童书封面)

他是一位马来人,也曾经是一位新闻人。比较有趣的是他有很出色的运动细胞,拿过举重和拳击的冠军。

他早年创办马来文报纸《Utusan Melayu》,致力于提升马来社群的声音与认同。新马分家后,他成为新加坡首位国家元首,既是一种政治上的延续,也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国家之父”。

尤索夫·伊萨在任时主张多元、平等与文化宽容。他的形象,不只是作为某一族群的代表,而是一种“共同体”的象征——一位温和、睿智、被广泛尊敬的总统。他并不以权威压人,而以人格立身。将他的头像印上所有面额的钞票,也许正是一种对这种人格力量的纪念。

我还有一个好奇,似乎来新加坡后我见过最大的纸币面值就是50元,而资料信息里明明还有100元,1000元甚至有10000元纸币。

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展厅里,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1000元纸币——它被摆在玻璃柜里,与古钱币、古陶瓷、邮票一同陈列,如同一件历史文物。

那是为什么大额面值的纸币几乎绝迹了呢?是因为电子支付的普及吗?

查阅过各种资料之后,这是因为新加坡政府近年来有意识地减少高面额纸币的流通,以防洗钱等非法活动。

所以这就就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老演员,高额纸币退出了日常生活,但没有退出国家叙事。

在中国,纸币可能最常出现的时刻,是春节的红包,或婚礼的贺礼。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早已习惯了“扫一扫”,甚至现在还有“碰一碰”,无现金时代的便利无孔不入,出门带个手机就可以解决公交吃饭购物缴费了。

但也正因如此,有时我会在中国的某些景点,看到有人举起一张纸币,对准远方的山水拍照——比如桂林、布达拉宫、三峡。这种“钞票打卡”行为,往往会引来周围人的共鸣,纷纷掏出纸币和手机。

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旅游自拍的一种,而是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寻找国家选择被记住的风景与历史。

一张纸币的价值,不只在它可以买多少东西,更在于它愿意记住谁,愿意说什么。它像一个微型的国家博物馆,记录着这个国家的美学选择、政治态度、历史人物与理想价值。

钱币上的人是谁?是总统,是艺术家,是劳动者,是我们曾经尊重、如今可能遗忘的那一群人。

而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脸印在钱币上,也决定了我们讲述怎样的国家故事。

555

在新加坡,55岁能够收到公积金大红包
2025年05月17日   •   25万次阅读
汇率不断上涨,新加坡银行存款利率哪家强?
2025年05月19日   •   5万次阅读
再见新加坡!住了10年后,我决定回国了
2025年05月2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女富豪,42岁继承外公家产,身价815亿,爱穿中式旗袍
2025年05月21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又因为这件事,被中国网友狂赞
2025年05月20日   •   3万次阅读
他在新加坡一天花15万新币!全岛收入、生活费大曝光~
2025年05月2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硬核发言:美国无力领导全世界
2025年05月19日   •   2万次阅读
从新加坡入境中国又要做核酸了?
2025年05月2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新内阁名单出炉!阵容大洗牌,80后崭露头角!
2025年05月2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CPF最新缴纳比例+薪资门槛全解析
2025年05月21日   •   1万次阅读
富豪扎堆,新加坡物价狂飙?如何破局?
2025年05月17日   •   1万次阅读
我娃在新加坡把学生卡丢了,你猜猜补办花了多少钱?
2025年05月17日   •   9747次阅读
她,在尼姑庵长大,婚后被家暴,独自抚养2娃,现在过得怎么样?
2025年05月18日   •   8379次阅读
落地新加坡被ICA盘问!免签后入境查得更严了吗?
2025年05月20日   •   8379次阅读
虐杀猫事件只是冰山一隅 组屋底层成了“HDB人”的江湖和修炼场
2025年05月22日   •   8379次阅读
百万以上资产,中国1.5万人出走,3500人偏爱新加坡
2025年05月20日   •   8037次阅读
翻墙撬门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虚设 新加坡人是窃贼眼中的软柿子?
2025年05月17日   •   7695次阅读
黄循财官宣:新加坡今年人均补贴高达数千新币
2025年05月19日   •   7524次阅读
14岁新加坡女孩眼底血管爆裂,脑瘤3次开颅剪去长发!她的妈妈做了什么...
2025年05月21日   •   7353次阅读
11%受访者一条浴巾用一个月才洗 专家:新加坡人浴巾细菌量超标
2025年05月19日   •   7011次阅读
李显龙亲自安利的遛弯胜地以前竟是墓地?
2025年05月19日   •   7011次阅读
为什么新加坡的“小贩文化”可以申遗成功?
2025年05月20日   •   6840次阅读
新加坡新内阁名单出炉!四十多岁就当部长的可不少!
2025年05月23日   •   5814次阅读
“跳板”光环渐失 别说留住,新加坡连吸引外籍护士都有难度
2025年05月22日   •   564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