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刚退一点,就又练上了
那为什么我们
对艺术体操如此执着呢?
首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态度。
既然我们一家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让Mia继续走艺术体操这条路,那我们就应该全力支持她,包括陪练,包括她训练时使用的器械、鞋子,以及比赛时穿的战袍,都是经过我们研究对比后购买的。既然这是我们选定要走的路,必须带着态度前行。

而且,这是Mia的兴趣所在。
本来我打算她进入小学CCA后减少一些俱乐部的训练,怕她太累。结果她却说:“不要!我还想一个星期训练8次呢!”基本功训练那么枯燥,但她乐此不疲。也许这就是“唯有热爱,方能抵御岁月漫长”。
我们一直希望将Mia培养成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而现在,好不容易用了3年时间淘换出了她的爱,我们全家当然要全力以赴支持她走下去。

更何况,体育项目有个众所周知的好处——锻炼孩子的体魄、意志力和耐力。
这些好处,即使Mia的练习还只有1年时间,已经很明显看得出来了。器械的训练让孩子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专注于一个动作,需要经历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磨练才能提高成功率。
而体育项目总要比赛。 每一次的比赛, 都是良好心态的磨刀石。
今年3月,刚刚集训3个多月的Mia参加了新加坡艺术体操全国锦标赛,取得了两个单项金牌和个人全能第5的好成绩。拿到奖牌时,她笑得合不拢嘴,人生第一次体会到了“付出得到丰厚回报”的甜蜜。


然而,接下来4月份的新加坡全国校际比赛,也让这个新选手体会了一次什么叫做“比赛中的无常”。 赛前两天,Mia突然发烧了,体温高达39.6度。
我们考虑让她退赛,然而,Mia却坚定地说:“发烧又怎样,不管发不发烧,我都要参加比赛。”这一刻,我们意识到,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已经不再重要。艺术体操已经教会了她什么是坚韧。
那次比赛当然没有拿到任何成果,我们用一顿火锅安慰了体验失败的小女娃,第二天,她就认真地投入新的学习和训练,心情愉悦。
我真为我6岁的女儿骄傲。
放弃,也是一种前进
关于给孩子选特长这个话题我还想聊几句,是因为Mia的特长选择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之前放弃了练习了3年之久的钢琴。
3岁生日那天开始学钢琴,也是因为Mia喜欢,她想要去台上演奏。
Mia练习也算刻苦,但她的天赋不在这一块儿,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我们陪练的状态也越来越差。
眼见着,一个灵动的孩子被钢琴练习折磨到“渐渐失去了光芒”,家庭氛围也越来越不对劲。
Mia5岁半的时候,我和她爸爸觉得,再这样下去,很可能得不偿失。
没想到,不愿放弃的,反而是Mia,她不舍得。就这样,又坚持了半年,直到遇到了她的“真爱”——艺术体操,真正体会到和爱好“双向奔赴”的美好感觉,Mia才彻底放下了钢琴。
我们家的家庭氛围,也因此进入了正向循环。辛苦的陪练,也变成了一个欢乐的事情。

关于小学选择和成长的思考
曾有姐妹问我,Mia花了那么多时间在艺术体操上,会影响学习吗?
当然不会,在我看来,这是一件相辅相成,互相助力的事。
Mia在圣婴女子小学(CHIJ Our Lady of Good Counsel)读小一。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之一是它有艺术体操的CCA。在新加坡,这样的学校并不多。
新加坡学校的CCA教练都是专业的,不收任何费用,也不用家长专门接送,是孩子们特长成长路上的强大助力。因为Mia还算有天赋,也有了比赛成绩作为佐证,所以学校特批她小一就可以加入艺术体操CCA。

新加坡低年级课业压力并不重,这个年龄段更注重培养学习习惯和态度,而艺术体操正好培养了Mia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处事态度。
Mia入学半年,在小学阶段的第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反馈她在学校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从平时完成作业、听写练习和随堂小测验的成绩单上看,Mia已经初步培养了自律、责任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这对目前来说,已经足够了。
辣妈结语
很多父母在帮孩子建立自我,练习成为一个“主动学习”的人,打通通往成功的路。在Mia身上,我们看到了那条路,那就是,成为孩子的托底,帮她找到自信、勇敢和热爱。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突破,寻找真实自我的过程。小Mia很幸运,在那么小的时候就有爸爸妈妈陪着,拥有了探索和勇气这两把刺破各种迷障的利剑,找到了自己的热爱。无论以后走向哪里,积极的心态将伴随她一生,并帮助她面对未来的困难和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