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多开始学钢琴,每天坚持训练,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份与乐器神交的默契,付出太多收获却不如人意。
妈妈劝她放弃,她却哭求再给自己点练习时间,她想再给钢琴多几次机会,也再给自己多几次机会。5岁的时候,和大人一起扛起枯燥繁琐的排练,3个月内19次登上新加坡艺术剧场的大舞台饰演主角“小金鱼”,第一次展示舞台上的灵气,成为同龄人中的“小明星”。

6岁找到“真爱”——艺术体操,训练量逐渐加到了一周6次,每次3小时。妈妈心疼孩子太辛苦,想要减少一点,她却喊著,不要啊!我还想一周训练8次呢!刚满7岁,已经收获了数枚奖牌🏅,其中好几个奖项都是新加坡全国比赛。……

△小金鱼化妆准备上台啦
写出这段今年才上小一的小女孩Mia的日常,我突然有种被电到的感觉。明明看着和同龄人一样一脸稚气,和朋友玩耍时傻气的笑声也是一样突破天际,但Mia却已经经历了那么多,做起事来能够有自己的思考,已经懂得坚持的意义。Mia身上这种不用爸爸妈妈要求,就能不断自鸡的“源动力”,到底来自哪里?
我们找到了小金鱼Mia的妈妈,听一听“素质鸡娃”的培养之路。
用陪伴与挑战成就
勇敢、自信的小Mia
我是Mia妈妈,从上海来到新加坡读南洋艺术学院,遇到了同样来留学的Mia爸爸,后来,我们就一起留在了这个美丽的花园城市。2016年,Mia出生了,我和Mia爸爸开启了携手共进的育儿之路。一起研究母婴产品、一起读育儿书籍、参加育儿讲座,一起讨论如何带娃、分享学到的育儿知识……育儿这条路上,我从来没有孤军奋战过。

Mia能够养成专注坚持、自信开朗的性格,跟我们这条从她出生起就建立的“育儿共识”又很大关系: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亲自陪伴孩子成长。
Mia出生后,我们几乎没有一个周末是闲在家里的。即使她还很小,我们也带着她到处去玩,到处去探索,体验各种不同的事物。
Mia还不会坐,我们就带她去玩沙;她还不太会看,我们就带她去海洋馆。她刚学会爬,就在室外玩脏兮兮的水,玩得不亦乐乎。对于我们来说,弄脏衣服根本不是多么大不了的事儿。
再加上日常的在家陪伴阅读,小Mia的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

△六个月起她就翻跟头玩GYM,体验著大海的波涛汹涌……
其实,我们这样几年如一日的陪伴成长,也有很多亲朋好友不理解。尤其是长辈,常常质疑我们带孩子做的太多、太快,超过了她的实际能力。我们没有因此动摇。相反,我们相信这些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我们鼓励Mia超越自己的舒适区,带她去接触新的事物,给她机会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觉得,对她的信任和支持,是作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事实也证明,这条路是对的。共同探索式的陪伴,让Mia感到无比安全,愿意和我们分享任何心事;而她也变得特别勇敢,从来没有任何公主病。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
Mia五岁时,我们带她去攀岩。因为天生恐高,第一次、第二次她都爬到一半就不敢继续了。但她对攀岩还是一直充满向往。
有一天,她在睡觉前问我:“妈妈,如果我能登顶,你会开心吗?”这个问题让我心里一震。我告诉她:“你不需要在乎任何人开心与否。如果攀岩是你喜欢的事情,你就去做。如果登顶让你感到快乐和有成就感,妈妈会全力支持你。但如果你自己并不喜欢,那就不要勉强自己。”
我内心盼望她强大,但也不希望她为了迎合他人而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妈妈。经过一番思考,她确定自己真正喜欢攀岩,并渴望突破自己。再次去攀岩的时候,她终于克服了内心的恐惧,登顶了6次。那一天,我和她都开心得不得了!
从舞台到比赛:
Mia的自信成长之旅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有些孩子内敛敏感,有些孩子喜欢表现,有些孩子逻辑秩序特别好,有些孩子从小就是个社交达人……在陪伴中看见孩子的喜好,了解孩子的真实性格,是帮助她探寻未来之路的第一步。
Mia从小就表现出了强烈的表演欲望,她热爱舞台,喜欢参加比赛,勇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
这种热情源于她对表演艺术的兴趣,也可能与她与我共同经历剧院排练厅有关。
我从南洋艺术学院(NAFA)戏剧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从事舞台剧表演的工作。
从Mia8个月大时,我就带着她去排练厅玩,去看剧院看表演。无论表演时长如何,她每次都能全神贯注地投入,享受其中。



这种熏陶一直持续到她5岁时,迎来了真正可以上舞台的机会,在新加坡艺术剧场的大型公开演出中扮演主角之一——“金鱼”。这部戏从四月线上直播到七月线下公演,她共演了19场,吸引了5000多名观众。

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这一切并不容易。
Mia识字不多,对"贪婪"和"同情心"这样的词汇并不理解,只能努力死记硬背。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排演,她逐渐理解了原本不懂的词句。从最初的拘谨到最后在舞台上游刃有余,甚至能记住其他角色的台词,应对突发情况。
我经常告诉Mia,她现在参与的是一项工作,我们要以专业的态度对待,工作中不分大人和小孩,别人不会因为她是小孩而迁就她。而且我们的演出是售票演出,观众花钱买票来看,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
虽然我不确定5岁的Mia是否理解我所说的工作,但有时演出很早,有时下午很困,她从不会因个人原因发脾气,总是努力展现最好的一面。

△晚场演出过后,Mia累到在地铁上睡着了。
因为热爱,Mia虽然承受了不少压力,依旧非常享受排练和演出的日子。到现在,她还经常询问何时能再次登上舞台扮演小金鱼。
有了舞台表演经验,在去年和今年的新加坡讲华语运动亲子才艺比赛中,我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去年拿了幼儿组全国亚军,今年在神仙打架的组别突围而出,拿到了季军。

而之前,Mia还在新加坡国际原创漫画大赛中获得铜奖。这些比赛取得的小成就让Mia一点点累积出了更多的自信和勇气,成为她往前走走到更高更远处的基石。
探索出最好的自己
四处游玩、探险是探索,尝试各种兴趣爱好是探索,参加各种好玩的比赛也是探索。
只要不会威胁到安全,我们从来不打断Mia的探索。就这样陪伴着,一起玩耍,不断拓展Mia的认知边界,她长成了一个活力四溢又有强大韧性的小女孩。
“静如处子,动如疯兔”这句话仿佛就是为她量身定制的。
从Mia的3岁起,我们开始为她规划“学习”之旅:
在小学之前,鼓励她尝试各种事物,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小学之后,我们打算保留一到两项特长,让她坚持下去。
这也是来源于我的个人成长经验——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了舞台表演的梦想,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我一直努力追求,并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舞台剧演员。我也希望Mia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因为这将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整整3年时间,我们尝试了许多事物,美术、围棋、陶艺、幼儿编程……Mia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兴趣,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但直到接触到艺术体操,Mia才找到了真正的爱好。
当时Mia6岁,去试课的时候,看到其他小朋友做出高难度动作,她十分兴奋,当即就想要自己也试一试。在老师的帮助下,每次挑战完成一个新动作,她就特别特别开心,眼睛里闪烁的光芒,是我在她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我想,恐怕这就是Mia的“真爱”了。
艺术体操的奇妙之旅
Mia学习艺术体操,面临着与其他同龄孩子不同的挑战。一般情况下,艺术体操从4岁开始练习。同龄小伙伴已经学习2年了,而Mia才刚刚起步,基本功差很多。
不过,Mia却不在乎这个,她只专注于挑战自己。每次能力提高一点,她都特别兴奋,然后更加卖力去挑战新难度。


Mia试课的起点,别说拉直腿了,
费尽力气才能保持平衡
一个月后,她已经可以在脚下垫砖块了。
作为女儿的专业陪练,爸爸经常被折磨到腿抽筋。(其实从小学舞蹈的妈妈也试过做示范,只是多年不练,不是扭到脖子就是闪到腰,惨遭爸爸嘲笑)

现在,Mia每周在俱乐部训练3次,每次3小时。小一开始加入了校队后,每周还有2次CCA训练,每天3小时。所以Mia正常每周训练5次,当CCA休息时,每周训练3次。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对艺术体操如此执著?是将来让Mia通过艺术体操升中学的DSA(直升计划)吗?
或许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她仍旧十分热爱的艺术体操,并且训练很出色,我们会考虑利用这个特长,顺便做这件事情。但现在,我们完全不去考虑。为了DSA而去专门训练某个特长,这在我看来,是本末倒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