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多開始學鋼琴,每天堅持訓練,卻始終沒有找到那份與樂器神交的默契,付出太多收穫卻不如人意。
媽媽勸她放棄,她卻哭求再給自己點練習時間,她想再給鋼琴多幾次機會,也再給自己多幾次機會。5歲的時候,和大人一起扛起枯燥繁瑣的排練,3個月內19次登上新加坡藝術劇場的大舞台飾演主角「小金魚」,第一次展示舞台上的靈氣,成為同齡人中的「小明星」。

6歲找到「真愛」——藝術體操,訓練量逐漸加到了一周6次,每次3小時。媽媽心疼孩子太辛苦,想要減少一點,她卻喊著,不要啊!我還想一周訓練8次呢!剛滿7歲,已經收穫了數枚獎牌🏅,其中好幾個獎項都是新加坡全國比賽。……

△小金魚化妝準備上台啦
寫出這段今年才上小一的小女孩Mia的日常,我突然有種被電到的感覺。明明看著和同齡人一樣一臉稚氣,和朋友玩耍時傻氣的笑聲也是一樣突破天際,但Mia卻已經經歷了那麼多,做起事來能夠有自己的思考,已經懂得堅持的意義。Mia身上這種不用爸爸媽媽要求,就能不斷自雞的「源動力」,到底來自哪裡?
我們找到了小金魚Mia的媽媽,聽一聽「素質雞娃」的培養之路。
用陪伴與挑戰成就
勇敢、自信的小Mia
我是Mia媽媽,從上海來到新加坡讀南洋藝術學院,遇到了同樣來留學的Mia爸爸,後來,我們就一起留在了這個美麗的花園城市。2016年,Mia出生了,我和Mia爸爸開啟了攜手共進的育兒之路。一起研究母嬰產品、一起讀育兒書籍、參加育兒講座,一起討論如何帶娃、分享學到的育兒知識……育兒這條路上,我從來沒有孤軍奮戰過。

Mia能夠養成專注堅持、自信開朗的性格,跟我們這條從她出生起就建立的「育兒共識」又很大關係: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要親自陪伴孩子成長。
Mia出生後,我們幾乎沒有一個周末是閒在家裡的。即使她還很小,我們也帶著她到處去玩,到處去探索,體驗各種不同的事物。
Mia還不會坐,我們就帶她去玩沙;她還不太會看,我們就帶她去海洋館。她剛學會爬,就在室外玩髒兮兮的水,玩得不亦樂乎。對於我們來說,弄髒衣服根本不是多麼大不了的事兒。
再加上日常的在家陪伴閱讀,小Mia的生活可謂是豐富多彩。

△六個月起她就翻跟頭玩GYM,體驗著大海的波濤洶湧……
其實,我們這樣幾年如一日的陪伴成長,也有很多親朋好友不理解。尤其是長輩,常常質疑我們帶孩子做的太多、太快,超過了她的實際能力。我們沒有因此動搖。相反,我們相信這些能激發孩子的潛能。
我們鼓勵Mia超越自己的舒適區,帶她去接觸新的事物,給她機會嘗試新的挑戰。我們覺得,對她的信任和支持,是作為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之一。
事實也證明,這條路是對的。共同探索式的陪伴,讓Mia感到無比安全,願意和我們分享任何心事;而她也變得特別勇敢,從來沒有任何公主病。有一件事我記得特別清楚。
Mia五歲時,我們帶她去攀岩。因為天生恐高,第一次、第二次她都爬到一半就不敢繼續了。但她對攀岩還是一直充滿嚮往。
有一天,她在睡覺前問我:「媽媽,如果我能登頂,你會開心嗎?」這個問題讓我心裡一震。我告訴她:「你不需要在乎任何人開心與否。如果攀岩是你喜歡的事情,你就去做。如果登頂讓你感到快樂和有成就感,媽媽會全力支持你。但如果你自己並不喜歡,那就不要勉強自己。」
我內心盼望她強大,但也不希望她為了迎合他人而做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媽媽。經過一番思考,她確定自己真正喜歡攀岩,並渴望突破自己。再次去攀岩的時候,她終於克服了內心的恐懼,登頂了6次。那一天,我和她都開心得不得了!
從舞台到比賽:
Mia的自信成長之旅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有些孩子內斂敏感,有些孩子喜歡錶現,有些孩子邏輯秩序特別好,有些孩子從小就是個社交達人……在陪伴中看見孩子的喜好,了解孩子的真實性格,是幫助她探尋未來之路的第一步。
Mia從小就表現出了強烈的表演慾望,她熱愛舞台,喜歡參加比賽,勇於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
這種熱情源於她對表演藝術的興趣,也可能與她與我共同經歷劇院排練廳有關。
我從南洋藝術學院(NAFA)戲劇專業畢業後,一直在從事舞台劇表演的工作。
從Mia8個月大時,我就帶著她去排練廳玩,去看劇院看錶演。無論表演時長如何,她每次都能全神貫注地投入,享受其中。



這種薰陶一直持續到她5歲時,迎來了真正可以上舞台的機會,在新加坡藝術劇場的大型公開演出中扮演主角之一——「金魚」。這部戲從四月線上直播到七月線下公演,她共演了19場,吸引了5000多名觀眾。

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這一切並不容易。
Mia識字不多,對"貪婪"和"同情心"這樣的詞彙並不理解,只能努力死記硬背。通過一遍又一遍的排演,她逐漸理解了原本不懂的詞句。從最初的拘謹到最後在舞台上遊刃有餘,甚至能記住其他角色的台詞,應對突發情況。
我經常告訴Mia,她現在參與的是一項工作,我們要以專業的態度對待,工作中不分大人和小孩,別人不會因為她是小孩而遷就她。而且我們的演出是售票演出,觀眾花錢買票來看,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
雖然我不確定5歲的Mia是否理解我所說的工作,但有時演出很早,有時下午很困,她從不會因個人原因發脾氣,總是努力展現最好的一面。

△晚場演出過後,Mia累到在地鐵上睡著了。
因為熱愛,Mia雖然承受了不少壓力,依舊非常享受排練和演出的日子。到現在,她還經常詢問何時能再次登上舞台扮演小金魚。
有了舞台表演經驗,在去年和今年的新加坡講華語運動親子才藝比賽中,我們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去年拿了幼兒組全國亞軍,今年在神仙打架的組別突圍而出,拿到了季軍。

而之前,Mia還在新加坡國際原創漫畫大賽中獲得銅獎。這些比賽取得的小成就讓Mia一點點累積出了更多的自信和勇氣,成為她往前走走到更高更遠處的基石。
探索出最好的自己
四處遊玩、探險是探索,嘗試各種興趣愛好是探索,參加各種好玩的比賽也是探索。
只要不會威脅到安全,我們從來不打斷Mia的探索。就這樣陪伴著,一起玩耍,不斷拓展Mia的認知邊界,她長成了一個活力四溢又有強大韌性的小女孩。
「靜如處子,動如瘋兔」這句話仿佛就是為她量身定製的。
從Mia的3歲起,我們開始為她規劃「學習」之旅:
在小學之前,鼓勵她嘗試各種事物,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天賦;小學之後,我們打算保留一到兩項特長,讓她堅持下去。
這也是來源於我的個人成長經驗——在很小的時候,我就有了舞台表演的夢想,雖然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困難,但我一直努力追求,並成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了一名舞台劇演員。我也希望Mia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夢想,因為這將是一種巨大的幸福。

整整3年時間,我們嘗試了許多事物,美術、圍棋、陶藝、幼兒編程……Mia對各種事物都充滿興趣,想學什麼就學什麼。但直到接觸到藝術體操,Mia才找到了真正的愛好。
當時Mia6歲,去試課的時候,看到其他小朋友做出高難度動作,她十分興奮,當即就想要自己也試一試。在老師的幫助下,每次挑戰完成一個新動作,她就特別特別開心,眼睛裡閃爍的光芒,是我在她做別的事情的時候,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我想,恐怕這就是Mia的「真愛」了。
藝術體操的奇妙之旅
Mia學習藝術體操,面臨著與其他同齡孩子不同的挑戰。一般情況下,藝術體操從4歲開始練習。同齡小夥伴已經學習2年了,而Mia才剛剛起步,基本功差很多。
不過,Mia卻不在乎這個,她只專注於挑戰自己。每次能力提高一點,她都特別興奮,然後更加賣力去挑戰新難度。


Mia試課的起點,別說拉直腿了,
費盡力氣才能保持平衡
一個月後,她已經可以在腳下墊磚塊了。
作為女兒的專業陪練,爸爸經常被折磨到腿抽筋。(其實從小學舞蹈的媽媽也試過做示範,只是多年不練,不是扭到脖子就是閃到腰,慘遭爸爸嘲笑)

現在,Mia每周在俱樂部訓練3次,每次3小時。小一開始加入了校隊後,每周還有2次CCA訓練,每天3小時。所以Mia正常每周訓練5次,當CCA休息時,每周訓練3次。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對藝術體操如此執著?是將來讓Mia通過藝術體操升中學的DSA(直升計劃)嗎?
或許到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她仍舊十分熱愛的藝術體操,並且訓練很出色,我們會考慮利用這個特長,順便做這件事情。但現在,我們完全不去考慮。為了DSA而去專門訓練某個特長,這在我看來,是本末倒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