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1年半拿到南洋女中DSA录取通知,这个冷门项目估计你不知道

2021年09月11日   •   3万次阅读

文:Helen Hu

今天大宝收到了南洋女中的Innovation DSA Confirm offer (特长生录取通知书,简称CO),用机器人编程robotics项目申请的。

作为一个学业成绩中上水平,偶尔能超常发挥,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特长的孩子,大宝跟那种某一方面特长一骑绝尘的孩子比起来,她没法叫牛娃。 家长群里牛娃的天花板是三个名校CO,平时成绩都是四科总分4分(写到这里几乎留下了羡慕的口水,毕竟我娃的英文一科有时候就是4分)。

有朋友开玩笑说你家很幸运,其他DSA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特长,你们只培养了一年半(我家五年级才开始学robotics)。

我说不是的,从她3岁报了第一个幼儿舞蹈班开始,到11岁升上五年级这8年,我们前后学了十几种兴趣班,作为家长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发掘她真正热爱并且擅长的兴趣去培养。

多多尝试,并不是只为了准备DSA或者长大了吃这碗饭,而是希望她成年以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感受到压力时,会有个兴趣爱好来得到一些愉悦和放松。

不是没有努力培养,是大多兴趣都是培养了个寂寞。相信很多家长送孩子学游泳也不指望成为下一个Schooling(中文名约瑟林,荣获新加坡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 学篮球也不见得目标NBA,学钢琴也不一定就是想成为下一个郎朗。

我跟娃爹经常在孩子们睡觉以后一起切磋奥数题,好方便第二天继续教孩子,中年夫妻的夜生活也可以十分有学术氛围,并不只是并肩刷手机的兄弟情谊。

作为一对双双拿过全国数学联赛三等奖的爹妈,我俩努力培养的孩子,奥数比赛最佳成绩是top43%。所以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在这艰难的进程中我俩培养出了深厚的革命友谊。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轮班上手教娃才刺激,一个顶不住了还有个坚实的战友顶着,绝不互相抱怨。中年夫妻的感情总在一起对付娃中不断加深升华。

*我家的写字板,这样教娃比较方便

到底用什么特长申请DSA?

言归正传,2020年的时候,眼看着到了五年级,我必须在她学啥啥不行,大多玩票性质的一堆兴趣和科目中,挑出能对DSA有用的再重点突击一下。

*去年,孩子小五的时候,我就开始在朋友圈到处咨询 本来觉得从小中文家庭氛围下的孩子,好歹华文和双语可以尝试吧?她立马给我一个surprise:高华作文和阅读理解发挥失误考了个不及格!于是赶紧送作文班突击一下,PSLE可不能再出现重大失误!英语从小一补到了小六,依然成绩平平,于是语言类卒……

体育类早就沦落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小六她回来说曾经跟着邻居阿姨学着玩的篮球,终于入选校队了,因为疫情取消了所有比赛,生不逢时不外如是。

还可以考虑用来报考DSA的兴趣就两样:绘画和机器人编程

绘画是她坚持最久的兴趣爱好,素描还是画的不错,这算是一个真正培养下来的兴趣。于是我慕名去请教了一位绘画DSA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被告知至少要花五六个月去准备绘画作品集,我们因为没有经验已经有点晚了。在PSLE已经进入倒计时的时候,这个准备时间成本很高。又打听了一下top school每年招收的绘画特长也很少,一两个。大宝一直都是埋头学,并没有参加过什么比赛获过奖,唯一的奖是在British council 举办的绘画比赛。我没太大信心去投入巨大时间成本争那一两个名额,会更希望花时间在学习上准备考试,于是六年级增加了英文和华文的作文补习。

最终只能寄希望于在NK Robotics寓教于乐学的机器人编程,于是着手研究哪些学校有这个相关DSA。本来学这个也没指望报DSA,纯粹是玩的性质。这方面的DSA并不像传统学术类、体育类、艺术类为众多家长所熟知,我也是孩子学了以后才开始了解。鉴于我自己本科就是读的工科EEE一直做机器人项目,这孩子学业上文科明显不出色,艺术和体育细胞全无,未来学业、事业大概率走理工科道路。

从小娃爹一直带着她动手搭建各种联动机械类和大型电动乐高玩具,她对动手的项目还是很有兴趣。学这个她的确玩的挺开心的,难得不用催促回家会主动做作业,毕竟学这个也就跟玩乐高差不多。老师们给了她很多的赞赏和鼓励,让她更有动力,十分符合兴趣班的口号:“好未来,玩出来!”

到底申请那几间学校?

最终我选了南洋女中的innovation,德明中学的STEM,都是华校,考虑到她高华还可以。最后凑数的报了莱佛士女中RGS的数学,因为离家近。

不出意外,RGS一点水花没有,没能入围直接被拒。申请的时候我也没有说报了很大的希望,属于no harm to try,别浪费机会,也攒一次申请的经验。

申请之前,我请机器人兴趣班老师帮忙写了好几份材料,包括推荐信、大宝学过的内容总结、参赛经验和项目介绍这些,然鹅最后发现都用不上。申请材料有很严格的字数限制,几乎每一项只能一句话介绍。

最终我递交申请,就是把大宝从小到大的各种奖项和参赛经历分类按时间顺序写了个列表。当时还感慨:抱以厚望的机器人编程,居然最乏善可陈,因为学得时间太短了,一年多一点点,完全在拿项目介绍硬凑字数。

围棋获过的奖还更多些

收到入围通知,做了什么准备?

后来收到了南洋女中robotics的入围通知,让准备一个项目介绍,这才真正进入了正题。带着决战的决心,我要推著娃上阵打拼。不然以我家大宝的尿性,你通知她入围了,她会直接原地躺平:“妈妈你放心,我肯定选不上!”

当时要求是介绍一个做过的项目,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克服,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形式可以是图片或者视频介绍,再附上250字的小作文。

选项目我就跟培训老师讨论了好几次,老师推荐说做一个环保的:大宝做过一个自动播种机的机器人去参加比赛,最终比赛遗憾的取消了,但她当时画了很不错的海报有保留下来,可以加进申请材料。 之前比赛取消,机器人就拆掉了,大宝又重头把机器人搭出来,调试了控制程序,在老师建议下从手动喷水壶换成了自动感应喷水壶(其实就是个感应洗手液喷壶),感觉鸟枪换炮了。我让她把这个过程写进了小作文作为克服技术难题的部分。

我们准备项目介绍就搞了好几周,到最后几天才弄好材料上传。小作文写到第五版才敲定(你永远不知道我娃的脑洞会写的多么实诚,她一开始写如何跟队友吵架摔坏了机器人又握手言和重做的过程,十分诚实但是真的不行,只能反复改),机器人装置改了三遍,控制程序写好后,还请技术指导审核优化了。

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都很厉害,我还没学会Python但是小学生都会了。 项目视频拍了三遍,我自己尝试认真学了视频剪辑,如何加特效,背景音乐等等。最终都没用上,实在太麻烦了。最后,在指导老师建议下,拍了个特别朴实的:没任何特效,平铺直叙,孩子出镜介绍项目,配了个后期字幕和大宝自己画的海报特写。

文字部分除了反复修改的小作文,我也加上了老师之前写的推荐信和项目总结作为附属材料。

十分感谢大宝的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付出,这都是他们在教学之余提供的帮助。

收到面试通知,做了什么准备?

因为十分投入的准备,就会有所期待。 经过蕉绿的等待,等来了第二轮面试通知。通知说要带草稿纸、笔和尺子,感觉还要考试的样子。我到处去问第二轮会有什么,基本一无所获。

机器人编程这个领域的DSA,貌似大宝的小学500人满员的家长群,就我家一个在准备。有个孩子去年innovation考进南洋的朋友,给了我一些建议:这个领域申请的项目什么样的都有,所以没有规律和参考价值,只能看孩子临场发挥。

总之要积极发言,自信阳光才能给老师好印象。如果冷场,说不出话,磕磕巴巴,那么通过的几率就很低了。他们家去年也没有笔试,只是面试,所以不知道准备笔试会考什么。

于是,我报名了一个面试的讲座,对于面试准备还是很有帮助的。常见的各种面试问题,大概如何回答和应对,讲座都有指导。这个讲座是中文的。同时,也收到大宝的英文补习班发的四份DSA面试“宝典”,我看了一下其实大人也适用,从如何提高表达技巧、正确的表达自己、自我介绍技巧、到常见面试问题,十分全面。

回来我就把讲座老师的PPT打印出来和英文宝典一起对照学习。在整个讲座过程中和复盘回放讲座视频中,大宝和我都做了很多笔记。

光嘴说我觉得远远不够,所以让大宝把绝大部分问题写下自己的答案,对照讲座的答题技巧一起研究如何改善答案,再背诵下来。

期间,无数次被娃各种胡说八道和十万个为什么气到七窍生烟。

我们又一直不停的去查资料,比如她说偶像人物要跟我一样放居里夫人(她也看过居里夫人传)。于是我们去查居里夫人的生平和成就,特殊历史时期女性受教育和就业如何受到各种限制。

比如她这个项目是节省人力做自动播种绿化,缓解全球变暖问题,那么我们还得去查气候变暖的危害和原因。如果给你选一样技术去改善学校环境,你会选什么项目,为什么?这些都要去了解新科技。

另外就是,我们申报的两所学校网站,e-openhouse视频都看了好多遍,让孩子了解报考学校的历史、强项和文化。这些查资料的过程,的确十分长见识。后来在德明的STEM考试中,对于科技讯息问答也有帮助。

这些面试问答我们准备了好几轮:

第一轮在我跟她口头讨论,吵吵闹闹中完成;

1/2
下一页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
震惊!这个没有资源的"小红点"凭什么成功?副总理王瑞杰首次公开6大治国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阅读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调涨订阅费!新加坡人每月要在这7个流媒体平台花多少钱?🔎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阅读
王乙康部长:许多民主国家寸步难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阅读
南大vs国大硕士就业大揭秘:高薪背后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052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171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