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入境狮城接获14天居家通告的人 这些都是你应该注意的事项

2020年03月21日   •   4446次阅读

(海峡时报)

作者 侯佩瑜

加坡外交部和教育部17日晚发出一份联合文告指出,随着多国收紧旅游条例和封锁边界,加上交通和航空业者减少服务趟次,全球的冠病疫情充满变数,我国政府因此鼓励海外学生尽快回国。而且在此之前,本地大专学府已开始召回在海外实习或进行交换计划的学生。

随着各国的“封关令”陆续出台,不少趁著3月学校假期出游的国人也缩短行程提早回国。

不过,境外输入病例的飙升,新加坡18日宣布进一步加强边境管控和旅游管制,今晚11时59分后入境的国人和外国人一律须履行强制性的14天居家通告(stay-home notice)

这意味着,那些没在今晚前赶回来的人,明天一踏入新加坡就需要自我隔离。

居家通告确认书。(红蚂蚁提供)

先来普及一下什么是居家通告?

根据移民局发出的居家通告,当事人必须时刻留在家中14天,不得外出,并应密切留意健康状况。政府机构会透过拨电、发送WhatsApp或简讯等方式联络当事人,确保接获居家通告者遵守条例,而当事人须在一小时内回复。

至于居家期间能否见客或与家人接触,共同领导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的国家发展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早前说,当局不鼓励接获通告者见客,但整体而言居家通告除了限定个人必须留在家中,并不对他们的接触对象设限。

接获居家通告者并不是被隔离。他们和缺席假者一样,接获通告并不代表他们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也不是身体不适或出现2019冠状病毒疾病(简称冠病19)症状。只是因为他们在国外,有可能曾接触过被感染的人。

(新明日报)

以下是新加坡两位传染病专家,教导大家到机场接即将回国的家人时须要注意些什么,家中又必须做出什么安排。

起飞前的准备

安微尼亚山医院传染疾病专家赫莱比斯基(Piotr Chlebicki)医生,他的女儿目前就读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将会在今天(19日)从雪梨飞回新加坡。

澳洲截至截稿前有超过787起确诊病例,以及7起死亡病例。澳洲总理莫里森昨天宣布,从当地时间周五(20日)晚上9点起锁国,只允许该国公民、永久居民及他们的直系亲属入境。

赫莱比斯基说,最重要的是,父母在孩子登机前需要确保他们没有冠病19症状。 “如果他们有咳嗽、发烧或喉咙痛等症状,就不应该飞行,他们应该为其他乘客着想。”

(红蚂蚁制图)

家中预备事项

新加坡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也说,冠病患者可能在两周内完全没有症状,所以任何从国外回来的人都应该在这段时间内隔离。

他说, 家人必须为接获居家通告的人准备一个单独的房间,最好是带浴室和卫生间的。

他补充说, 如果家里没有这种“奢侈”的空间,还可以在房间或公用厕所外面的区域,用胶带围起来,这样能起到视觉提醒的作用,让家人别靠近或进入。

接飞机时 接获居家通告者抵达樟宜机场后应戴上口罩,离开机场时应该独自坐在汽车或德士的后座。

梁浩楠医生说, 行车时应该把车窗打开,关掉车内的空调。接获居家通告者也应该避免与接机的人有任何肢体上的直接接触,比如拥抱或亲吻。他们也应该自己提行李。

抵达家里

梁浩楠医生说, 接获居家通告者抵达家里后必须直接回房间,避免接触到任何物体和表面,包括门把手。

他说, 回到房间里,也应用水或消毒剂擦拭行李。身上的衣服也应浸泡在水里至少5到10分钟,才放入洗衣机内清洗。

与家人的互动

梁浩楠医生建议, 一般的规则是,接获居家通告者应该与家人保持超过2米的距离。

在饮食方面,家庭成员把准备好的食物和水,摆放在他的房间外,才通知他出来拿回房间食用。

然而,赫莱比斯基医生认为,接获居家通告者若没有出现任何冠病症状,家人被他们感染的风险很低,所以没必要完全隔离。例如,这个人可以走出房到厨房喝水。

他解释说:“当患者咳嗽时会有飞沫(这可能会传染其他人),因而在出现症状之前是有可能传染他人的。但是,与有症状的人相比,无症状的人传播病毒的效率较低,因为他们携带的病毒量较少。我认为应有一个风险和利益平衡,从一个无症状的人那里感染病毒的风险是低的,而让你的孩子呆在家里的好处是高的。” 但他说, 接获居家通告者大部分时间应该单独留在房间里,家庭成员也应该遵守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经常洗手。

梁浩楠医生说, 如果接获居家通告者使用的是公用浴室,就应采取更多的预防措施,因为病毒可以通过被污染的表面传播。他必须在使用后擦拭他接触过的东西,在冲水时关上马桶盖,家庭成员也必须这样做。同样,所有“高接触”区域,如门把手、水龙头和水槽,都必须经常清洗。

留意健康状况

梁浩楠医生说, 接获居家通告者应在14天内每天密切留意及记录自己的体温。

他说, 如果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或者感到不适,必须直接去政府医院的急诊部门求医,并告诉他们你在履行居家通告。

温馨提醒一下,接获居家通告者,一旦违例,将在传染病法令第21(A)节条文下被控。

若违例者为永久居民、长期探访证、直系亲属证或学生证持有者,他们的再入境准证或其他证件可被吊销或缩短期限。持有工作证件的外籍员工们也会被吊销证件,而违例者如果有孩子就读本地学校,孩子也可面对纪律处分,包括遭停学或开除。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万次阅读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8379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7182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新加坡留子们必看!在新加坡地铁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险挨罚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4617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与新加坡人结婚有医疗和生育补贴?官方回应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3249次阅读
在新加坡,拿到工资后,每个月要存下这么多钱?!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