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和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日前在国会披露以下数据:
截至去年12月,新加坡有超过140万名外籍雇员,分别为:
1.就业准证(18万7300人)
2.S准证(17万7900人)
3.工作准证(103万3500人)
4.其他证件(2万5400人)
近20年(从2000年至2022年),在本地的非居民年龄构成为:
1.约92%年龄介于15岁至64岁
2.约5%年龄低于14岁
3.约3%年龄在65岁及以上
在所有非居民中,约八成持有各种工作证件,其余是他们的家属及外籍学生。
近20年(从2000年至2022年),非居民从事PMET(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和技师)工作的比例:
2002年,有15% 2012年,升至25% 2022年,升至27% 本地劳动力中,2012年,从事PMET相关工作的居民约54%,2022年从事PMET相关工作的居民近64%。
近20年(从2000年至2022年),受雇非居民收入稳步上升:
1.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简称EP)持有者的月薪中位数:
1)2002年12月,3200元
2)2012年12月,5500元
3)2022年12月,9200元
2.S准证去年底的月薪中位数为3200元
3.不包括外籍帮佣在内的工作准证(Work Permit)持有者,去年底的月薪中位数为1200元。
2022年新加坡本地受雇居民住户的工作月入中位数达1万零99元,人均月入中位数则是3287元。
延伸新闻: 2023年9月1日起,SP月薪门槛将从原来的3000新币提高到$3150新币,同时当局宣布下一轮调整会在2025年的9月。
雇主为SP支付的外劳税,从2023年9月1日起,将从450新币调高至550新币。到2025年,将进一步提高到650新币。
EP目前的月薪门槛保持不变是5000新币,金融服务业EP的最低月薪为5500新币。
不过从2023年9月起,如果公司要为外籍员工申请新的EP,则必须提交由第三方认证的学历,以确保员工提供的学历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