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和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日前在國會披露以下數據:
截至去年12月,新加坡有超過140萬名外籍雇員,分別為:
1.就業准證(18萬7300人)
2.S准證(17萬7900人)
3.工作準證(103萬3500人)
4.其他證件(2萬5400人)
近20年(從2000年至2022年),在本地的非居民年齡構成為:
1.約92%年齡介於15歲至64歲
2.約5%年齡低於14歲
3.約3%年齡在65歲及以上
在所有非居民中,約八成持有各種工作證件,其餘是他們的家屬及外籍學生。
近20年(從2000年至2022年),非居民從事PMET(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工作的比例:
2002年,有15% 2012年,升至25% 2022年,升至27% 本地勞動力中,2012年,從事PMET相關工作的居民約54%,2022年從事PMET相關工作的居民近64%。
近20年(從2000年至2022年),受僱非居民收入穩步上升:
1.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簡稱EP)持有者的月薪中位數:
1)2002年12月,3200元
2)2012年12月,5500元
3)2022年12月,9200元
2.S准證去年底的月薪中位數為3200元
3.不包括外籍幫傭在內的工作準證(Work Permit)持有者,去年底的月薪中位數為1200元。
2022年新加坡本地受僱居民住戶的工作月入中位數達1萬零99元,人均月入中位數則是3287元。
延伸新聞: 2023年9月1日起,SP月薪門檻將從原來的3000新幣提高到$3150新幣,同時當局宣布下一輪調整會在2025年的9月。
僱主為SP支付的外勞稅,從2023年9月1日起,將從450新幣調高至550新幣。到2025年,將進一步提高到650新幣。
EP目前的月薪門檻保持不變是5000新幣,金融服務業EP的最低月薪為5500新幣。
不過從2023年9月起,如果公司要為外籍員工申請新的EP,則必須提交由第三方認證的學歷,以確保員工提供的學歷真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