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物整理师 化恐惧为同情与怜悯

2021年07月26日   •   1万次阅读

要日复一日地处理死亡现场,难免得学会抽离,但在处理往生者的遗物、贴身物品和照片时,再怎么抽离,也难免会“睹物思人”,恍如目睹、见证他们生前的最后一次挣扎,以及他们生命里的孤单与人生的光辉。

惹穆丹印象最深刻的是为一名老先生整理遗物,“他的亲戚告诉我们,他生前是一位退休教师。他家里有很多书,我在他度过晚年的环境里,一面整理,一面在脑海中慢慢拼凑出他的人生。他生前一定是一位好老师,造福了人群。我认为我做的不只是清理遗物这么简单,这份工作宛如一座桥梁,让我们走入另一个人的世界。”

为家属找出重要遗物

《我》剧里的父子常透过观察遗物,透过聪明的推理,为不能发声的死者完成他们最后的心愿,或修复他们与家属的关系。现实生活没韩剧如此戏剧性。惹穆丹和叶耀安透露,他们在整理的过程中确实会找到重要的遗物,如身份证、出生证、手表,偶尔会找到钱和首饰等贵重物品。

惹穆丹说:“很多时候,家属已经知道家里有什么重要遗物,会要求我们在清理时特别留心。我们找到后会将它们消毒,然后摆在屋内显眼的地方,拍照通知家属。”

叶耀安说,一些独居老人有囤积杂物的习惯,他们有个案子就请来杂物清理专家搬移所有的囤积物,花了两三天才清理完毕。

这次为采访布置的模拟现场,叶耀安用番茄酱在地上涂抹成一个人形,还打上手印。我们忍不住笑问:有这么假吗?惹穆丹认真地说:“事实确实是这样的。”他最近处理的一个案子,死者遗体腐烂到在床褥上留下一个人形印渍。

死者留下的,即使多不堪入目,都仿佛在跟活着的人说:我曾经存在过。

郭嘉亨记得在独居死者的家看过长长的血迹拖印,“他显然是在厨房跌倒,流了很多血,试图爬著到卧室找求救的方式。很可惜,他来不及获救就离世了。”

有些孤独死亡的人是年轻人。叶耀安说,有个案子倒地死亡的是租房子的年轻房客,他跌倒时眼镜框脚插入太阳穴,流血至死。屋内一名外国房客发现后,吓得逃回自己的国家后才打电话通报。如果当时有人在他身旁,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

当你明白了往生者生前最后一次的挣扎,想到他们临死前的孤独与绝望,或许你也会像这些遗物整理师一样,把心里所有的恐惧化为同情和悲悯。

我们没做什么亏心事,进入往生者的屋子也是毫无恶意的。他们走了,已经无法清理自己的家,我们是来帮忙他们清理和处理遗物的。——郭嘉亨

他的亲戚告诉我们,他生前是一位退休教师。他家里有很多书,我在他度过晚年的环境里,一面整理,一面在脑海中慢慢拼凑出他的人生……我认为我做的不只是清理遗物这么简单,这份工作宛如一座桥梁,让我们走入另一个人的世界。——惹穆丹

延伸观赏与阅读

身后清理服务行业近年成为不少影剧和著作关注的题材,为公众揭开这行业神秘的面纱,也借此让观众、读者探讨避讳的生死课题。

《我是遗物整理师》

(Move to Heaven∕Netflix原创韩剧,2021年)

《我》讲述一名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的“创伤清理工”为无人知晓、无人理会的独居亡者清理死亡现场,最后一次替他们整理人间的家,好让他们安心“搬到天堂”。这名少年常常透过观察遗物,透过聪明的推理,为不能发声的死者完成他们最后的心愿,或修复他们与家属的关系。

《一干二净》

(Spotless∕英法合制,2015年)

这部黑色喜剧的男主角是一名住在伦敦的“创伤清理工”。他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平静的生活被忽然出现的大哥扰乱,还把他拖入黑道的深渊。

《我是遗物整理师》

(作者:金完,译者:冯燕珠∕台湾远足文化出版,2021年)

生于首尔,在大学主修诗文创作的韩国作家在日本采访及写作时,开始关注逝者留下的物品及其身后事。经历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后他回到韩国成立身后清洁公司“Hard Works”,一边工作一边记录平时在死亡现场面对的“人的生命与存在”。他用细腻的文字给孤独的逝者声音——自杀前还细心分类资源回收的年轻女子;询问家具清洗费后才自杀的中年男子;一起躺着迎接生命终结的夫妇……让读者看见他们生前的绝望,也给予他们生命的尊严。

《创伤清理奇女子》

(The Trauma Cleaner: One Woman's Extraordinary Life in the Business of Death, Decay, and Disaster∕作者:Sarah Krasnostein∕St. Martin's Press出版,2018年)

Sandra Pankhurst是澳大利亚首名女性殡葬业者,也是澳洲创伤清理公司总裁。这本传记的题材表面上是死,但写的却是生存,写的不只是她与团队清理死亡现场的惊奇经历,还讲述她传奇的人生。她原来曾是“他”,小时候被收养的家庭虐待,长大后他结了婚还当了父亲,后来又做了“变装皇后”艺人,变性后一度还从事性工作,直到她创办自己的创伤清理公司后,人生才大逆转。

《离开后留下的东西:遗物整理师从逝者背影领悟到的生命意义》

(作者:金玺别,译者:萧素菁∕商周出版,2016年)

从事殡葬业与遗物整理业长达20年的金玺别,处理过1000多个案子。他将自己的经历整理成29篇真实故事:有为让女儿安心在德国留学,而隐瞒自己身患癌症,最后孤独面对死亡的父亲;生前没有朋友,但却爱邀游民回家吃饭的男子,死后由街友送最后一程的奇男子等。

上一页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