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物整理師 化恐懼為同情與憐憫

2021年07月26日   •   1萬次閱讀

要日復一日地處理死亡現場,難免得學會抽離,但在處理往生者的遺物、貼身物品和照片時,再怎麼抽離,也難免會「睹物思人」,恍如目睹、見證他們生前的最後一次掙扎,以及他們生命里的孤單與人生的光輝。

惹穆丹印象最深刻的是為一名老先生整理遺物,「他的親戚告訴我們,他生前是一位退休教師。他家裡有很多書,我在他度過晚年的環境里,一面整理,一面在腦海中慢慢拼湊出他的人生。他生前一定是一位好老師,造福了人群。我認為我做的不只是清理遺物這麼簡單,這份工作宛如一座橋樑,讓我們走入另一個人的世界。」

為家屬找出重要遺物

《我》劇里的父子常透過觀察遺物,透過聰明的推理,為不能發聲的死者完成他們最後的心愿,或修復他們與家屬的關係。現實生活沒韓劇如此戲劇性。惹穆丹和葉耀安透露,他們在整理的過程中確實會找到重要的遺物,如身份證、出生證、手錶,偶爾會找到錢和首飾等貴重物品。

惹穆丹說:「很多時候,家屬已經知道家裡有什麼重要遺物,會要求我們在清理時特別留心。我們找到後會將它們消毒,然後擺在屋內顯眼的地方,拍照通知家屬。」

葉耀安說,一些獨居老人有囤積雜物的習慣,他們有個案子就請來雜物清理專家搬移所有的囤積物,花了兩三天才清理完畢。

這次為採訪布置的模擬現場,葉耀安用番茄醬在地上塗抹成一個人形,還打上手印。我們忍不住笑問:有這麼假嗎?惹穆丹認真地說:「事實確實是這樣的。」他最近處理的一個案子,死者遺體腐爛到在床褥上留下一個人形印漬。

死者留下的,即使多不堪入目,都仿佛在跟活著的人說:我曾經存在過。

郭嘉亨記得在獨居死者的家看過長長的血跡拖印,「他顯然是在廚房跌倒,流了很多血,試圖爬著到臥室找求救的方式。很可惜,他來不及獲救就離世了。」

有些孤獨死亡的人是年輕人。葉耀安說,有個案子倒地死亡的是租房子的年輕房客,他跌倒時眼鏡框腳插入太陽穴,流血至死。屋內一名外國房客發現後,嚇得逃回自己的國家後才打電話通報。如果當時有人在他身旁,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呢?

當你明白了往生者生前最後一次的掙扎,想到他們臨死前的孤獨與絕望,或許你也會像這些遺物整理師一樣,把心裡所有的恐懼化為同情和悲憫。

我們沒做什麼虧心事,進入往生者的屋子也是毫無惡意的。他們走了,已經無法清理自己的家,我們是來幫忙他們清理和處理遺物的。——郭嘉亨

他的親戚告訴我們,他生前是一位退休教師。他家裡有很多書,我在他度過晚年的環境里,一面整理,一面在腦海中慢慢拼湊出他的人生……我認為我做的不只是清理遺物這麼簡單,這份工作宛如一座橋樑,讓我們走入另一個人的世界。——惹穆丹

延伸觀賞與閱讀

身後清理服務行業近年成為不少影劇和著作關注的題材,為公眾揭開這行業神秘的面紗,也藉此讓觀眾、讀者探討避諱的生死課題。

《我是遺物整理師》

(Move to Heaven∕Netflix原創韓劇,2021年)

《我》講述一名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Asperger syndrome)的「創傷清理工」為無人知曉、無人理會的獨居亡者清理死亡現場,最後一次替他們整理人間的家,好讓他們安心「搬到天堂」。這名少年常常透過觀察遺物,透過聰明的推理,為不能發聲的死者完成他們最後的心愿,或修復他們與家屬的關係。

《一乾二淨》

(Spotless∕英法合制,2015年)

這部黑色喜劇的男主角是一名住在倫敦的「創傷清理工」。他與妻子和兩個孩子平靜的生活被忽然出現的大哥擾亂,還把他拖入黑道的深淵。

《我是遺物整理師》

(作者:金完,譯者:馮燕珠∕台灣遠足文化出版,2021年)

生於首爾,在大學主修詩文創作的韓國作家在日本採訪及寫作時,開始關注逝者留下的物品及其身後事。經曆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後他回到韓國成立身後清潔公司「Hard Works」,一邊工作一邊記錄平時在死亡現場面對的「人的生命與存在」。他用細膩的文字給孤獨的逝者聲音——自殺前還細心分類資源回收的年輕女子;詢問家具清洗費後才自殺的中年男子;一起躺著迎接生命終結的夫婦……讓讀者看見他們生前的絕望,也給予他們生命的尊嚴。

《創傷清理奇女子》

(The Trauma Cleaner: One Woman's Extraordinary Life in the Business of Death, Decay, and Disaster∕作者:Sarah Krasnostein∕St. Martin's Press出版,2018年)

Sandra Pankhurst是澳大利亞首名女性殯葬業者,也是澳洲創傷清理公司總裁。這本傳記的題材表面上是死,但寫的卻是生存,寫的不只是她與團隊清理死亡現場的驚奇經歷,還講述她傳奇的人生。她原來曾是「他」,小時候被收養的家庭虐待,長大後他結了婚還當了父親,後來又做了「變裝皇后」藝人,變性後一度還從事性工作,直到她創辦自己的創傷清理公司後,人生才大逆轉。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

(作者:金璽別,譯者:蕭素菁∕商周出版,2016年)

從事殯葬業與遺物整理業長達20年的金璽別,處理過1000多個案子。他將自己的經歷整理成29篇真實故事:有為讓女兒安心在德國留學,而隱瞞自己身患癌症,最後孤獨面對死亡的父親;生前沒有朋友,但卻愛邀遊民回家吃飯的男子,死後由街友送最後一程的奇男子等。

上一頁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