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类大全!发芽的马铃薯真的有毒吗

2021年05月18日   •   4万次阅读

市面上的马铃薯选择日益丰富,颜色和形状各异,味道亦有不同。

聚焦身边细微事物,以小见大,一目了然。

市面上的马铃薯选择日益丰富,你是否知道不同马铃薯的异同,以及最理想的保存和烹调方法?

新加坡蔬果团购线上平台Fresh Collective创办人周焕钦受访介绍一些人气品种,期待大家多认识并善用这个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的万用食材。

原产于南美洲安地斯山脉的马铃薯,现在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许多国家都能吃到各式各样以马铃薯制作的特色料理;同样的食材经由历史和文化洗礼,加上人们的巧思,变换出各种独特风味。  

新加坡美食同样常见马铃薯,例如华人的ABC汤,以及各种族的咖喱鸡往往少不了马铃薯,而且无论哪一种咖喱,最常用的就是“十项全能马铃薯”:Sebago。

周焕钦说,马铃薯大致上可归类为粉质(floury/starchy)或蜡质(waxy);Sebago属于前者,而粉质马铃薯的口感粉松软绵,皮一般较厚,适合焗烤或做薯泥。其他粉质马铃薯包括:澳大利亚的King Edward(爱德华国王)、美国和新西兰的Russet(褐皮马铃薯)和印度尼西亚的Baby Brastagi。

法国的Franceline(福朗西琳)属于蜡质马铃薯。

比较之下,蜡质马铃薯的口感较扎实,一般建议快炒或炖煮,也适用于沙拉;蜡质马铃薯的皮一般较薄,煮熟之后会保留形状,例如法国的Franceline(福朗西琳)、澳大利亚的White Washed(白皮马铃薯)、Red Skin(红皮马铃薯)和Nicola(尼科拉)。

常在Chateau mix中出现的松露马铃薯是粉质马铃薯。

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Vivaldi(维瓦尔第)则按照收成期而不同:较早收成时为蜡质,成熟后才收成则会变成粉质。来自法国且带有坚果味道的Ratte则介于粉质和蜡质之间,但可归类于蜡质。目前市面上亦可看到包括三种马铃薯,合称Chateau mix(城堡酒庄混合装)的选择,其中有Franceline、Ratte及属于粉质的Truffle(松露马铃薯)。

带有坚果味,来自法国的Ratte介于粉质和蜡质之间,但可归类为蜡质马铃薯。 周焕钦建议:根据烹调需要选择马铃薯,亦可根据所买到的马铃薯决定烹调方式。不过,无论哪一种马铃薯,理想的储存方法都一样:

千万别让马铃薯和洋葱、小红葱当邻居,因为如此一来两者都会更快坏掉,特别是马铃薯;

在马铃薯之中置入一个苹果,有助延长马铃薯的保存期;

储存环境越暗越好,切忌过亮或过冷;温度太低会导致马铃薯核心变硬,烹调时间再长也难以软化。

周焕钦说:“果菜商一般会把马铃薯收在麻布袋里,因为既通风,又能挡住光线。”

马铃薯发芽=有毒?

周焕钦指出,马铃薯收成后一般可存放三个月,但从产地送到批发商再上架,间中耗费的时间消费者难以确定,因此建议买了就尽快吃掉。

他说:“马铃薯放太久会变黑,也会发芽,芽眼和芽根开始变绿,意思就是马铃薯已经产生毒素。”

切除芽眼和变色部分,其他部位可否安全食用?

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的官网报道,马铃薯发芽后,整颗马铃薯会产生大量茄碱(α-solanine,又称龙葵碱),这是一种植物发芽时为了抵抗感染,以及防止块茎被吃掉而产生的生物碱。芽眼和马铃薯外皮的茄碱尤其集中,但其他部位的含量也会随之增高。换言之,即便切除外皮和芽眼,并且高温加热,还是会把茄碱吃下去。

食用过多含茄碱的食物,可能会有急性中毒的风险,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血压偏低、心跳偏慢,呼吸变快和肌肉绞痛。症状一般会在食用后的2至24小时之内出现。

记者:陈映蓁 摄影:唐家鸿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