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放宽戴口罩规定后,狮城“冠病一代”宝宝终能过上“正常生活”

2022年08月24日   •   9234次阅读

(ISTOCKPHOTO)

作者 侯佩瑜

间普遍称出生于冠病疫情期间的孩子为“Covid Babies”(红蚂蚁译为“冠病一代”)。

疫情正在悄悄改变这一代宝宝的成长历程。而红蚂蚁的20个月大小女儿,按照上述定义,正属于“冠病一代”。

生她的时候,因为疫情全程不可摘下口罩,她初来乍到这个世界,睁眼的第一个画面就是戴着口罩的爸爸妈妈。

所幸,新生儿眼里的世界是一片模糊的黑与白,估计她当时自个儿也没看个清楚、看个明白。

(红蚂蚁提供)

“Mask”是最先学会说的单词之一

她牙牙学语,开口说的首几个单词里,除了“妈妈”还包括“Mask”(口罩),可见口罩在她小小的世界里何等重要。

现在她一看到我们戴上口罩,就会立刻去穿鞋子,因为她已把戴口罩和出门挂上等号了。

如果看到我们忘了戴口罩,她还会提醒我们,立刻跑去帮我们取一个。

她最喜欢的玩具之一,竟然是“免试消毒液”!只要视线里出现这样东西,就一定会拿在手上,然后模仿著大人,挤一些在小手上,两手搓呀搓。

四岁多的儿子虽然不是出生于疫情期间,但他“人生一大半”都在疫情期间渡过。 还记得他两岁时,学校开始要求孩子们戴口罩上幼儿园。那时的他还不懂什么是病毒细菌,我们只能用威吓的方式告诉他: “不戴,会被警察捉。”

后来,他看到同学们都戴着口罩,也知道什么是冠病,自然而然也就适应了。

(红蚂蚁提供)

那段期间,大家出入公共场所都必须出示“合力追踪”应用证明已接种冠病疫苗。

儿子在家就会角色扮演起“保安员”,要求我们出示应用。有时我们敷衍他,随便拿起手机假装“嘟”一声,他竟然不满意,一定要我们给他看“小水獭悠闲地浮在水面上”的界面。原来,他已经与我们一样熟悉防疫措施,并且熟记于心。

后来,政府允许国人在室外可以不戴口罩。我们去到户外不太拥挤的地方,就会让他脱下口罩透透气,他竟然一脸担心地问: “政府会捉我吗?”

最让红蚂蚁心疼地是,有一次给他阅读故事书,他看到书上画着孩子们在游乐场玩耍,一个个都无需戴口罩,居然很羡慕地说: “我也想和他们一样,不戴口罩在游乐场玩。”

为了让孩子们探索大自然,拥有“较正常”的生活,疫情期间,我们仍继续让孩子去上幼儿园,每周也会带他们到较不拥挤的公园和楼下玩耍。欣慰的是,他们见到陌生人也不怕生,会主动打招呼,但我们也因此付出代价:小女儿半年内两度染疫。

红蚂蚁身边也有特别谨慎的朋友。孩子一出生就戴防护面罩或口罩,非必要不外出,也不出席聚会。虽然孩子少了学习社交的机会,习惯只看得到眼睛的脸孔,却保障了孩子的健康。

我们的“正常生活”不是小朋友熟悉的

无论我们在疫情期间选择哪一种育儿方式,对“冠病一代”的小孩来说,这些我们花了两年多还无完全适应的防疫措施、那些我们觉得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眼中,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生活一部分。

这些“冠病一代”的孩子,应该会比我们拥有更良好的卫生习惯,会勤洗手消毒,生病时会主动戴口罩并且在家休息。

(ISTOCKPHOTO)

李显龙总理(21日)在群众大会给国人捎来好消息:接下来人们只有在乘搭公共运输工具时以及在医疗场所,才须戴口罩。其他地方(无论户外或室内),可自行决定是否戴口罩。当局稍后会公布正式的实行日期。

对于这项宣布,相信很多家长和红蚂蚁一样,心中喜忧参半。

开心的是,我国又要迈向另一个重要的抗疫里程碑,我们的生活似乎真的要回归“正常”。

小女儿下个月要去上托儿所,原本红蚂蚁这两周还忙着训练她培养戴口罩的习惯,如今这个计划看来可以搁置了。

孩子们无需戴口罩,才可以看到老师和陌生人的面部表情,也可以看到他们说话时的嘴型,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将有很大的帮助。 担心的是,每日感染冠病的人数接下来应该会出现一轮暴增,孩子们染疫的几率也会增加。

虽说小孩感染后出现严重症状的几率不高,但试问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家孩子“中标”?

况且,孩子们自从戴口罩上幼儿园后,生病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摘下口罩上学后,家长们除了要担心染疫,还得担心孩子感染其他易传播的病症,例如手足口症、病毒性胃肠炎等。

无论家长们接下来要选择让孩子摘下口罩,还是静观其变再谨慎脱罩,估计“冠病一代”要从“正常生活”过渡到不用戴口罩的“不正常生活”,并非难事。

正如李总理所说,下一个疫情总有一天会到来。新的病毒会出现,甚至比冠病病毒更具传染性、适应性更强、以及更危险,而我们要为此做好准备。

起码,“冠病这一代”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已经在预演,早就有心理准备,届时不至于像我们当初那样措手不及、乱了阵脚。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劝“我”别来新加坡?看完后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300新币补贴!申请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中国东北走出的传奇女王来新加坡了!“我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万次阅读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岁就来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9747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9063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353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将出任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顾问
2025年07月04日   •   7011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