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加 坡 极 简 史

2024年08月12日   •   3万次阅读

令古惑仔不寒而栗的新加坡法律

(1890年代的桥北路,大暴动时新加坡的街景类似。图源:NAS)

同年,福建峇峇陈金声等人创立翠英书院,是新加坡有籍可查最早的华人私塾。

(翠英书院,1905年)

由于翠英书院坐落于厦门街和克罗士街路口,因此,人们把厦门街俗称“义学口”。

清朝开放华工出洋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后,与清朝签订北京条约。其中,《中英北京条约》容许外国商人招聘华人出洋工作。这些出国劳工都是契约华工,俗称“猪仔”;到了南洋之后,关押他们的客栈称为“猪仔馆”,例如广合源。

(1880年左右的华人赌场。图源:NAS)

“猪仔馆”内部拥挤杂乱,环境恶劣。在受雇佣期间,雇主往往通过黄赌毒等方式,设法使华工欠下新的债务,使他们无法还清债款而不得不续约。

志愿消防队

1869年,新加坡志愿消防队成立;1888年,正式改为全职消防队。这是新加坡民防部队的前身。

同年,苏伊士运河开通。新加坡当时已是东南亚主要港口,运河的开通,大大推动了新加坡的外贸。

(苏伊士运河开通)

英国、清朝紧抓华社影响力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华人经常发生大规模械斗,而且私会党猖獗,于是,殖民地政府于1877年设立“华民护卫司”,直接统治华人,逐步废除使用了半个世纪的华人甲必丹制度。

同年,清朝要加强对新加坡华社的影响力,首次委任驻新加坡领事官。首任领事为本地侨商胡亚基,新加坡成了中国在海外设置领事的首个地方。

到了1881年, 清朝首次从北京派驻专业外交官左秉隆。

第一份中文报纸

1881年12月,新加坡闽帮鼻祖薛佛记的孙子薛有礼创办文言文《叻报》,是新加坡的第一份中文报纸。

之所以名为“叻报”,是因为新加坡当时叫“石叻坡”。

第一所华人基督教堂 1889年,卫理公会直落亚逸礼拜堂成立。这是新加坡闽南社群设立的最早的基督教堂。

(图源:卫理公会直落亚逸礼拜堂)

华社的第一所女校

1899年4月,林文庆、宋旺相和邱菽园联合创办SCGS新加坡女子学校,是东南亚华人社会中第一所女校。

(当年的SCGS,图源:网络)

种族黄金比例

从1824年以来,新加坡华人人口比例逐渐上升。

到了1911年,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其他的比例分别为72.4%、13.8%、9.2%、4.7%,基本与今天相似。

第一所华文小学

1905年,客家籍贯的应和会馆设立了应新学校,相信是新加坡第一个以中文教学的华文小学。

同盟会新加坡分会

1906年4月6日,孙中山在晚晴园正式成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作为同盟会在南洋的总支部。

(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成立)

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创始人之一的张永福,把晚晴园借予孙文。后来,同盟会至少在晚晴园策划了三次起义行动,包括黄冈起义、镇南关起义、河口起义,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有一定影响。

同年,中央消防局建成。

印度兵团哗变

1915年2月15日,驻守新加坡的印度穆斯林第5轻步兵团发生哗变,攻进英军军营,释放德国俘虏。

在哗变中,一共44名英军官兵和英籍平民,以及3个华人、2个马来人被害;56个印度官兵被歼灭。哗变平息之后,法庭判47名印度官兵死刑,165个印度官兵被遣返出境。

(哗变官兵被处决)

同年,福建会馆成立崇福女校,是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女子小学,也是今天崇福学校的前身。

第一批以中文教学的女子中学

1917年,受孙文提倡女子教育影响,陈楚楠、张永福、陈嘉庚等人成立南洋女子中学校。

同年,商人熊尚富设立南华女校,是今天南华中学的前身。

南洋女中、南华女中是新加坡最早一批以华文教学的女子中学。

华侨中学

1919年,陈嘉庚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中学校,是东南亚第一所涵盖初中、高中的华文学校。

陈嘉庚、蔡元培、老舍,这所新加坡中学有半个南洋名流圈的故事

《南洋商报》创刊

1923年,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商报》;1929年,胡文虎创办《星洲日报》。

1983年,两报合并,成为《联合早报》,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中文媒体之一。

新柔长堤开通

1924年,连接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新山的新柔长堤开通,从此新马之间有了陆路链接。新柔长堤今年刚好庆祝百年。

(庆祝新柔长堤100周年首日封)

新加坡最繁忙的关卡:不是樟宜机场,而是这百年新柔长堤

南侨机工支援中国抗战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陈嘉庚发起组织新加坡筹赈会,捐募1000万元支援中国抗战。

(南侨机工华侨先锋第二大队第六中队中队长,印度裔达拉星,改名王亚龙)

1939年,陈嘉庚组织3200多名南侨机工到滇缅公路服务抗战,包括数十名印度籍、马来籍机工。

这些勇士代表了中华民族正气,决不做亡国贱奴

陈嘉庚也在新加坡组织星华义勇军,有一两千人,1942年2月5日上前线与日军作战。

新加坡沦陷

1942年,日军南侵。2月15日,大年初一,英军投降,新加坡沦陷。

英军之所以守不住,除了弹尽粮绝,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水供被日军切断。

日军在新加坡展开名为“肃清”的大屠杀。

(日据时期,物资紧缺。这是当时使用的购物许可券)

抗日英雄林谋盛牺牲

1944年6月29日,抗日英雄林谋盛壮烈牺牲,年仅35岁,国民政府追封为国军少将。

35岁情报员壮烈牺牲,他为了谁?

沦陷三年半之后,1945年,日军投降,新加坡光复。

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

1946年,海峡殖民地解散,新加坡脱离英属印度统治,直属英国殖民部,成为直辖殖民地。

罢工、食物短缺

1947年,新加坡出现多次罢工,影响公共服务、港口和公共交通;食物短缺,人民营养不良。

暴力事件和罪案多发。

同年5月,新加坡与吉隆坡、怡保、槟城开通民航线路。

新马进入紧急状态

1948年,由于马共武装颠覆政府,殖民地政府宣布马来亚、新加坡进入紧急状态。

(为了防止粮食流入马共手中,政府采取严格的食物配给制度)

1950年宗教暴动

1950年12月,发生“玛丽亚暴动”,演变成穆斯林与基督徒的抗争,造成18死173伤,烧砸车119辆,多处房产遭到破坏。

死者包括7名欧洲裔人、2名警察,还有9人是平息暴乱时被军警开枪打死的暴徒。

新加坡种族和谐日活动来了!快来体验多元种族文化气息

反国民服役示威

在1954年马来亚紧急状态时期,英国殖民地政府想引进国民服役制度,触发许多华族中学生抗议反对。

(图源: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两千多名中学生聚集华侨中学和中正中学,罢课示威。当局出动警察镇压。48人被捕,后来殖民政府妥协,展延国民服役计划。

马绍尔成为首任首席部长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695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3591次阅读